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小吃 麵條 刀削麵 燜面 莜麥 熳悟烘焙 2018-11-28

山西面食文化博大精深,以“面”為原料精耕製作的美食不計其數,自古擁有“麵食之鄉”的美稱。

有人說,要了解山西人,就得從一碗麵開始。今天小編精心整理出30種來山西旅遊必吃的特色麵食,希望吃貨們喜歡。在瞭解的同時,不妨為你喜歡的麵食投上一票吧。


刀削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拉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拉麵是山西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要領,即和麵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 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 防止蹲鍋疙瘩。拉麵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還可製成小拉條、空心拉麵、夾餡拉麵、龍鬚麵、扁條拉麵、水拉麵等不同品種。

剔尖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剔尖面是將小麥面加鹽和稀,放在盤子或手板上用剔尖針順邊剮入鍋內,煮熟後調菜食用.此種麵食操作別致,筋軟又爽口,且易於消化,若再配以小炒肉、炸醬、葷素打滷,美味更佳。

刀撥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將和好的面擀成五寸寬、拇指厚長片,疊成幾疊,用撥面刀形似普通切菜刀,兩頭有把鋼製將面撥入鍋內,食用時加佐料或菜。

剪刀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顧名思義,用剪刀剪出的麵條,猶如吳淞江水中的銀魚,不僅民間喜食,還成為歷代御面。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麵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民間相傳,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練武、聚才謀義,武士彠慕名拜訪,時值晌午,李世民私留書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長孫氏來不及備飯,急和麵團用剪刀細細剪下,煮後呈食。武士彠嘆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後來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晉陽,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了山河。後來杜甫身處藩鎮割據,有詩 “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畫如剪裁風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統。

貓耳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用手指把小面塊按成貓耳朵形狀,在開水鍋裡煮熟,再配上各種打滷,澆頭,或者炒著吃,這種麵食形狀美觀,與貓的耳朵極為相似,勁道十足,故得名“貓耳朵”,為山西美食的一大特色。

揪片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無論城市與農村,揪片是一種家常便飯。將揉好的麵糰擀成薄片,用力將面一片一片地揪成鈕釦大小、中間有凹的小片,甩進鍋裡,面片飄起即熟。這種揪片嚼起來感覺有勁,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擦圪蚪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把和好的白麵按在扁眼的擦子之上,從擦子下漏出掉入開水鍋裡,然後煮熟,再配以各種澆頭、打滷食用。這種麵食極易嚼食,易於消化,非常適宜老年人及牙齒不良的人食用。

一根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一根面”也叫“長壽麵”、“長久面”,是山西著名的麵食,是山西人過生日必定要吃的。其特色在於“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鍋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長有多長” 麵條順溜滑爽、柔韌彈牙、越嚼越有嚼頭!一根面的精髓在於吃的是麵條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調料的味道!即使不加調和(面滷),味道也是鮮美無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必須夾住一根長面從頭吃到尾,如果大夾大夾的往嘴裡塞,是絕對品不出味道的!

燜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燜面真的可沒什麼典故,看名字就知道了,直接把做法“燜”做為面的名字了。燜面最好吃的吃法是做素燜面,用豆角配菜最好,產于山西的土豆也很好,然後再拿肉炒。 公元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兩次來到山西,沿著“絲綢之路”將麵食傳入意大利。後來,意大利人也喜歡上了麵條,將麵條種類發展到了四百多種,大多是空心面,粗者如指,細者如絲。風靡世界的意大利“通心粉”,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

柳葉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將面和得稍硬,用擀杖擀薄後,切成柳葉形,煮熟後調菜食用。

餄餎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餄餎是將壓制餄餎的機械置於鍋上,把和好的麵糰塞入木製、鐵製的壓制機械筒內,強力下壓,擠出圓柱型麵條,下鍋煮熟,打撈出鍋放入涼水盆中,稍涼撈出,搓少許食油,放在淺形容器中使用,吃時在調料鍋內加熱澆稍子即成。

包皮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又名銀裹金小麥面、玉米麵、高粱面製品。將小麥面擀成圓形薄片,中間包入玉米麵或高粱面片,壓扁擀成薄片,切條後入鍋,食用時加菜。

手擀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將麵糰用木棍擀作薄皮,用刀切成細條,吃起來麵筋可口,不易沾粘,還可澆入葷菜或素菜亦可炒著吃,味美可口。


莜麵栲栳栳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莜麵的原糧叫“莜麥”,也稱“燕麥”、“玉麥”。已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沁源縣首屈一指的粗糧品種。它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之作用,而且還有強體、健腦、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藥物。莜麥脫殼碾粉即叫“莜麵”。

“莜麵”可製作的花色品種很多,“栲栳栳”是其代表。該製法關鍵有三:一和麵,二搭卷,三火候。和麵必須沸滾開水,稍晾揉成光滑麵糰;趁熱搓條,揪塊,放在光淨的石板上,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勻的長片兒,接著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圓筒形,一個挨一個整齊地排立在蒸籠上,象蜂窩一樣,蒸10分鐘即熟。蒸時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窩窩”不熟,過火“栳栳”軟攤,食之無筋,味欠色減。

莜麵魚魚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莜麵魚魚,是朔州頗具特色的風味食品。當地有“誰吃誰稱讚,吃飽還想吃”的說法,就是指人們對此食品吃後的感覺。莜麵魚魚要真正做到美味適口,並非易事。除了配製好底料(山藥、蔬菜、豆角、肉片)等混合熬菜外,重要的是和好面,過不了這一關,面魚就不會有筋道(或有筋骨)。和麵必須用涼溫水潑好,再用拳頭和手掌交替揉踩,直到麵糰中擠出空氣,發出噗噗的響聲,才能雙手搓出數尺不斷的魚魚,魚魚搓好後,輕輕酒在事先熬好的菜上面,然後蓋實加溫,燜8-10分鐘,熟後即可食用。如有條件吃時另加少許香菜、蔥段、大蒜末、熗辣椒,就更美更香了。


涼拌莜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莜麵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屬塞北高寒農作物,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涼拌莜麵屬於山西菜菜譜,主要原料是燕麥粉;工藝是涼拌,製作簡單,清爽可口,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家常麵食。


高粱面魚魚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高粱面魚魚當年在忻州、定襄、五臺、原平、代縣一帶是家常飯。主婦們將和好的面擠成棗樣大小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搓成細弱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麼掰成塊加菜拌食,要麼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

三和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三和麵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麵食,是用白麵、豆麵、小粉面科學配製精細加工,自然風乾而製成的,也稱“三合面”、“雜麵”。 其含有大量的人體必須蛋白質、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核黃素、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和磷脂類化合物。煮食適口性強,澆滷滴醋食之,口味鮮美,豆香氣濃,風味獨特。

豆麵抿圪餖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豆麵抿圪餖是盂縣民間的一種普遍麵食。有玉米麵圪餖、白麵圪餖、紅面(高粱面)圪餖、豆麵圪餖等。隨著人們身體保健的需要,豆麵抿圪餖在大小飯店中演變為一種風味小吃,成為最時尚的麵食。豆麵圪餖配上好的澆頭也特重要,一般有肉炸醬、西紅柿炸醬、家常臊子,還有酸菜滷,色香味俱佳。

豌豆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所謂“民以食為天”,“南米北面”劃分了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大同作為一個北方城市,吃麵自然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同人尤其愛吃麵,刀削麵天下一絕,豆麵、手擀麵、拉麵、燴麵、炒麵等百家爭鳴。

在眾多面食中,豌豆麵因其做法和吃法的特殊而獨樹一幟。豌豆麵的品種有撥魚兒、抿面、壓餄餎等,吃麵的時候可以在碗裡放些瘦肉和蔬菜,但豌豆的香氣卻是格外獨特的,還有它煮熟時有些餬口的豆沙口感,是吃其他麵條所無法感受到的。

吃豌豆麵不用筷子,沒有夾挑麵條的行為。豌豆麵屬於比較稠的湯麵,用小湯勺舀了送到口裡,舌頭立刻能感到豌豆的面沙、酥滑、濃郁,有一種強烈的滯留性,舌面、口腔充滿了豆沙的摩擦感,舌頭在口內轉動一下,這種感覺就更強烈。

廣靈糊糊面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廣靈糊糊面以偏遠山區無公害、無汙染的優質碗豆、山扁豆、東方亮穀子、玉米等純天然小雜糧為原料,在傳統配料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加工技術精製而成,其營養成份搭配齊全、配方合理、口感細膩、味道香濃,含有植物高蛋白氨基酸和多種微元素,被人們稱之為“廣靈咖啡”。

左權炒麵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據老年人講,起碼在清代,炒麵已為百姓普遍食用。原始的幹炒麵是將玉米粒上火幹炒,磨成麵粉即成。左權炒麵是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簡易麵食。隨著時間推移,左權人民對於幹炒麵不斷加工改進,發展為“香炒麵”、“甜炒麵”,它的優點不僅製作簡單,而且易貯存、易攜帶,幹食或以茶、湯拌和食用皆可,非常方便,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漂抿曲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傳統麵食,亦稱小河撈。其既可作主食,亦可作湯麵,既見於宴席,又是家庭主食。漂抿曲用豆麵製作.長如拉麵、細如毛粉,面光湯清,入口柔軟光滑,豆香醇厚,回味無窮。明末清初山西名人傅山先生詠《小河撈記》讚賞。

抿八股兒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晉北地區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麵加水混合(為了筋道也可加少許澱粉),把麵糊鏟到抿床子上,右手拿著抿子擠壓,抿出一截截兒抿八股兒,煮約一分鐘,撈出,根據個人喜好,配製調料(鹽蔥花椒辣椒香菜,還有栽栽面花兒或哨子,就著酸鹹菜吃,口感爽滑,易於消化。

燒麥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燒麥,宴席主食,有時稱稍梅。因出籠時狀為梅朵而得名。邊口雪白,中間可透過皮看到裡邊的肉餡。吃一口一嘴油,細嚼一團肉。據說正德皇帝到大同看中飯鋪的李鳳姐,曾經在此過夜,一夜皇后“梅龍鎮”的鬧劇,據說不必考證,但大同燒麥聞名四海是當之無愧的。

甩餅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甩餅”是上黨地區獨家經營的名小吃,因起源與潞城,故又稱“潞城甩餅”,若用甩餅捲上臘驢肉吃,民間又叫“甩餅卷臘肉”。油旺旺、香噴噴、不軟不硬,回味無窮。驢肉甩餅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原料配有精麵粉、驢油、蔥花、椒鹽、臘肉片等。

麵筋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傳統麵食,土豆上籠蒸熟後,去皮,再用河撈床擠壓成絲。與白麵加鹽水和成團,用擀麵杖擀成2釐米厚的餅狀,上火蒸熟後稍涼,吃時切成片上火翻炒,最後烹蒜、醋等作料。

拌湯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山西家常飯食,做法是拌溼麵粉,搓成小顆粒狀,配以鹽、薑末、花椒粉、蔥末等佐料,邊入沸水,邊攪拌,做成稀飯樣的湯,並依據個人口味適當加入香菜、蘿蔔小丁、小菜片、雞蛋等即完成,以清淡為主。

和子飯

山西美食篇:來山西必吃的30種特色麵食,不吃等於白來了

和子飯,是山西居民的早餐食譜中最常見的。其基本組合為小米、薯類、蔬菜和各種面制食物飯菜合一,是所謂“調和飯”。由於地域差異,各地“和子飯”的製作方法、輔料配備又各具特色。有以小米為主,加煮紅薯、山藥蛋、黃豆、糊面的;也有米麵各半,加煮南瓜、白菜、拌麵的;還有米少面多,加煮大量蘿蔔條的。層次低的叫“糊面和和飯”,中等的叫“和子飯”,高檔的稱“流尖菜稀粥”。其中,“和子飯”以加入的輔料不同而種類最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