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小吃 粽子 張丹 烹飪技巧 中國新聞網 2017-06-08
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圖為客人來鍾明的店裡買粽子。 張丹 攝

中新網大理5月30日電 題: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記者 張丹

端午節一大早,越南歸僑鍾明的小吃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越南特色粽子供不應求,一上午就賣出200多個。

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菱形粽、三角粽,鍾明賣的越南特色粽子是長方形,每個重達1公斤。鹹粽內包有三線肉和綠豆,蒸熟後可切片直接食用或油煎,香糯可口。純糯米粽則用鹼水浸泡,使糯米易於消化,蒸熟後呈淺棕色。

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圖為鍾明的越南特色小吃店。 張丹 攝

“手藝是跟父母學的,聽老一輩講,這粽子是越南華人的專屬。”祖籍雲南文山的鐘明回憶說,清朝末年,家中祖輩跟隨馬幫到了越南老街省,靠著燒得一手好菜在當地站穩腳跟,生活富足。

1978年,越南大規模排華,5歲的鐘明跟隨父母和兩個哥哥輾轉回國,被統一安置在賓川縣大營鎮綵鳳華僑農場,如今已成為大營鎮華僑社區,生活著1834名越南歸僑及僑眷。

鍾明介紹說,“賓川有‘三氣’——雞足山的靈氣、金沙江干熱河谷的熱氣、還有我們僑鄉的洋氣。”

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圖為鍾明的妻子將越南特色粽子“切片”。 張丹 攝

賓川是全國著名僑鄉,境內4個華僑社區曾先後接收安置印度尼西亞、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等多國歸僑。如今賓川共有歸僑僑眷8100多人。

“現在說起來是洋氣,可那會回來真是兩手空空,什麼都得靠政府和鄰村的鄉親們幫忙。”鍾明說,大家回國後都靠種田為生,可父母不願荒了手藝,就在每週街天擺三張桌子賣小吃,招牌是越南卷粉、春捲、粽子。“我最愛的就是數錢,賣一天的錢能裝一小盆,都是一分兩分的,總共能有十幾元。”

靠著父母街天的額外收入,三兄弟讀書時的早點都比別人“豪華”。“好多同學只能吃饅頭,我可以買肉包子。”鍾明講著幸福的往事咯咯笑。

1994年,鍾明與同為越南歸僑的越義鳳結婚,並接下了父母手裡的小吃攤。“我倆是青梅竹馬,所以配合起來也默契。”鍾明夫婦將小吃攤發展成早點鋪子,兼顧著種家裡的8畝田。

雲南大理歸僑僑眷:“舌尖上”的致富故事

圖為“賽姐”店裡等待吃飯的客人。 張丹 攝

賓川縣的歸僑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緬甸和中國香港、澳門等23個國家和地區有廣泛聯繫,形成了特有的僑鄉優勢。“信息來源廣,什麼能賺錢,什麼行情好,我們都知道點。”賓川縣金牛鎮柳家灣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賴建明說,賓川縣的葡萄產業最早就是從華僑社區開始興起的。

“種植技術含量低,品質不穩定,再加上連續多雨、凍害,種葡萄賠了錢。”雖然田裡虧了,可鍾明的早點鋪子生意卻越來越好。2014年,賓川縣舉辦首屆葡萄節,將小有名氣的鐘明作為美食代表請到縣城美食街參展,他所售賣的越南美食廣受好評。當年,鍾明就將店鋪開到了縣城。

端午節過後正是葡萄收穫的季節,賓川縣裡多了許多外地來收葡萄的商人和工人。“每年這時候生意最好,卷粉一天都賣得兩三百碗。”鍾明說,每天從早上四點半忙到下午四點半,回家陪老母親吃頓晚飯,很滿足。“兒子今年22歲了,剛剛大學畢業。我們還要再苦幾年,等他結婚就在縣城給他買套房。”這是現在鍾明最大的心願。

近年來,加入飲食行業的歸僑僑眷不斷增加。在柳家灣華僑社區賽姐僑味館的院子裡,幾家食客在一棵30多年的龍眼樹下打牌、聊天,閒適地等待午飯時間的到來。

飯館老闆兼主廚“賽姐”冼錦玉已是花甲之年,“賽姐是我的小名。”她一邊麻利地準備食材,一邊回憶往事。

“我媽媽做菜很好吃,以前社區裡誰家辦席,都會請她幫忙。”賽姐從小耳濡目染,廚藝了得。“我的一兒一女也繼承了這個傳統。”2014年,一家人商量著開了越南餐館。

由於賽姐的手藝在社區頗具聲名,餐館的規模逐年擴大,現在已成為社區親朋好友聚會的據點。

“曾經有人上門想加盟,被我們拒絕了。”賽姐的女兒杜曉霞廚藝日漸精湛,她認為,“飲食是有文化有感情的,一家餐館要想做好必須有傳承,加盟容易割裂這種傳承。”“80後”的她對於餐館的經營有自己的思路,“不僅要食物美味,還要為客人提供舒適的環境,向休閒餐飲的方向發展,相信客人會越來越多。”(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