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小時候吃旮旯牛一般都喜歡用老虎鉗子把殼上的尖夾碎,對著破口使勁一撮,肉就都進嘴了。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吃旮旯牛都用牙籤挑,我不喜歡,那樣一是不霸氣,二是吃不著佐料味。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小時候吃旮旯牛一般都喜歡用老虎鉗子把殼上的尖夾碎,對著破口使勁一撮,肉就都進嘴了。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吃旮旯牛都用牙籤挑,我不喜歡,那樣一是不霸氣,二是吃不著佐料味。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除去能端上桌的吃食,天津的小吃也有特色。

烏豆都吃過,《孔乙己》裡說的那茴香豆和咱這差不多。

以前住平房時,一到飯口,衚衕裡就會傳來“賣大烏豆”的吆喝聲,賣貨人的自行車後馱個箱子,上面蓋著小棉被,一是為保溫,二是這東西越捂越面,越面越香,所以也有人說這叫“捂豆”。烏豆價廉物美,當酒餚也般配,所以天津人好這口。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小時候吃旮旯牛一般都喜歡用老虎鉗子把殼上的尖夾碎,對著破口使勁一撮,肉就都進嘴了。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吃旮旯牛都用牙籤挑,我不喜歡,那樣一是不霸氣,二是吃不著佐料味。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除去能端上桌的吃食,天津的小吃也有特色。

烏豆都吃過,《孔乙己》裡說的那茴香豆和咱這差不多。

以前住平房時,一到飯口,衚衕裡就會傳來“賣大烏豆”的吆喝聲,賣貨人的自行車後馱個箱子,上面蓋著小棉被,一是為保溫,二是這東西越捂越面,越面越香,所以也有人說這叫“捂豆”。烏豆價廉物美,當酒餚也般配,所以天津人好這口。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說到“豆”,那就不得不提老天津衛兩家賣炒乾貨的,一個果仁張,一個崩豆張。

老果仁張據說有種講究:農曆有二十四個節氣,果仁張就有二十四種口味的果仁兒。老百姓當然沒那麼多說法,所以這東西早年就是清宮的小吃,真不是平民能吃著的。

後來皇上沒了,這美味才到了民間,5、60年代時,果仁張店鋪就開在黃家花園山西路上,不過那時候炸果仁、老虎豆也算是奢侈品。窮老百姓家的孩子買不起,只能吃點“鈴鐺果”,這是挑剩下的果仁兒,飽滿留下,癟的、空的、歪的、碎的果仁兒,包裝成一小包一小包,一毛錢一包,賣給小孩兒當零嘴吃。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小時候吃旮旯牛一般都喜歡用老虎鉗子把殼上的尖夾碎,對著破口使勁一撮,肉就都進嘴了。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吃旮旯牛都用牙籤挑,我不喜歡,那樣一是不霸氣,二是吃不著佐料味。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除去能端上桌的吃食,天津的小吃也有特色。

烏豆都吃過,《孔乙己》裡說的那茴香豆和咱這差不多。

以前住平房時,一到飯口,衚衕裡就會傳來“賣大烏豆”的吆喝聲,賣貨人的自行車後馱個箱子,上面蓋著小棉被,一是為保溫,二是這東西越捂越面,越面越香,所以也有人說這叫“捂豆”。烏豆價廉物美,當酒餚也般配,所以天津人好這口。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說到“豆”,那就不得不提老天津衛兩家賣炒乾貨的,一個果仁張,一個崩豆張。

老果仁張據說有種講究:農曆有二十四個節氣,果仁張就有二十四種口味的果仁兒。老百姓當然沒那麼多說法,所以這東西早年就是清宮的小吃,真不是平民能吃著的。

後來皇上沒了,這美味才到了民間,5、60年代時,果仁張店鋪就開在黃家花園山西路上,不過那時候炸果仁、老虎豆也算是奢侈品。窮老百姓家的孩子買不起,只能吃點“鈴鐺果”,這是挑剩下的果仁兒,飽滿留下,癟的、空的、歪的、碎的果仁兒,包裝成一小包一小包,一毛錢一包,賣給小孩兒當零嘴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愛吃果仁兒,也愛吃崩豆。我姥姥活到90多歲,當年她滿口牙都沒了,嘴裡還總含著一個鐵蠶豆呢,年輕人吃這個磨牙,老太太吃這個就為了耗工夫。


"

通過觀察,我一直覺得,如今大部分出了名的美食都存在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是從貴族皇室流落民間的,就是窮苦百姓沒飯轍琢磨出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從古至今,由富到貧,但凡活著,最後為的還真都是一張嘴。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有錢人的美食不必多說,食不厭,膾不厭,菜葉上有個蟲子眼都不吃;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地鮮,多好的材料也都不嫌好,做出的東西味道自然不一般。

而老百姓的窮人吃食,則沒那麼多花哨的材料,更不能那麼浪費、窮講究了,平民琢磨的都是讓手裡的食材物盡其用

雞屁股,聽著就髒吧?天津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叫雞尖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以前看過篇文章,說雞尖在古代稱為“”,很早就有記載說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南方人卻甘之如飴,這大概也能反映出咱天津衛真的是座移民城市。

有句話叫“寧舍金山,不捨雞尖”也說明了這玩意有多好吃。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只要家裡吃燒雞,雞尖是必被她吃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老人疼孩子,把好肉留給子孫,但後來才知道,雖然年輕一輩嫌它髒、怕致癌不敢吃,但在老一輩眼中,雞尖卻是最香的那一口肉。北方不知是否在意這件事,但在很多南方城市,雞尖還真就是用來孝敬老人的。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就吃過一次雞尖,感覺吃不出肉的滋味,但嚼時特勁道,嚥下滿口香,什麼雞腿、雞胸,與它相比干柴的口感如同嚼蠟。

揪下來的雞尖形狀像個桃心,模樣也挺討喜,如果食用它對身體有好處,那它的形狀絕對是家長哄騙孩子吃下去的噱頭,但可惜吃它真沒嘛好處,淋巴腺太多。所以我舍腚求頭,如今最愛吃的,是雞頭裡背手跪著的“秦檜”(雞腦子)。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與雞尖道理相同,牛羊身的上下角料,吃法就更多了。

比如“羊蠍子”,最早是清初一位蒙古王爺家下人吃的東西,如今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燉可醬,盛上一盆啃得不亦樂乎,舔舔手指還能再來一盆。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腦囫圇個掏出來,水煮後撒上香菜香油,又嫩又軟。爆肚切絲用水焯,麻醬、香菜再淋上幾滴辣子油,誰敢說這些玩意不好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羊尾巴油脂豐厚,很多人嫌膩,可老年間的人們肚裡沒油水,這就成了好東西。用煉出的羊油烙張螺絲轉兒餅,撕著吃不光解饞還解悶兒。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爽脆的百葉,滑嫩的肺片,綿軟的羊肝,勁道的羊蹄……羊身上還就沒有天津人不吃的東西。

這些玩意單拎出來吃是一個味,混著吃味道也更不差,把羊下水全都滷好了,弄成羊雜碎;或者加入老湯裡,做成羊湯,配倆剛出鍋的熱燒餅,這也是老天津衛人最得意的一口。

很多人說羊湯越老越好喝,這點我不否認,這是常識。不過不抬槓的說,我喝過的最好的羊湯,還真就不是老湯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永基商廈,這個名字不知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20年前永基底商有個飯店,他那的羊湯做的特精緻,帶蓋的小碗,乾淨透亮,當然現在懂了,其實東西叫“盅”,但當時拿這種容器盛羊湯的估計沒幾家。

他那羊湯裡有羊腦,但不知羊腦裡面加了嘛東西,不但不軟塌,還能弄成渾圓的球形,吃著像是羊肝的口感,略硬,放入嘴裡不用咀嚼,僅靠舌頭與上顎的擠壓就足夠讓羊腦的味道散在嘴裡,回味無窮。自打永基沒了,我就再沒喝過這麼棒的羊湯。

吃下水不是天津獨有的,但如天津吃到極致的地區沒幾個。比如羊眼,我就問過好幾個地方的朋友,他們就理解不了這種食物如何烹飪,腦補出端一盤眼珠子上菜的場景,對他們來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人愛吃牛羊下水習慣的養成,其實說到底就是逼的,甭說跟人家內蒙那樣的天然牧場比,山東、河北咱也比不了啊!而且而且天津衛回民多,在牛羊肉不足的情況下,清真菜習慣使用一些邊角料。

但也正因為這些情況的綜合,天津人才能嚐到很多外地人不怎麼吃的東西:肝尖腰花做的老爆三、舌頭跟尾巴弄成紅燒牛舌尾、膝蓋上筋多做成牛窩骨,就連心臟裡的血管都研究成黃心管……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話說回來,天津是牛羊少,但離著水近啊,九河下稍,盛產鮮魚水菜,老話叫“吃魚吃蝦,天津是家”,肉不夠,咱水產湊

比如麻蛤,天津人叫麻葛。

為嘛叫麻葛?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是因為這東西早年間在葛沽產量很大。咸豐年間天津詩人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就有“葛沽歲產密窩窩,其奈吾津莫嗜何,勝似江瑤柱味美,鮮蟶青蛤不如它”這樣的詩,這其中的“密窩窩”就是麻葛。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麻葛產量大,故而便宜,所以在天津老百姓喜愛這口,水煮、涼拌,清蒸…吃法不一,我家以前常吃麻葛,過去汙染沒那麼重,野生麻葛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土腥味,肉內的砂子也少,煮熟了挖出紅肉,弄點醋、蒜、香油,和黃瓜拌在一起,那爽口和清鮮是大魚大肉比不了的。

現在吃的很少了,說實話,現在都是臭泥裡刨出來的,太髒。

炒旮旯牛”,這四個字能唸對的那絕對是天津土著,以前賣旮旯牛的市場、路邊經常見,如今都成了新鮮玩意了,主要還是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影響了產量。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我小時候吃旮旯牛一般都喜歡用老虎鉗子把殼上的尖夾碎,對著破口使勁一撮,肉就都進嘴了。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吃旮旯牛都用牙籤挑,我不喜歡,那樣一是不霸氣,二是吃不著佐料味。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除去能端上桌的吃食,天津的小吃也有特色。

烏豆都吃過,《孔乙己》裡說的那茴香豆和咱這差不多。

以前住平房時,一到飯口,衚衕裡就會傳來“賣大烏豆”的吆喝聲,賣貨人的自行車後馱個箱子,上面蓋著小棉被,一是為保溫,二是這東西越捂越面,越面越香,所以也有人說這叫“捂豆”。烏豆價廉物美,當酒餚也般配,所以天津人好這口。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說到“豆”,那就不得不提老天津衛兩家賣炒乾貨的,一個果仁張,一個崩豆張。

老果仁張據說有種講究:農曆有二十四個節氣,果仁張就有二十四種口味的果仁兒。老百姓當然沒那麼多說法,所以這東西早年就是清宮的小吃,真不是平民能吃著的。

後來皇上沒了,這美味才到了民間,5、60年代時,果仁張店鋪就開在黃家花園山西路上,不過那時候炸果仁、老虎豆也算是奢侈品。窮老百姓家的孩子買不起,只能吃點“鈴鐺果”,這是挑剩下的果仁兒,飽滿留下,癟的、空的、歪的、碎的果仁兒,包裝成一小包一小包,一毛錢一包,賣給小孩兒當零嘴吃。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老天津衛愛吃果仁兒,也愛吃崩豆。我姥姥活到90多歲,當年她滿口牙都沒了,嘴裡還總含著一個鐵蠶豆呢,年輕人吃這個磨牙,老太太吃這個就為了耗工夫。


老天津衛的“窮人美食”,第一個你就沒吃過


其實到了今天,已經沒有東西能100%算是窮人的專屬食物了。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在今天的日常飲食上很難體現出來。

但你今天吃老虎豆、炸果仁時嚐出的滋味,絕對和幾十年前是不一樣的

具體哪不一樣,我也形容不出來。

可能只有真正經歷過窮日子的老天津人,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不同。

—今日話題—

您還知道哪些所謂的“窮人美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