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中國歷史 烹飪技巧 康熙 美食 吉祥滿族 2017-04-25

滿漢全席

提到滿族食品,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滿漢全席。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滿漢全席是我國一種集合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於清朝的宮廷,原為康熙66歲大壽的宴席,旨在化解滿漢不和,後世沿襲此一傳統,加入珍饈,極為奢華。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道(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扒、炸、炒、熘、燒等烹飪手法兼備。

滿漢全席以北京、山東、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龍江地區特產(或出產):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後來閩粵等地的菜餚也依次出現在巨型宴席之上。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滿漢全席清代名宴包括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豪華的六宴中,納集滿漢千百名饌,有所謂“32珍”說法。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山八珍」

指駝峰、熊掌、猴腦、猩脣、象攏、豹胎、犀尾、鹿筋。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海八珍為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禽八珍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 、彩雀、斑鳩、紅頭鷹。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現在,由於有些動物已經受到保護,加上部分烹調技巧也已經失傳,再要製作一場如同清朝年代的滿漢全席,幾已不可能實現。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滿族八大碗

清朝乾隆期間,正值鼎盛時期。乾隆時期政局穩定,經濟發展,飲食市場空前繁榮,其中以“滿漢全席”稱雄飲食業,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滿族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滿族地方風味也應運而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八大碗”即八樣菜,四涼四熱,四涼裡兩葷兩素,四熱裡也是兩葷兩素,為滿族傳統飲食習慣,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鬆肉等;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蔘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

舌尖上的滿族美食

八大碗往往用於宴客之際,每桌八個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時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來爽快,吃起來過癮,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