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唐人厝

6月檳城的甜除了甜品當然少不了榴蓮。每年6月1日到7月31日是檳城榴蓮成熟的季節,對於摯愛榴蓮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間和這個地方更好的選擇了。不同於國內人對於金枕和貓山王的迷戀,檳城人會更愛略帶些苦味但香氣更濃的"黑刺"榴蓮。夜幕剛剛降臨,街道上拉著榴蓮的小貨車早已做好接客的準備,幾條塑料小凳擺好燈光打在滿滿一車的榴蓮上,都不需要店主叫賣,食客們便像接到訊息一般從各處趕來。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唐人厝

6月檳城的甜除了甜品當然少不了榴蓮。每年6月1日到7月31日是檳城榴蓮成熟的季節,對於摯愛榴蓮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間和這個地方更好的選擇了。不同於國內人對於金枕和貓山王的迷戀,檳城人會更愛略帶些苦味但香氣更濃的"黑刺"榴蓮。夜幕剛剛降臨,街道上拉著榴蓮的小貨車早已做好接客的準備,幾條塑料小凳擺好燈光打在滿滿一車的榴蓮上,都不需要店主叫賣,食客們便像接到訊息一般從各處趕來。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榴蓮車

因種植條件苛刻,"黑刺"榴蓮產區主要集中在北馬,每年產量僅有200噸左右,所以其他國家很少有機會吃到。天時地利剛好,不選一個"黑刺"榴蓮來嘗一嘗簡直對不起我愛吃王者的稱號。相比較貓山王纖維感分明,"黑刺"榴蓮的果肉口感更偏向綿密的奶油,入口味道很甜,尾調又帶著點淡淡的苦澀,味覺層次分明而又富於變化。有榴蓮成熟的六月果然是檳城最美好的時節。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唐人厝

6月檳城的甜除了甜品當然少不了榴蓮。每年6月1日到7月31日是檳城榴蓮成熟的季節,對於摯愛榴蓮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間和這個地方更好的選擇了。不同於國內人對於金枕和貓山王的迷戀,檳城人會更愛略帶些苦味但香氣更濃的"黑刺"榴蓮。夜幕剛剛降臨,街道上拉著榴蓮的小貨車早已做好接客的準備,幾條塑料小凳擺好燈光打在滿滿一車的榴蓮上,都不需要店主叫賣,食客們便像接到訊息一般從各處趕來。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榴蓮車

因種植條件苛刻,"黑刺"榴蓮產區主要集中在北馬,每年產量僅有200噸左右,所以其他國家很少有機會吃到。天時地利剛好,不選一個"黑刺"榴蓮來嘗一嘗簡直對不起我愛吃王者的稱號。相比較貓山王纖維感分明,"黑刺"榴蓮的果肉口感更偏向綿密的奶油,入口味道很甜,尾調又帶著點淡淡的苦澀,味覺層次分明而又富於變化。有榴蓮成熟的六月果然是檳城最美好的時節。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貓山王榴蓮

除了美食,檳城絕對也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城市,喬治市古蹟被完整的保留在新城中間,騎樓上的壁畫和鐵塑漫畫,記錄了喬治市街道的歷史文化和趣聞軼事。老舊的祠堂講述著第一代華人來這裡打拼的故事,娘惹博物館裡的每件藏品和傢俱也都在訴說著這裡的繁華和過往。坐在升旗山的觀景臺上看落日,感覺短短几日的旅行像是這座城市寫給我的一份情書。這份情書穿過南洋而來帶著叻沙、榴蓮、香茅和九層塔的香味,為我開啟了最美好的2019年的夏天。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唐人厝

6月檳城的甜除了甜品當然少不了榴蓮。每年6月1日到7月31日是檳城榴蓮成熟的季節,對於摯愛榴蓮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間和這個地方更好的選擇了。不同於國內人對於金枕和貓山王的迷戀,檳城人會更愛略帶些苦味但香氣更濃的"黑刺"榴蓮。夜幕剛剛降臨,街道上拉著榴蓮的小貨車早已做好接客的準備,幾條塑料小凳擺好燈光打在滿滿一車的榴蓮上,都不需要店主叫賣,食客們便像接到訊息一般從各處趕來。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榴蓮車

因種植條件苛刻,"黑刺"榴蓮產區主要集中在北馬,每年產量僅有200噸左右,所以其他國家很少有機會吃到。天時地利剛好,不選一個"黑刺"榴蓮來嘗一嘗簡直對不起我愛吃王者的稱號。相比較貓山王纖維感分明,"黑刺"榴蓮的果肉口感更偏向綿密的奶油,入口味道很甜,尾調又帶著點淡淡的苦澀,味覺層次分明而又富於變化。有榴蓮成熟的六月果然是檳城最美好的時節。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貓山王榴蓮

除了美食,檳城絕對也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城市,喬治市古蹟被完整的保留在新城中間,騎樓上的壁畫和鐵塑漫畫,記錄了喬治市街道的歷史文化和趣聞軼事。老舊的祠堂講述著第一代華人來這裡打拼的故事,娘惹博物館裡的每件藏品和傢俱也都在訴說著這裡的繁華和過往。坐在升旗山的觀景臺上看落日,感覺短短几日的旅行像是這座城市寫給我的一份情書。這份情書穿過南洋而來帶著叻沙、榴蓮、香茅和九層塔的香味,為我開啟了最美好的2019年的夏天。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檳城街道

"

離開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到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檳城以檳榔樹而得名,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整個城市有42%的馬來族,41%的華族和9.7%印度人,不同的民族構成了檳城多元的文化,各地美食的交融也為檳城帶來了“美食天堂”的稱號。而我和檳城的故事,便從汕頭街的那碗炒粿條開始。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騎樓

傳統美味集結地

汕頭街大概是每個前往檳城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標,這裡以街邊美食聞名,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嚐遍檳城最有代表的美食,來這裡一定不會有錯。剛到檳城的那天策劃在榆園茶室開啟美好的一天,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沒什麼遊客的6月,榆園等位的顧客居然都可以排到店外的大街上。既然都走到這了,怎麼會有往回折的道理,便隨意選擇了一家粿條店打算驗證一番檳城美食。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豆蔻汁

炒粿條是檳城最常見的主食,這道潮汕傳統小吃在19世紀隨潮汕人移民新馬後,便成為了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主食。炒粿條和我最愛的幹炒牛河有些許不同,粿條以醬油、黑醬油、蠔油為主要醬料,搭配些許雞蛋和蝦仁,當地人會在起鍋後加些生豆芽和九層塔,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植物香料的味道,吃上一口絕對會被口腔中那種奇妙的複合味道折服。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炒粿條和有著奇怪味道的叻沙

相比較帶著華人氣息的炒粿條,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叻沙,則更能帶來南洋的異域風情。叻沙分為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兩種,之前曾在吉隆坡嘗試過咖哩叻沙,覺得這種奇妙的味道還挺上頭,便自我膨脹的選擇了口味更重的亞三叻沙,果然我接受不了。

亞三是酸豆的馬來詞,所以亞三叻沙會比咖哩叻沙更加酸爽。用魚熬出略帶酸味的濃湯,再加入羅望子、香茅、叻沙花、薄荷等香料,煮湯的魚肉攪碎作為基底,放置好燙熟的瀨粉,起鍋前倒入一湯匙的蝦膏進行攪拌,莫名的酸味混合著蝦膏的甜腥味,兩口下去我就宣告不行了。當然我仍然建議嘗一嘗,畢竟這是檳城最具代表的美食,又或許真的有人會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味道。

檳城最美味的雞

在6月的陽光下兜兜轉轉了一整個下午,拖著快虛脫的身體發現了這家月萍豆芽雞。月萍豆芽雞在汕頭街的轉角,進這家店本是打算看看究竟什麼是豆芽雞,果然低估了馬來西亞人使用中文的能力,原來豆芽雞就是炒豆芽+白斬雞。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月萍豆芽雞

月萍豆芽雞有油雞和白斬雞兩種,都是現點現切,白斬雞算是他家的招牌所以我便拋棄了看起來很香的油雞選擇了白斬雞。月萍的白斬雞絕對是肥而不膩的典範,雞皮色澤晶瑩浸滿了雞油,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即便是雞胸肉都不會有乾柴的感覺,再配上她家特質的辣椒醬,本來打算不吃飯的我瞬間打臉,立馬點上雞油飯來搭配。雞油飯也是我愛月萍的一大原因,被雞油包裹著的飯粒顆顆分明,軟硬度剛剛好,一口雞肉就一口米飯,配一顆月萍家的滷蛋,再喝上一口清清爽爽的小橘子水,一天的疲憊瞬間被掃的乾乾淨淨。

除了雞,月萍的性價比真的也令我折服,一大桌子菜最後算下來才摺合90塊人民幣,恨不得天天駐紮在這狂吃。當然本地人對於月萍的愛也並不比遊客少,好幾次在汕頭街附近閒逛,都看到剛剛下班的本地食客在月萍大朵快頤,果然是“吃雞”愛好者聚集地。

就算排隊也要吃的老字號

6月的檳城其實沒太多遊客,但有一家店無論幾點都排大隊崩潰,這家店就是位於新街廣場的多春茶室。多春茶室坐落一條小巷之中,用餐環境簡陋但卻永遠大排長龍,也許就是多春60年不曾變化的美味,使他成為了檳城各種美食攻略裡的NO.1,也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咖椰吐司配咖啡是多春主打的經典之一,雖然看起來和亞坤有點像但絕對和亞坤是不一樣的風味。多春保持著60年來不變的製作方法使用炭火烤制面包,油桶改成的火爐裡平鋪著一片片切好的麵包,麵包的每一面都要均勻受熱,以保證入口時表皮酥脆內裡軟糯,烤好後配上南洋特有的咖椰醬或是店主自制的花生醬,柔滑的口感無與倫比的香氣,每一口都直擊我的味蕾,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仍忍不住的咽口水。咖椰吐司和冰咖啡一定是最完美的絕配,所以在多春很多人都會選擇冰咖啡來搭配吐司。多春的冰咖啡使用特製的咖啡粉調製,味道濃郁,入口香氣四溢卻不苦澀,和吐司作配中和了咖椰醬帶來的甜膩感,一切都恰到好處。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多春茶室

除了吐司外,辣味椰漿飯也是多春的特色之一,包在荷葉裡的白飯澆上濃濃的椰漿和辣椒醬,再配上些小魚乾、炸花生和鹹蛋,剛剛好兩口的分量特別適合剛吃完吐司半飽不飽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語裡椰漿飯被叫做“Nasi Lemak”,所以不少華人店家會在招牌上把這句馬來語翻成“辣死你媽”,真實中文運用能力MAX。

說放假就放假的任性餐廳

檳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在這裡蝦、螃蟹、帶子、皮皮蝦統統都賣的便宜,雖然連續在新加坡吃了幾天的螃蟹,但想著有便宜怎麼能不吃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向大樹下進發。手臂粗的皮皮蝦、鮮活到還會逃跑的扇貝、不太常嘗得到的軟殼蟹......種類多到讓我瞬間化身點菜狂魔,被店家阻止了好幾次才很可惜的放過不少海鮮。說實話當地人烹飪海鮮的技術不過寥寥,但勝在鮮美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大樹下餐廳的皮皮蝦

拋開吃的話題,馬來人的任性開店風格,大概是我最羨慕的地方。就拿大樹下來說,週四慣例休息日,週五說不想開就不開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一家餐館居然沒什麼理由的說休息就休息了。還有不少餐廳早上9點開,下午3點就放工休息,就算只上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還要每週任性放假,所以說來檳城嘗美食一定要提前查好店家的休息時間,不然很可能就此白跑一趟。

甜過初戀的檳城甜品

檳城人有多愛吃甜,從他們的甜品中就能一探究竟,那到底什麼才是最正宗的馬來甜品呢,我掐指一算認定應該就是長得格外好看的娘惹糕。娘惹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子女,娘惹大多能幹手巧,他們製作的菜品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而甜品延續這個特色,大多製作精巧造型多變。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娘惹糕

娘惹糕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偏甜,嚼頭十足。大概是我有熱帶不太適合吃糯米制品的執念,總覺得娘惹糕黏的厲害實在無法嚥下去,倒是各式各樣的造型拍起照來還挺不錯,如果不是甜品愛好者的話倒也沒必要非去品嚐。

檳城有一家甜品店號稱全檳城店面最長的店,其實我一直沒get到店家驕傲的原因,但這家店的甜品倒絕對是檳城一絕。唐人厝坐落在壁畫街的不遠處,店面貫穿前後兩條街,從靠近壁畫街的那道門進入就能看到快和店面一樣長的甜品臺,超過50種的西式糕點擺放在檯面上,即便不算是愛吃甜品的人都忍不住來上幾塊。大塊的提拉米蘇、包裹著滿滿果醬的百香果蛋糕以及各式各樣的果派。也許店主是個藝術家吧,唐人厝桌布是一張畫紙,桌面上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蠟筆,一邊吃蛋糕一邊畫畫,絕對是躲避檳城烈日的不二之選。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唐人厝

6月檳城的甜除了甜品當然少不了榴蓮。每年6月1日到7月31日是檳城榴蓮成熟的季節,對於摯愛榴蓮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間和這個地方更好的選擇了。不同於國內人對於金枕和貓山王的迷戀,檳城人會更愛略帶些苦味但香氣更濃的"黑刺"榴蓮。夜幕剛剛降臨,街道上拉著榴蓮的小貨車早已做好接客的準備,幾條塑料小凳擺好燈光打在滿滿一車的榴蓮上,都不需要店主叫賣,食客們便像接到訊息一般從各處趕來。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榴蓮車

因種植條件苛刻,"黑刺"榴蓮產區主要集中在北馬,每年產量僅有200噸左右,所以其他國家很少有機會吃到。天時地利剛好,不選一個"黑刺"榴蓮來嘗一嘗簡直對不起我愛吃王者的稱號。相比較貓山王纖維感分明,"黑刺"榴蓮的果肉口感更偏向綿密的奶油,入口味道很甜,尾調又帶著點淡淡的苦澀,味覺層次分明而又富於變化。有榴蓮成熟的六月果然是檳城最美好的時節。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貓山王榴蓮

除了美食,檳城絕對也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城市,喬治市古蹟被完整的保留在新城中間,騎樓上的壁畫和鐵塑漫畫,記錄了喬治市街道的歷史文化和趣聞軼事。老舊的祠堂講述著第一代華人來這裡打拼的故事,娘惹博物館裡的每件藏品和傢俱也都在訴說著這裡的繁華和過往。坐在升旗山的觀景臺上看落日,感覺短短几日的旅行像是這座城市寫給我的一份情書。這份情書穿過南洋而來帶著叻沙、榴蓮、香茅和九層塔的香味,為我開啟了最美好的2019年的夏天。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檳城街道

檳城:一封來自南洋的美食情書

壁畫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