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小吃 麻辣美食 豆沙 燒鴨 雲南旅遊 2017-05-11

旅途中的人們,主要活動項目不是吃就是在去找食物的路上。如果你的行程單上,玉溪是其中一站,那就快跟隨老司機的步伐,讓我帶你走遍這裡的街頭巷尾,一起嚐嚐看源自當地的特色菜和民間小吃吧。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地方特色

銅鍋煮魚

銅鍋煮魚,是到過澄江旅遊的人都不會忘記的一道美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口味鹹鮮適中,深受當地人及遊客喜愛。最早,銅鍋裡煮的是撫仙湖裡特有的抗浪魚,味道出奇的鮮美,只是現在這種魚越來越少,便以青魚和鯉魚替代,雖然食材換了,但那種味道卻沒有絲毫改變,依然鮮美純正,擔當得起“滇中一絕”的美名。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青松燒鴨

青松燒鴨近似於北方烤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多選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鴨加工烤制而成,因為青松針葉具有清香味,用它烤制的燒鴨香味撲鼻,熟透度適中,顏色金黃美觀,具有獨特的玉溪風味。玉溪燒鴨以皮脆、皮多汁而不帶腥味為上品,味道清香可口、肥而不膩,蘸上甜酸醬汁食用時口感更佳,也可以拌蔥而食,又是另一種風味。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銅鍋燜飯

銅鍋燜飯也叫洋芋飯,也是撫仙湖畔的一大特色美食。用新鮮洋芋去皮切小塊,倒入油炸熟,再放入泡好的米,加水燜,當你聽見鍋底洋芋滋滋作響時,飯也就熟了。一揭開鍋蓋,金黃的洋芋透過米飯,燜出的香氣迎面而來,使人味蕾大增,飯中洋芋色澤金黃,吃起來香香脆脆,美味無比。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戛灑湯鍋

戛灑湯鍋是新平最溫暖平實的美味,可以任由店家配一套6-7個菜的套餐,將牛的各個部位精髓逐一品嚐。或者,專程赴戛灑,在老湯鍋市場或江邊,用一根削尖的木棍,挑起一塊滿意的牛肉或牛雜,由店家稱重烹煮,配上傣家人特製的蘸水,回味無窮。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太極鱔魚

太極鱔魚是通海縣的名菜,以獨特的作法,形似太極的圖案而得名。鱔魚先被放在水中游動後吐淨腹中泥沙後才下鍋,加上各種佐料,待鱔魚在鍋裡捲成了一圈圈太極圖案就起鍋了。

太極鱔魚的吃法很有講究,夾起鱔魚後,先不要下口,用雙手從鱔魚的頭部撕開,將其內臟取出來扔掉,其餘的就可以食用了。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野生菌火鍋

野生菌火鍋是雲南的一道特色美食,採用7種以上的野生菌乾片,加上高鈣骨料混合熬製而成的老菌湯作為湯底,這種湯底湯鮮味濃,具有補鈣保健的作用,食用時再配上雲南特製的小米辣菌碟,這樣既不會奪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滿足食客喜香好辣的飲食習慣。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江川三道菜

江川三道菜選用本地養殖的雞、魚和四十公斤以上的黑山羊為原料,以酸菜魚、清湯蘸水羊肉和藥材燉雞為主打菜餚。酸辣魚酸得可口,辣得帶勁;清湯羊肉湯汁新鮮清淡,配合著獨特的蘸水而食,鮮、麻、辣盡在其中,令人食慾大增;雞則採用幾種名貴藥材配製後清燉而成,苦、涼、甜等幾種味道融合在一起,口感獨特,營養豐富。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峨山舂雞

峨山舂雞被稱為一道彝族名菜,口味獨特,麻辣鮮嫩,以小街舂雞尤為有名。 因加入當地產的大香椿籽面、花生,口味獨特,麻辣鮮嫩,吃起來麻辣爽口,就像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生活,酸甜苦辣鹹盡在其中。峨山縣幾乎很多大型餐館都將此菜作為招牌菜推出。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菌子宴

被稱為“菌鄉”的易門,品味一桌菌子宴,那才叫只願生在此山中啊。易門的野生菌品種豐富,其中被稱為“菌中之王”的雞樅可以煎製為幹雞樅、醃雞樅等;乾巴菌可以素炒、葷炒,它們對老、少、婦、弱都是極佳的滋補食品。而另一個著名的黑牛肝菌和黃牛肝菌更是具有補虛提神、防治感冒的作用。所以說吃菌子宴既飽了口福,又得到了養生。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小黑藥

小黑藥是華寧縣很有名氣的美食,“小黑藥”是雲南民間的俗稱,其學名為“顯脈旋覆花”,別名“威靈仙”。由於小黑藥具有辛香美味、營養滋補的特質,雲南民間習慣將小黑藥作為食物食用,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頭暈等病痛。

小黑藥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強身健體,是一種藥食兩用、純生態、無汙染、老少皆宜的天然食品。小黑藥蒸肉餅、蒸雞蛋、炒飯、燉雞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玉溪土八碗

“土八碗”,也被稱作“豬八碗”、“八大碗”、“酥燒八大碗”。它是以豬肉為主組成的八碗菜餚,除高麗肉外,還有小燒肉、粉蒸排骨、酥肉、木耳、筍子、蘿蔔、藕,其烹製方法以炸、蒸、燉、烤、滷和涼拌為主。現在的土八碗在烹調方式上有了很大創新,食材選料也更加豐富,菜品由最初的八樣逐漸增至十多樣,已經成為紅塔區各大餐館的必點菜,來玉溪的必嘗美食。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幹黃鱔

獨具特色的幹黃鱔、鹹鴨蛋已成為今天遊客到花腰傣之鄉旅遊必嘗的風味美食。朋友到新平如果沒有吃過幹黃鱔、鹹鴨蛋,那真可以算是白來一趟了。傣家婦女把捉來的黃鱔放於火中烤至半熟,去腸洗淨,晒乾後用油煎炸,其味香脆,常作下酒菜餚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民間小吃

玉溪米線

風味獨特的米線是雲南玉溪人每天都要吃的居家美食,種類繁多。鱔魚米線是玉溪風味小吃的當家品種。新鮮鱔魚配上米線,口感鮮美。酸菜米線也是一絕,雪白的米線、金黃色的涼粉、翠綠的韭菜、烏黑的醬油和鮮紅的油辣椒,吃起來涼爽、清香、味美、舒適可口。

到過玉溪的人,不品一下米線的味道,的確會使你後悔莫及。位於紅塔區新興路的洪記涼米線在當地小有名氣,值得一去。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冰稀飯

冰稀飯是玉溪名小吃之一,它以白糯米為主,再配上當季水果、小紅棗、西米、芝麻、紅糖、冰渣等,組成一碗美味的冰稀飯!糯米加冰渣的獨特搭配不止讓人眼前一亮,口味也是極好的!逛街來一碗,整個人都輕鬆許多。

純甜的紅糖,涼爽的冰渣,讓冰稀飯成為夏季人們喜食的佳品,在冬天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涼米線

涼米線是來到玉溪首選的美味小吃,涼涼的米線上,還鋪上了一層光滑細膩的豌豆粉,放上韭菜,澆上姜蒜水、甜醬油、醋,放入肉末炸醬,最後放入芝麻辣油,放入嘴裡那柔韌度剛剛好,米線中夾雜著豌豆涼粉,質感軟滑細膩,一口咬下,瞬間消弭於脣齒間,那股濃濃的豆香味來,從口中瀰漫到鼻腔。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玫瑰涼糕

玫瑰涼糕是一種用糯米舂捏而成的美味小吃,軟糯香甜,口齒留香,是春夏必嘗美食之一。涼糕的夾層裡有豆沙和玫瑰,配上紅糖水,灑上一層白芝麻,好看又好吃。

紅塔區南門街(近人民路)的胡九小吃,玫瑰涼糕、酸辣粉、涼米線、冰稀飯、木瓜水等小吃都很出名。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火燒餅

火燒餅是玉溪市紅塔區北城的傳統小吃,散發著油香的酥餅有豆沙、蔥花和火腿三種餡料,現做現賣,酥脆香甜,每天都吸引許多食客前來購買。

火燒餅好吃,選料和手藝是關鍵,烘烤時的溫度、溼度極其講究。上好的麵粉發酵後,拌油酥,捏成餅皮,肥膘、細蔥剁碎拌勻,或以白糖、豆沙和蜜餞調配好,捏進皮中做成餅狀,塗一層噴香的油酥,撒上芝麻,放進爐內烘烤。不一會兒,香味瀰漫,令人垂涎。說話間,一盤盤火燒餅新鮮出爐。噴香焦黃的餅面泛著淡淡的油光,可口的芝麻點綴其間,咬上一口,鮮香酥脆、甜而不膩。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澄江藕粉

澄江藕粉產於玉溪澄江縣壩區。它雜質少,色純白,含水低,含有較高的成丙種維生素和磷質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這裡的蓮藕大部分的頂端不結蓮米。所以藕節粗壯肥大,汁多肉嫩,澱粉含量高,它的營養成分都集中到了澱粉裡,所以澱粉的質量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對腸胃病還有通氣解熱的作用,即是保健營養品,又可作輔助藥物,饋贈病人最佳。

乾貨|老司機美食寶鑑之玉溪篇

油滷腐

“豔麗似海棠,細膩如蛋黃;玉溪油滷腐,鮮嫩軟辣香”,這是外地遊客吃了油滷腐後作的打油詩。玉溪油滷腐是用黃豆製成的臭豆腐裹上配料醃製而成。相傳始制於明清之際,當時境內家家戶戶醃製,作為家用鹹菜,或饋贈外地親友的禮品。

作為一道配菜,油滷腐卻深受大家喜愛,它的美味程度可想而知。買回家、送禮都是不錯的選擇!(編輯:何怡茹 整理自玉溪旅發委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