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介紹了一個暑期黑龍江省東北部小環線自駕遊,大家紛紛叫好。有位網友提了個“尖銳”問題,就一個字“魚”。我懂,謝謝提醒,那就接著分享一下這個小環線上的有趣吃魚經歷吧。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哈爾濱大劇院

暑假來臨,你想去一個人少景美,又很涼爽的地方旅行嗎?黑龍江省的東北部,有一個自駕遊的小環線,滿足你的要求了。這個線路是從哈爾濱出發,經佳木斯、同江、撫遠,到饒河、虎林、密山、牡丹江、柴河,返回哈爾濱。這一路幾乎都是沿著國境線自駕,東北大山大水、大氣磅礴的壯美景緻盡收眼底,不虛此行。別忘了,沿途鮮美的江魚,千萬不要錯過。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此路線沿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一路前行,三江魚,無疑是此行的一大特色美食。和你打賭,你一定沒吃過這麼多種類的魚!從踏上自駕之旅的第一天起,就和魚結下了“不解之緣”。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在哈爾濱自駕佳木斯的高速上,有一處以得莫利燉魚聞名的服務區。得莫利服務區位於哈同高速公路方正縣伊漢通鄉境內,毗鄰得莫利村,距哈爾濱市180km,距佳木斯市147km。得莫利服務區以經營“得莫利燉活魚”而聞名全國,得莫利燉活魚也是服務區主打特色品牌。可以提前兩小時打電話告訴店家,先給你燉上,到了直接開吃。至於電話嘛,哈同高速上的巨型擎天柱廣告會告訴你。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得莫利”一詞是滿語“碼頭“的音譯,這道菜的原產地是哈爾濱市方正縣伊漢通鄉得莫利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在魚多的時候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在20世紀80年代初,村裡的一對老夫婦在路邊上開了間小飯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他們把當地的活鯉魚(也可以用鯰魚,鯽魚,嘎牙子魚)和豆腐、寬粉條子燉在一起,味道鮮美,又不失東北菜的豪放,吃的人是越來越多,結果生意越做越火。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清燉鰲花

當晚在佳木斯住了一晚,第二天從佳木斯去往撫遠,順路遊玩同江三江口和街津口。同江的街津口赫哲故里,我們又一次開始品嚐黑龍江的魚,由於是淡季,鮮見遊人,在一家小店裡,女老闆打開冰櫃讓我們挑選。中午吃了白魚、鯉魚做的生魚、燉鰲花還有個炸的小魚,滿口生香。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拌生魚

當晚來到撫遠 ,又是四種魚,拌生魚更有特色一些,是厚厚的魚片和黃瓜絲、豆芽等涼拌的,像我們常吃的家常涼菜。在撫遠,節慶和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拌生魚”,是將剛從江中捕上來的鯉、鱒、哲羅或細鱗魚,放血、剔骨取肉,切成絲或片,加入上好米醋浸一會兒,把已變得淡白挺實的魚肉絲或片,與切好的黃瓜絲、焯好的土豆絲、綠豆芽等相拌調勻,再加入適量辣椒油、香菜、食鹽、白糖等佐料,即成酸辣香撲鼻、鮮涼甘冽爽口的生魚菜。此菜為早些年當地著名的下酒菜,近些年已成為節慶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一飽口福,享有“天下第一菜”美譽。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到撫遠的第二天酒店早餐,竟有現炸的大馬哈魚和炸葫蘆籽魚,香氣馥郁、酥脆鮮香,讓人胃口大開,這才叫我們黑龍江的特色。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生煎魚

撫遠的午餐在抓吉鎮吃的魚,當地朋友領著去的。在撫遠,當地人吃魚比較推崇抓吉鎮。品種還是那幾種,但生煎的居多,也很有特色,但總覺得沒有剛來時吃得可口,啥吃多了也不香啊。我們都暗暗發誓,此行不再吃魚,換點家常菜吧,真有點吃頂住了,那滋味,你懂的。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饒河烏蘇里江畔

第三天自駕到了饒河,在烏蘇里江邊逛逛,就到了午飯時間,當地朋友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了一家小店。說實話,這幾天吃魚真是吃夠了,連早餐都吃的炸魚,誰還吃得下,就想吃點青菜豆腐。到我們饒河不吃魚?飯店老闆有點“急眼”了,你們都在哪裡吃的魚?撫遠?那兒的魚能和饒河的比?差遠了!你知道撫遠是啥水?松花江和黑龍江的匯合處,水都汙染了!饒河是啥水?烏蘇里江水,你到江邊可以直接喝,這個魚才是真的好吃!你要是先來的饒河吃魚,其他地方的魚根本沒法吃了。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塔拉哈

我們被老闆的口才所折服,還能說啥?勉為其難,繼續吃魚!果不其然,這裡的魚格外鮮嫩,除了赫哲族的生魚,鯽魚,鰲花,還有兩種做法值得一提,一是赫哲族美食——塔拉哈 ,烤熟的魚外熟內生,口感獨特。完整保持了魚的鮮味,蘸汁食用味道更佳。在東極撫遠,塔拉哈是赫哲族人平時經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餚。塔拉哈是赫哲語,意思是烤生魚。當地的漁民把烏蘇里江鮮魚放在火上燒烤一下,半生不熟,用鹽一拌既可食用,或者蘸料食用。養殖的魚不能用來做塔拉哈的原料。我最喜歡這道菜,沒有魚刺,原汁原味,鮮嫩無比。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另一道特色菜是炒魚毛,大馬哈魚蒸熟或煮熟後脫骨,下鍋炒制。就是我們說的魚鬆,也是佐酒下飯的好菜。酒足飯飽,大家商量好了,再也不吃魚了,一言為定。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虎林虎頭鎮冒雨遊江

第三天的晚上到達虎林市虎頭鎮,遊江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上岸後我們狼狽地躲進了一家小燒烤店裡避雨。可是,天幾乎黑透了,雨也沒有停的意思。大家商量下,就在小店裡解決晚飯吧。這幾天吃得太多,活動量又小,都不消化,真是吃不下去了。令人意外的是,小燒烤店老闆又推薦起了魚,我們忙不迭地擺手婉拒。老闆對我們進行了善意的鄙視,又開始給我們“洗腦”上課。一看你們就是外地的,根本不懂,最好吃的是烏蘇里江裡的魚,而最好吃的做法是燒烤,就是我家,烤魚最出名。“可憐又可氣”的我們又一次被說動了,繼續吃魚。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烤魚像羊肉串那樣,穿在籤子上,烤了鯽魚,牛尾巴魚,小白魚,杆條,成盤上的烤狗魚,大盆上的燉雜魚,裡面有鯰魚 、各種小雜魚,那叫一個香,那叫一個嫩!大呼過癮。除了魚,大家還搶起了那盤土豆絲。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興凱湖

當晚冒雨趕往密山住宿,早起開啟了興凱湖的旅程。此刻,誰要再提魚字,我就跟誰急!可是,中午又坐在一個漁家樂裡。去這個漁家樂可是大費周折,左拐右拐,才在當地朋友引領下找到的 ,當時留了名片,可惜弄丟了。如果你到興凱湖的話,根據我下面的線索,諮詢一下當地朋友,應該很容易找到,就是因為這家漁家樂太牛了。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老舊手機拍的興凱湖白魚

當然是衝著興凱湖大白魚去的,再沒胃口也得嚐嚐,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當地人都說,江裡的魚是嫩,湖裡的魚是鮮。準備點菜時,主人老爺子出現了。當地朋友介紹,這老爺子有點傳奇色彩,大領導來都點名要吃老爺子的清蒸白魚。老爺子自從幾年前把漁家樂交給兒子經營後,已經很少上灶了。由於是淡季,漁家樂想要擴大點營業面積,正在整修。今天是兒子出門採購建材,也沒打算營業。看在我們遠道而來的份兒上,老爺子心情大好,準備自己親自上灶露一手。但家裡食材有限,老爺子提出,我做啥,你們就吃啥。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照片是老手機照的,有點對不起觀眾,但勝在真實。很快,一桌精緻的飯菜上桌了,清蒸大白魚、炸湖蝦、炸大馬哈魚塊、銀魚蛋湯、肉炒青椒、農家蘸醬菜、鹹鴨蛋和炸大餅子,最後一人一碗鮮美的魚湯麵。老爺子在旁邊指點,正宗興凱湖大白魚清蒸後,每一口都會品嚐出螃蟹腿肉的鮮美,一試果然。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小銀魚和蛋清做的湯,清爽鮮美。色香味皆上品,頗見功力。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漁家樂的後廚,大廚的好手藝可能和廚房並無直接關係。這一次,我們徹徹底底被折服了,幾乎都不好喝酒的我們,特意把車裡的好酒拿出來喝兩口。吃罷,都讚不絕口,我還代表大家到後廚面謝老爺子,老爺子高興之餘,給全單打了個大折扣,多謝老爺子。

黑龍江東北部自駕遊,你有一項“鮮美”任務,舌尖上的三江魚

魚湯麵

此行吃魚的經歷,也和好萊塢大片一樣,總有一個精彩的高潮做結尾。在柴河九寨景區遊玩一天後,傍晚時分返回哈爾濱,一位朋友在提前給老婆打電話報告時,特意囑咐老婆給下碗麵。我們不約而同地在電話旁“搗亂”,齊聲說,魚湯麵!

真的,我還時常回味起那碗鮮美濃稠的魚湯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