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美食……攪團

烹飪技巧 香油 醬油 葉廣芩 寶雞吃喝玩樂購 寶雞吃喝玩樂購 2017-10-18

西北民間有言道:攪團饊飯,老漢娃娃的好飯。攪團,傳說中是諸葛亮當年在西岐屯兵的時候,因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為了緩解軍隊士兵的思家情緒,便換著花樣增加飲食品種,於是,便有了這道特色的飯食,只是,那時的名字更有文化和軍事內涵,叫水圍城。關中美食……攪團

關中美食……攪團

本文摘自《白鹿原頭信馬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家鄉灞河川道自古盛產苞谷。由苞谷面兒做的攪團便應運而生,歷久不衰,綿延至今。

把新磨下的苞谷面兒,在滾開的鐵鍋裡拋撒,一邊撒著,一邊用木勺攪動。順時針攪一陣子,再逆時針攪一陣子。苞谷面兒要一把一把均勻地撒下去,不勻則容易結成攪不開的乾麵疙瘩。灶鍋底下的火不能滅斷,灶下大火燒著,鍋裡撒著攪著,緊張而又熱烈,一般均需夫妻二人同時搭手默契配合,才能打出一鍋好攪團。攪團這種飯食的操作過程,常常可以看到農家夫妻的溫情和愛意。夫妻間鬧了氣兒,男方或女方企圖結束冷戰狀態,便會提議打攪團。在灶下和鍋臺上近在咫尺的夫妻緊密配合中,攪團打成了,夫妻關係也重修舊好了。

這種攪團,說白了,不過是一鍋糨糊。

然而,絕對區別於一般的糨糊。

一鍋用苞谷面打成的糨糊。

一般的糨糊,必須用麥子面打成才黏。苞谷面黏力不足,即使農家主婦雙手抱著木柄大勺攪動,那攪團只增加筋道卻不甚黏糊。所以,地道的攪團必以苞谷面為原料。麥子面打出的反而真成了糨糊。

關中美食……攪團

苞谷面攪團千家萬戶的鍋裡打出來的大同小異,區別在於臊子。最簡單的是用好醋好醬調湯,伴以蔥花蒜泥佐味,有香油滴入自然更好。複雜一點的是用臊子澆湯。用薺菜做湯澆到攪團碗裡,野味鮮味俱佳。最複雜的臊子,在關中東府如同臊子面的臊子做法一樣,肉丁紅白蘿蔔丁黃花木耳等燴成臊子,澆到攪團之上,那是超常享受了。以上均為熱攪團。

攪團涼吃亦很別緻。用勺舀到可以下漏的竹籃裡,輕壓輕擠,攪團便像一條條小魚或更像蝌蚪一樣漏進盛水的盆裡。再攜出來,調進酸辣調味品,口感好極了,懷娃娃的孕婦尤好此食。再把攪團晾在案板上,攤平,冷卻後切成小塊,調了油鹽醬醋,作為喝稀飯的佐菜。一邊是熱燙的苞谷糝子稀飯,一邊是冰涼可口的攪團,男女皆好此一熱一冷的刺激。還有燴攪團,不再贅述。

無論熱吃涼吃燴了吃,誰都明白,只是把苞谷這種粗糧變一個花樣以圖好進口罷了。

少年和青年時期,粗糧為主,苞谷坐莊。苞谷稀飯苞谷饃饃,一天三頓均為黃顏色的苞谷做成的飯食,民間戲謔:早上苞谷吃,晌午苞谷喝,晚上苞谷把皮脫。攪團便是把難吃的苞谷面兒變一種飯食花樣。農村孩子,沒有誰能逃躲苞谷飯食的,自然也逃躲不了攪團。

攪團又被鄉人戲稱“哄上坡”。說它耐不得飢,易消化。肚子吃得膨脹,幹活去走到坡上就又餓了。我曾經發過誓,如果能有福分不吃攪團,我將永遠不再想它。

當我和鄉民都以白麵為主食的日子到來時,過了幾年,卻想吃攪團了,真是不曾料到。隨著年歲遞增,對這種曾經厭膩透了的飯食更多一層回味與依戀。

到渭南市,作家李康美約我到他家吃飯,我首選攪團。李夫人買來新磨的苞谷面兒,味道真是好極了。

到咸陽市,作家文蘭約我吃飯,我仍然首推攪團。文蘭又約來作家葉廣芩,說她已早有約求,待有攪團吃時一定相告。葉廣芩為清室皇家血統,想品嚐關中民間飯食,自然除了新鮮,還有體驗民情之美意。不料,我等吃得滿頭大汗口香腹脹仍不想丟碗筷,葉氏廣芩卻一臉茫然,感嘆:我就一種感覺——貓吃糨子嘛!

陝西作家協會院內有一家攪團專業戶,便是文學評論家李星。平均每週至少打一次攪團,從春吃到夏,吃到秋再吃到冬,全以時令蔬菜做湯拌著。我等想吃攪團,便先告知一聲,多撒一把苞谷面兒。或是在樓下聞到攪團鍋底燒著了的香味,便直接上樓去討一碗吃。人說,李星寫了大半輩子文學評論,打了半輩子攪團。

攪團而今也被開發被提升到大小飯店的食譜上,賣得一把好價,真是大出我半生之意料,驚疑今天富裕了的人瘋了。

關中美食……攪團

攪團用料簡單——只要擁有一點玉米麵和幾碗漿水就行了。就這,你吃起來會一碗一碗的,直到肚子鼓鼓的,才肯放下碗筷。

關中美食……攪團

秋高氣爽,早熟的玉米下來,你只要晒乾,磨成面,請教一下農村有經驗的人,包好包好——包你做好,包你吃好。

攪團的做法也不難:

如果用華羅庚的“統籌方法”,就是將適量的水燒開,在燒水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做一下準備工作:

關中美食……攪團

一、和麵水,即把適量的水放在面盆中,一邊撒玉米麵,一邊攪勻,直至糊狀為止。

二、將青菜、蒜苗擇淨炒熟,蔥姜等菜切碎,放入熗好的漿水裡邊,這就是農村人說的“水水”。順便說一下,所謂“熗漿水”,就是把漿水,連切好的漿水菜,放在案板上,炒鍋上火,放入食用油燒開,快速將辣面子放入油內,再迅速將準備好的漿水及菜倒入鍋內,這時鍋裡就會聽到“刺啦”一聲的效果,加上少許調料,這時幾碗紅豔豔的,帶著焦味的,香噴噴的漿水就熗好了。

關中美食……攪團

等鍋裡水開以後,你就可以將和好的面水倒入鍋中,猛火燒煎,直至氣圓。這是第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關鍵是面水要勻,不要有疙瘩。

關中美食……攪團

第二個環節,也是攪團成敗最關鍵的環節,這就是給燒煎的面水裡繼續撒面。要均勻的,一邊撒一邊攪,最好用一個小羅羅撒。待稀稠合適後改用文火。“攪團”,顧名思義,突出一個“攪”字。當地民間有句俗語:“攪團要好,攪上三百六十攪”!這一點都不假。且要沿著一個方向,待到確無疙瘩了,方蓋好鍋,用猛火燒煎,氣圓即可。

攪團的吃法也很高雅,在興平,攪團的吃法有三種:

一種叫“水圍城”,即用筷子把攪團夾成小塊,然後澆些“水水”吃。“水水”是興平人精心調製的一種汁,是用上好的香油、醬油、芝麻油、蔥花、蒜苗絲、香菜末、大蒜汁、油潑辣子、味精調製成的。“水水”味道醇香,湯色豔麗,看著、聞著都有食慾。

關中美食……攪團

另一種吃法是“魚魚”:把攪團放在漏勺上擠,擠出的細條如蝌蚪般大小,然後再將“蝌蚪”澆些“水水”吃。

關中美食……攪團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給攪團配上鮮紅的臊子湯,攪團入口後,滑潤爽適,綿軟如皮凍,入口即化,噴香撲鼻,勾人饞涎。

關中美食……攪團

興平人喜歡吃攪團,一則是因為它是“兩面”合一,粗(糧)細(糧)搭配,口感特殊,營養豐富,吃慣了雞鴨魚肉的現代人吃一次攪團,有種別開生面的感覺,所以關中地區有句順口溜:“苞谷面,打攪團,一下吃了兩老碗。白米細面吃膩了,換個花樣真稀罕”!二則是因為攪團寓意是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攪團,黃土地上的鄉土美食,粗糧細做的藝術,它凝結著興平人的聰明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