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浩東:隴東臊子面

打滷麵 豆腐 韭菜 餄餎面 手工藝 忠實4026 2018-12-01


焦浩東:隴東臊子面


焦浩東:隴東臊子面


作者簡介:焦浩東,男,甘肅鎮原縣臨涇鎮人,慶陽市作協會員。自幼酷愛文學,先後在“中國中醫藥報”、“隴東報”、“慶陽名人春秋”、“九龍”、“北斗”、“董志塬”、“潛夫山”等刊物發表作品三十餘篇,2015年獲“慶陽市感動在醫院徵文”三等獎。

隴東臊子面

作者:焦浩東

圖文編輯:亦然


焦浩東:隴東臊子面


北方男人大都喜食麵食。在我們隴東地區的麵食中優以“餄餎面”、“手工面”獨受青睞。“手工面”雖說在隴東大地上是一種家常飯,但我認為要想吃最好的、最正宗的、最具有特色和技術含量的“手工面”還是屬鎮原手工面。

鎮原手工面製作必須經過四道程序:和麵、擀麵、劙(li)面、煮麵。

和麵:和麵是關健的一步。用本地盛產的小麥磨成麵粉,將麵粉倒入容器中,另取一小容器放入適量食用鹼用涼水化開,攪勻(冬季用溫水)。邊用手攪面邊倒入鹼水,待將面拌成絮狀後,停止加水。這時要根據面的軟硬再用拳頭蘸取鹼水來進行調節水量,面要和的硬一些。面和好後要用雙手掌反覆在案板上揉至光滑無縫時,再放入帶蓋的盆中餳約三十分鐘。

擀麵:擀麵既要有力氣,又要有眼光。農村的廚房裡都有一個大案板,把餳好的面塊拿出來揉成一個圓團。開始用長約一尺五、粗約四五釐米的擀杖從圓心開始向不同方向推,麵糰跟著逐漸變大。再用第二根長約九十釐米略細的擀杖開始擀。把面纏在擀杖上,慢慢往前滾動,再拉回,再滾動,再拉回,如此反覆。為了防止面張和案板以及擀杖粘在一起,所以每擀幾圈就得在面張和案板之間以及面張的兩面撒些玉米麵。為了使面張更圓、更均勻,擀杖要不停的變換位置和方向。隨著面張的迅速變大,也可以換再長,再細的擀杖來擀。母親擀的面直徑可達一米。小時候最愛聽母親擀麵時那有節奏的嚓嚓聲,最愛看擀杖在母親手中來回滾動的動作。刀、案、面是母親在我兒時常常奏響的交響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母親的擀麵速度和技巧在村子裡是一流的,每次回家最奢望的就是吃一頓母親做的手工面。只可惜如今手工面有,母親卻不在了。面張的大小是由面張的厚度來決定的,厚度與面張圓的半徑成反比,母親和的面可以擀到牛皮紙那麼薄而且不破。

劙面:也叫切面,但又不同於切面,我認為這是鎮原民間一種特有的手藝,純屬技術,應該算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其它縣區的手工面,在面張擀好後,反覆摺疊成一個長方體,然後用刀順著面縱切,雖然也很細,但切好的面是扁的。我個人認為吃起來沒有鎮原手工面那樣富有彈性和韌性,口感也差。

鎮原手工面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劙面,它是橫著切的。把擀好的面張折成一個扇形,右手握刀左手食、中、無名指三指按著擀杖向後輕輕滾動的同時,右手刀沿著擀杖從後向前在面上劙過,左手按著擀杖再微微向後一移,右手握刀從前向後拉回再重複前面的動作,如此反覆一眨眼的功夫,整個面就劙好了,而且並未傷及到手。劙出的面每根只有兩毫米寬,呈四稜形,非常均勻。

在鎮原農村,新媳婦過門第三天就得下廚擀一頓手工面,刀功和味道的好壞奠定了她今後在家裡的地位。這也是鎮原手工面代代相傳的主要原因。

煮麵:劙好的面在鍋中煮出,再放入涼水盆中浸一下(又稱冰面),更加晶瑩剔透,韌性十足,再配以熱湯就可以下肚了。

臊子湯的做法各縣區基本相同,是以五花肉炒的臊子為配以特有的黃花菜、白蘿蔔、豆腐、黑木耳、紅油辣子煎成的湯。撒些香菜、蔥花真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再配四到六個自家醃製的小菜,其美味就不言而語了。

麵食雖已成為了隴東人的主食,但因各家飲食習慣不同,所以在一日三餐中,臊子面未必會準時出現在餐桌上。但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三月三、以及老人過生日時家家都會像過節一樣,約定俗成的精心做一回高規格、上檔次的隴東臊子面。

正月初七吃“拉魂面”,所以湯要多放一些辣子,取其諧音。三月三叫“咬青”,所以湯裡放剛破土的鮮嫩韭菜芽。老人過生日則叫“長壽麵”,面擀的越長越好。

當然,平時也有用臊子面招待貴賓的。

如今,真正能做出鎮原手工面的婦女恐怕不多了,鎮原手工面即將面臨失傳。


焦浩東:隴東臊子面


簽約詩人(作家):(排列不分先後,名單正在添加中……

江元、影子火鳥、海涵、圈圈、阿琴、藍天白雲、朱本雲、寒煙、邱峰、潘麗娟、叢影、輝煌、向楓、若水、暮瀟瀟、闞桂花、悠然公、施華強、郝紅、劉俊義、墨軒、來全明、朱小紅、風信子、依梅聽雪、清風明月、高濤、江善明、李桂香、大將軍、李林傑、劉佩楓、田雲飛、趙和生、張祖武、含笑.瑾瑜、朱祥明、晏新、宋浪、李寒鬆、田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