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我的家鄉皖北,是沒有紅菱的。最早知道紅菱是當年從鄧麗君的那首《採紅菱》的知道的,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常熟出差,我在大街上第一次與紅菱不期而遇,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一點吃了。紅菱的肉質像荸薺一樣細嫩、雪白、清甜。用手一掰,再輕輕剝出果肉,直接就放進嘴裡,一咬果肉甜味便在舌尖上綻開。當時真的很羨慕江南人。

隨便提一下,除了菱角的果仁可以入菜,民間有把菱角秧子當菜炒著吃或醃製鹹菜的習慣,那就是把菱角秧就是菱角浮在水面上的植株,去掉根系和葉片,摘下肥厚的葉柄洗淨,用開水焯過後加大蒜末和紅椒炒吃,很有嚼頭而且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也可以在夏末採摘洗淨後用鹽醃漬後放在罈子裡儲藏做過冬的鹹菜。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我的家鄉皖北,是沒有紅菱的。最早知道紅菱是當年從鄧麗君的那首《採紅菱》的知道的,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常熟出差,我在大街上第一次與紅菱不期而遇,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一點吃了。紅菱的肉質像荸薺一樣細嫩、雪白、清甜。用手一掰,再輕輕剝出果肉,直接就放進嘴裡,一咬果肉甜味便在舌尖上綻開。當時真的很羨慕江南人。

隨便提一下,除了菱角的果仁可以入菜,民間有把菱角秧子當菜炒著吃或醃製鹹菜的習慣,那就是把菱角秧就是菱角浮在水面上的植株,去掉根系和葉片,摘下肥厚的葉柄洗淨,用開水焯過後加大蒜末和紅椒炒吃,很有嚼頭而且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也可以在夏末採摘洗淨後用鹽醃漬後放在罈子裡儲藏做過冬的鹹菜。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後來去蘇州,又偶爾遇到一道蘇幫菜中的傳統經典名菜,名字叫“蔥油紅菱”口感特別清香爽口。仔細觀察,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紅菱,幾乎沒有搭配什麼“配頭”。後來和店家聊天得知,這道菜做法極其簡單,將嫩紅菱去殼蒸熟,放上醬油、鹽和蔥花,燒一鍋熱油當頭澆下,一道蔥油紅菱就做好了。最後店家交代一句,此菜看似簡單,但如果沒能掌控好蒸熟的程度,就很難達到紅菱脆中帶糯的口感。

同樣是“水中三珍的芡實,又叫雞頭,家鄉人叫它雞頭米。春夏之交發芽出水,葉似小荷葉,但上面長滿了刺,莖上、雞頭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雞頭。一個雞頭中包藏著許多顆粒,這些顆粒就是芡實。小時候,我們會把摘來的雞頭米放到柴禾中燒烤,皮和刺燒掉了,再撣去灰燼,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我的家鄉皖北,是沒有紅菱的。最早知道紅菱是當年從鄧麗君的那首《採紅菱》的知道的,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常熟出差,我在大街上第一次與紅菱不期而遇,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一點吃了。紅菱的肉質像荸薺一樣細嫩、雪白、清甜。用手一掰,再輕輕剝出果肉,直接就放進嘴裡,一咬果肉甜味便在舌尖上綻開。當時真的很羨慕江南人。

隨便提一下,除了菱角的果仁可以入菜,民間有把菱角秧子當菜炒著吃或醃製鹹菜的習慣,那就是把菱角秧就是菱角浮在水面上的植株,去掉根系和葉片,摘下肥厚的葉柄洗淨,用開水焯過後加大蒜末和紅椒炒吃,很有嚼頭而且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也可以在夏末採摘洗淨後用鹽醃漬後放在罈子裡儲藏做過冬的鹹菜。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後來去蘇州,又偶爾遇到一道蘇幫菜中的傳統經典名菜,名字叫“蔥油紅菱”口感特別清香爽口。仔細觀察,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紅菱,幾乎沒有搭配什麼“配頭”。後來和店家聊天得知,這道菜做法極其簡單,將嫩紅菱去殼蒸熟,放上醬油、鹽和蔥花,燒一鍋熱油當頭澆下,一道蔥油紅菱就做好了。最後店家交代一句,此菜看似簡單,但如果沒能掌控好蒸熟的程度,就很難達到紅菱脆中帶糯的口感。

同樣是“水中三珍的芡實,又叫雞頭,家鄉人叫它雞頭米。春夏之交發芽出水,葉似小荷葉,但上面長滿了刺,莖上、雞頭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雞頭。一個雞頭中包藏著許多顆粒,這些顆粒就是芡實。小時候,我們會把摘來的雞頭米放到柴禾中燒烤,皮和刺燒掉了,再撣去灰燼,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其實,芡實的果實、莖、根均可作為食材烹調成一道道美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到雞頭米,有這樣一段文字:“芡莖三月,生葉貼水,大於荷葉,皺紋如彀,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莖葉皆有刺。其莖長至丈餘,中亦有孔有絲,嫩者剝皮可食。五六月生紫花,花開向日。結苞,外有青刺,如蝟刺。慄球之形。花在苞頂亦如雞喙及蝟喙。剝開內有斑駁軟肉,裹子累累,如珠璣。殼內白米,狀如魚目。七、八月澤農廣收……其根狀如三梭煮熟如玉。”

雞頭米作為一種美食,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裡,北宋歐陽修知潁州(今安徽阜陽)時,第一次品嚐雞頭米後,甚感味美。提筆寫了一首《初食雞頭有感》:“…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潔沙磨軟還美…何時遂買潁東田,歸去結茅臨野水。”看來歐公也是一個愛吃的主啊。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我的家鄉皖北,是沒有紅菱的。最早知道紅菱是當年從鄧麗君的那首《採紅菱》的知道的,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常熟出差,我在大街上第一次與紅菱不期而遇,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一點吃了。紅菱的肉質像荸薺一樣細嫩、雪白、清甜。用手一掰,再輕輕剝出果肉,直接就放進嘴裡,一咬果肉甜味便在舌尖上綻開。當時真的很羨慕江南人。

隨便提一下,除了菱角的果仁可以入菜,民間有把菱角秧子當菜炒著吃或醃製鹹菜的習慣,那就是把菱角秧就是菱角浮在水面上的植株,去掉根系和葉片,摘下肥厚的葉柄洗淨,用開水焯過後加大蒜末和紅椒炒吃,很有嚼頭而且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也可以在夏末採摘洗淨後用鹽醃漬後放在罈子裡儲藏做過冬的鹹菜。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後來去蘇州,又偶爾遇到一道蘇幫菜中的傳統經典名菜,名字叫“蔥油紅菱”口感特別清香爽口。仔細觀察,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紅菱,幾乎沒有搭配什麼“配頭”。後來和店家聊天得知,這道菜做法極其簡單,將嫩紅菱去殼蒸熟,放上醬油、鹽和蔥花,燒一鍋熱油當頭澆下,一道蔥油紅菱就做好了。最後店家交代一句,此菜看似簡單,但如果沒能掌控好蒸熟的程度,就很難達到紅菱脆中帶糯的口感。

同樣是“水中三珍的芡實,又叫雞頭,家鄉人叫它雞頭米。春夏之交發芽出水,葉似小荷葉,但上面長滿了刺,莖上、雞頭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雞頭。一個雞頭中包藏著許多顆粒,這些顆粒就是芡實。小時候,我們會把摘來的雞頭米放到柴禾中燒烤,皮和刺燒掉了,再撣去灰燼,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其實,芡實的果實、莖、根均可作為食材烹調成一道道美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到雞頭米,有這樣一段文字:“芡莖三月,生葉貼水,大於荷葉,皺紋如彀,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莖葉皆有刺。其莖長至丈餘,中亦有孔有絲,嫩者剝皮可食。五六月生紫花,花開向日。結苞,外有青刺,如蝟刺。慄球之形。花在苞頂亦如雞喙及蝟喙。剝開內有斑駁軟肉,裹子累累,如珠璣。殼內白米,狀如魚目。七、八月澤農廣收……其根狀如三梭煮熟如玉。”

雞頭米作為一種美食,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裡,北宋歐陽修知潁州(今安徽阜陽)時,第一次品嚐雞頭米後,甚感味美。提筆寫了一首《初食雞頭有感》:“…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潔沙磨軟還美…何時遂買潁東田,歸去結茅臨野水。”看來歐公也是一個愛吃的主啊。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雞頭米不僅味美,還具有食療保使作用,常食之後可以健牌益,耳眼目明,養價值高,傳說有入問蘇東坡:唐宋八大家,你們蘇家就佔了三位,有沒有什麼養生的祕方?蘇東坡回答道:“家傳益智強身之法,日芡實一枚,後緩緩嚥下,”當然這只是傳說,可當一笑而過。

相比較雞頭米來說“水中三珍”的蓮子應該是比較熟悉的。梁實秋的散文《蓮子》真的把蓮子品味到家了,以至於我都不想再寫了。但我還想寫幾句,對於蓮子最深的印象就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記得小時候,看見荷塘的蓮蓬一天天變大,心裡就想下河去摘一個吃。最愜意的就是手拿一個蓮蓬,靠在池塘邊的柳樹下,一邊聽說的此起彼伏的蟬鳴,一邊剝著蓮子吃。有性急的小夥伴,會把蓮子心一起吃下,結果滿嘴都是苦味。

"

中國食材豐富多彩,在生活中能拿來做食材的東西無計其數。但有的食材卻讓人記憶猶新,甚至念念不忘。因為這些食材有關著記憶,關乎著一種鄉愁。比如被譽為“水中三珍”的菱、蓮、芡就是如此。

菱角為“水中三珍”之一,菱角4月長葉,浮在水面;6月開花,一片銀光燦燦;7月菱角成熟,採摘;8月,老菱角自動落入水中。就品種而言,菱角又分紅菱、青菱、烏菱。菱角的形狀有兩個角的,三個角的,甚至四個角的都有。古書上會把兩個角的叫做菱,三個角和四個角的叫做芰,如今而我們都統稱為菱角了。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老百姓眼裡,菱角基本上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採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這時菱角被綠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軟,輕輕一剝,便可剝開,露出雪白菱肉,放入口中,用舌頭一壓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種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後,採摘回來,戧去外皮,帶殼煮熟。涼了以後,輕輕一咬,菱肉便從菱角一端擠出,味道清香。第三種吃法不是太常見,那就是菱角晒乾後,用剪刀剪開外皮,剝出菱角仁,與其他豆類、米熬粥,味道十分清香。

作為一種食材,菱角當然可以入菜,菱角仁可以用來做燜燉的材料,可以切細了和馬蹄,腰果等做炒果丁。粵菜中有一名菜叫”菱角燜鵝”,菱角的果仁吸收了鵝肉的肥膩,鵝肉又混和了菱角的清香,兩者配搭便成了一道美味的佳餚。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在我的家鄉皖北,是沒有紅菱的。最早知道紅菱是當年從鄧麗君的那首《採紅菱》的知道的,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常熟出差,我在大街上第一次與紅菱不期而遇,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一點吃了。紅菱的肉質像荸薺一樣細嫩、雪白、清甜。用手一掰,再輕輕剝出果肉,直接就放進嘴裡,一咬果肉甜味便在舌尖上綻開。當時真的很羨慕江南人。

隨便提一下,除了菱角的果仁可以入菜,民間有把菱角秧子當菜炒著吃或醃製鹹菜的習慣,那就是把菱角秧就是菱角浮在水面上的植株,去掉根系和葉片,摘下肥厚的葉柄洗淨,用開水焯過後加大蒜末和紅椒炒吃,很有嚼頭而且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也可以在夏末採摘洗淨後用鹽醃漬後放在罈子裡儲藏做過冬的鹹菜。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後來去蘇州,又偶爾遇到一道蘇幫菜中的傳統經典名菜,名字叫“蔥油紅菱”口感特別清香爽口。仔細觀察,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紅菱,幾乎沒有搭配什麼“配頭”。後來和店家聊天得知,這道菜做法極其簡單,將嫩紅菱去殼蒸熟,放上醬油、鹽和蔥花,燒一鍋熱油當頭澆下,一道蔥油紅菱就做好了。最後店家交代一句,此菜看似簡單,但如果沒能掌控好蒸熟的程度,就很難達到紅菱脆中帶糯的口感。

同樣是“水中三珍的芡實,又叫雞頭,家鄉人叫它雞頭米。春夏之交發芽出水,葉似小荷葉,但上面長滿了刺,莖上、雞頭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雞頭。一個雞頭中包藏著許多顆粒,這些顆粒就是芡實。小時候,我們會把摘來的雞頭米放到柴禾中燒烤,皮和刺燒掉了,再撣去灰燼,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其實,芡實的果實、莖、根均可作為食材烹調成一道道美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到雞頭米,有這樣一段文字:“芡莖三月,生葉貼水,大於荷葉,皺紋如彀,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莖葉皆有刺。其莖長至丈餘,中亦有孔有絲,嫩者剝皮可食。五六月生紫花,花開向日。結苞,外有青刺,如蝟刺。慄球之形。花在苞頂亦如雞喙及蝟喙。剝開內有斑駁軟肉,裹子累累,如珠璣。殼內白米,狀如魚目。七、八月澤農廣收……其根狀如三梭煮熟如玉。”

雞頭米作為一種美食,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裡,北宋歐陽修知潁州(今安徽阜陽)時,第一次品嚐雞頭米後,甚感味美。提筆寫了一首《初食雞頭有感》:“…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潔沙磨軟還美…何時遂買潁東田,歸去結茅臨野水。”看來歐公也是一個愛吃的主啊。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雞頭米不僅味美,還具有食療保使作用,常食之後可以健牌益,耳眼目明,養價值高,傳說有入問蘇東坡:唐宋八大家,你們蘇家就佔了三位,有沒有什麼養生的祕方?蘇東坡回答道:“家傳益智強身之法,日芡實一枚,後緩緩嚥下,”當然這只是傳說,可當一笑而過。

相比較雞頭米來說“水中三珍”的蓮子應該是比較熟悉的。梁實秋的散文《蓮子》真的把蓮子品味到家了,以至於我都不想再寫了。但我還想寫幾句,對於蓮子最深的印象就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記得小時候,看見荷塘的蓮蓬一天天變大,心裡就想下河去摘一個吃。最愜意的就是手拿一個蓮蓬,靠在池塘邊的柳樹下,一邊聽說的此起彼伏的蟬鳴,一邊剝著蓮子吃。有性急的小夥伴,會把蓮子心一起吃下,結果滿嘴都是苦味。

食材之美|| 水中三珍

蓮子作為一種食材,最經典的莫過於用來作羹,口感濃甜潤滑,美味可口。南京人張通之的《白門食譜》曾寫道:“蓮子甜嫩,既甚悅口,亦極清心。”“作羹,更覺甜嫩,生熟食之,即可謂別有風味。”同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主要材料有蓮子、雪耳、冰糖。羹濃味甜。有潤肺養胃、美容養顏的功能。

文章寫到了,突然感覺到“水中三珍”之食材,實在算不上“珍”,因為都是最常見的水生植物,但之所以被視為“珍”因為這些食材是當我們獲取了食材,在這食材中,已經包含了陽光、泥土、綠水,甚至鳥鳴花香等一切有關於自然的因素,以及農人辛勤的勞動成分。“水中三珍”中,而每一種食材都是不同的,每一種都有其獨到的自然風味。當異鄉遊子的味蕾一旦接觸到這種味道,所得的感動將勝過人間一切山珍海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