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

粵菜能夠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做工考究當然是一個方面。譬如,燒乳豬是遍及我國南北的佳味,到清末民初,唯廣東的燒乳豬最負盛名,其原因就是選料好。《嶺南雜記》裡說,“豬出自南雄,一、二十斤,小耳,醃薰以竹繃之,皮薄肉嫩,與常豬不同”。這裡妙就妙在與“常豬不同”,講究“皮薄肉嫩”。太平館飲譽數十年的燒乳鴿也是如此,原料是肥嫩的石岐良種,並通過專人精心飼養(喂米、綠豆),然後配以優質調料烹製而成,這是同業中多年來難以媲美的主要原因。

"

粵菜能夠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做工考究當然是一個方面。譬如,燒乳豬是遍及我國南北的佳味,到清末民初,唯廣東的燒乳豬最負盛名,其原因就是選料好。《嶺南雜記》裡說,“豬出自南雄,一、二十斤,小耳,醃薰以竹繃之,皮薄肉嫩,與常豬不同”。這裡妙就妙在與“常豬不同”,講究“皮薄肉嫩”。太平館飲譽數十年的燒乳鴿也是如此,原料是肥嫩的石岐良種,並通過專人精心飼養(喂米、綠豆),然後配以優質調料烹製而成,這是同業中多年來難以媲美的主要原因。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另一個原因,則是粵菜品種之繁多,一如有人揶揄的那樣,“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魚生(生魚片)”與“狗肉”便是其中的典型。“魚生狗肉,不請白來”,這句俗語在廣州一帶一度頗為流行,實在與“拼死吃河豚”有異曲同工之趣。

作為沿(珠)江城市,河鮮向來在廣州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濱水之鄉,慣食魚鮮。”但廣州人吃魚與嶺南以北地方有很大區別。有諺雲:“魚熟不作嶺南人”。吃“魚生”在廣州早己形成一種消費習俗。所謂吃“魚生”,就是把(生)魚肉切成薄片,蘸一些醬油和其他佐料生食。有竹枝詞雲:“響螺脆不及蠔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詞人汪兆銼更是稱讚,“冬至魚生處處同,鮮魚臠切玉玲瓏。一杯熱酒聊消冷,猶是前朝食膾風。”可以說,“魚生”最集中反映了廣東菜求鮮的特色,鮮中帶嫩,嫩中帶爽,爽中帶滑,四者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

粵菜能夠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做工考究當然是一個方面。譬如,燒乳豬是遍及我國南北的佳味,到清末民初,唯廣東的燒乳豬最負盛名,其原因就是選料好。《嶺南雜記》裡說,“豬出自南雄,一、二十斤,小耳,醃薰以竹繃之,皮薄肉嫩,與常豬不同”。這裡妙就妙在與“常豬不同”,講究“皮薄肉嫩”。太平館飲譽數十年的燒乳鴿也是如此,原料是肥嫩的石岐良種,並通過專人精心飼養(喂米、綠豆),然後配以優質調料烹製而成,這是同業中多年來難以媲美的主要原因。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另一個原因,則是粵菜品種之繁多,一如有人揶揄的那樣,“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魚生(生魚片)”與“狗肉”便是其中的典型。“魚生狗肉,不請白來”,這句俗語在廣州一帶一度頗為流行,實在與“拼死吃河豚”有異曲同工之趣。

作為沿(珠)江城市,河鮮向來在廣州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濱水之鄉,慣食魚鮮。”但廣州人吃魚與嶺南以北地方有很大區別。有諺雲:“魚熟不作嶺南人”。吃“魚生”在廣州早己形成一種消費習俗。所謂吃“魚生”,就是把(生)魚肉切成薄片,蘸一些醬油和其他佐料生食。有竹枝詞雲:“響螺脆不及蠔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詞人汪兆銼更是稱讚,“冬至魚生處處同,鮮魚臠切玉玲瓏。一杯熱酒聊消冷,猶是前朝食膾風。”可以說,“魚生”最集中反映了廣東菜求鮮的特色,鮮中帶嫩,嫩中帶爽,爽中帶滑,四者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至於狗肉,廣州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站不穩)”。形容狗肉之香,神仙也為之動,因之又美其名為“香肉”。食狗肉之風,大概與廣州氣候炎熱,易生瘴氣之病有關,食狗肉可以治病健體,且狗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為廣州人所喜愛。有竹枝詞也對此予以印證:“日方長至一陰生,濁氣乘時律不清。狡兔何曾三窟盡,紛紛屠狗作新烹。”1871年12月,一位匿名N.S.D的美國記者看到廣州街頭的一家狗肉店,他描繪道,“廣州開的狗肉店也把居住在這裡的北方人吸引了過來,他們很喜歡吃這裡的狗排。這種食品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看上去和聞起來都很招人喜歡”。雖然西方人在傳統上厭惡吃狗肉,但這位美國人也承認,“(雖然)食品不是用小羊羔或兔子做的,而是用貓狗之類東西做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想這點,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坐下來,美美地享受它一大盤”。

"

粵菜能夠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做工考究當然是一個方面。譬如,燒乳豬是遍及我國南北的佳味,到清末民初,唯廣東的燒乳豬最負盛名,其原因就是選料好。《嶺南雜記》裡說,“豬出自南雄,一、二十斤,小耳,醃薰以竹繃之,皮薄肉嫩,與常豬不同”。這裡妙就妙在與“常豬不同”,講究“皮薄肉嫩”。太平館飲譽數十年的燒乳鴿也是如此,原料是肥嫩的石岐良種,並通過專人精心飼養(喂米、綠豆),然後配以優質調料烹製而成,這是同業中多年來難以媲美的主要原因。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另一個原因,則是粵菜品種之繁多,一如有人揶揄的那樣,“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魚生(生魚片)”與“狗肉”便是其中的典型。“魚生狗肉,不請白來”,這句俗語在廣州一帶一度頗為流行,實在與“拼死吃河豚”有異曲同工之趣。

作為沿(珠)江城市,河鮮向來在廣州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濱水之鄉,慣食魚鮮。”但廣州人吃魚與嶺南以北地方有很大區別。有諺雲:“魚熟不作嶺南人”。吃“魚生”在廣州早己形成一種消費習俗。所謂吃“魚生”,就是把(生)魚肉切成薄片,蘸一些醬油和其他佐料生食。有竹枝詞雲:“響螺脆不及蠔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詞人汪兆銼更是稱讚,“冬至魚生處處同,鮮魚臠切玉玲瓏。一杯熱酒聊消冷,猶是前朝食膾風。”可以說,“魚生”最集中反映了廣東菜求鮮的特色,鮮中帶嫩,嫩中帶爽,爽中帶滑,四者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至於狗肉,廣州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站不穩)”。形容狗肉之香,神仙也為之動,因之又美其名為“香肉”。食狗肉之風,大概與廣州氣候炎熱,易生瘴氣之病有關,食狗肉可以治病健體,且狗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為廣州人所喜愛。有竹枝詞也對此予以印證:“日方長至一陰生,濁氣乘時律不清。狡兔何曾三窟盡,紛紛屠狗作新烹。”1871年12月,一位匿名N.S.D的美國記者看到廣州街頭的一家狗肉店,他描繪道,“廣州開的狗肉店也把居住在這裡的北方人吸引了過來,他們很喜歡吃這裡的狗排。這種食品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看上去和聞起來都很招人喜歡”。雖然西方人在傳統上厭惡吃狗肉,但這位美國人也承認,“(雖然)食品不是用小羊羔或兔子做的,而是用貓狗之類東西做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想這點,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坐下來,美美地享受它一大盤”。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當然,最具有嶺南特色的廣州食品莫過於蛇肉了。漢武帝時期成書的《淮南子》裡就說,“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中國得而棄之,無用”。這就說明在食蛇方面,中原與嶺南在很早就分道揚鑣了。十三世紀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來華旅行,留下了一本《鄂多立克東遊記》,他到達廣州口岸後,當地的食蛇風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廣州這裡有比世上任何地方更大的蛇。很多蛇被捉來當作美味食用。這些蛇很有香味,並且作為如此時髦的盤餚,以致如請人赴宴而桌上無蛇,那客人會認為一無所得。”

到了清末民初,《清稗類鈔》中記錄了著名菜餚“龍虎鬥”——“以蛇與貓同食也。謂之曰龍虎菜”。據說本菜乃是廣東美食家江孔殷獨創。此公早年與家人下鄉遊玩,中途在佃戶家休息,無意看見佃戶製作“蛇饌”,便向佃戶學得泡製的方法。日後他在同治年間為慶祝自己七十大壽,用蛇和貓加工成肉絲,用姜、蔥、鹽和酒煨熟,再把冬菇絲、木耳絲、陳皮、蛇湯及蛇、貓肉絲等放在一起燴制而成。從此,這道菜便流傳開來。因其主料是蛇和貓,故被江孔殷命名為“龍虎鬥”。

"

粵菜能夠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做工考究當然是一個方面。譬如,燒乳豬是遍及我國南北的佳味,到清末民初,唯廣東的燒乳豬最負盛名,其原因就是選料好。《嶺南雜記》裡說,“豬出自南雄,一、二十斤,小耳,醃薰以竹繃之,皮薄肉嫩,與常豬不同”。這裡妙就妙在與“常豬不同”,講究“皮薄肉嫩”。太平館飲譽數十年的燒乳鴿也是如此,原料是肥嫩的石岐良種,並通過專人精心飼養(喂米、綠豆),然後配以優質調料烹製而成,這是同業中多年來難以媲美的主要原因。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另一個原因,則是粵菜品種之繁多,一如有人揶揄的那樣,“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魚生(生魚片)”與“狗肉”便是其中的典型。“魚生狗肉,不請白來”,這句俗語在廣州一帶一度頗為流行,實在與“拼死吃河豚”有異曲同工之趣。

作為沿(珠)江城市,河鮮向來在廣州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濱水之鄉,慣食魚鮮。”但廣州人吃魚與嶺南以北地方有很大區別。有諺雲:“魚熟不作嶺南人”。吃“魚生”在廣州早己形成一種消費習俗。所謂吃“魚生”,就是把(生)魚肉切成薄片,蘸一些醬油和其他佐料生食。有竹枝詞雲:“響螺脆不及蠔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詞人汪兆銼更是稱讚,“冬至魚生處處同,鮮魚臠切玉玲瓏。一杯熱酒聊消冷,猶是前朝食膾風。”可以說,“魚生”最集中反映了廣東菜求鮮的特色,鮮中帶嫩,嫩中帶爽,爽中帶滑,四者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至於狗肉,廣州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站不穩)”。形容狗肉之香,神仙也為之動,因之又美其名為“香肉”。食狗肉之風,大概與廣州氣候炎熱,易生瘴氣之病有關,食狗肉可以治病健體,且狗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為廣州人所喜愛。有竹枝詞也對此予以印證:“日方長至一陰生,濁氣乘時律不清。狡兔何曾三窟盡,紛紛屠狗作新烹。”1871年12月,一位匿名N.S.D的美國記者看到廣州街頭的一家狗肉店,他描繪道,“廣州開的狗肉店也把居住在這裡的北方人吸引了過來,他們很喜歡吃這裡的狗排。這種食品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看上去和聞起來都很招人喜歡”。雖然西方人在傳統上厭惡吃狗肉,但這位美國人也承認,“(雖然)食品不是用小羊羔或兔子做的,而是用貓狗之類東西做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想這點,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坐下來,美美地享受它一大盤”。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當然,最具有嶺南特色的廣州食品莫過於蛇肉了。漢武帝時期成書的《淮南子》裡就說,“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中國得而棄之,無用”。這就說明在食蛇方面,中原與嶺南在很早就分道揚鑣了。十三世紀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來華旅行,留下了一本《鄂多立克東遊記》,他到達廣州口岸後,當地的食蛇風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廣州這裡有比世上任何地方更大的蛇。很多蛇被捉來當作美味食用。這些蛇很有香味,並且作為如此時髦的盤餚,以致如請人赴宴而桌上無蛇,那客人會認為一無所得。”

到了清末民初,《清稗類鈔》中記錄了著名菜餚“龍虎鬥”——“以蛇與貓同食也。謂之曰龍虎菜”。據說本菜乃是廣東美食家江孔殷獨創。此公早年與家人下鄉遊玩,中途在佃戶家休息,無意看見佃戶製作“蛇饌”,便向佃戶學得泡製的方法。日後他在同治年間為慶祝自己七十大壽,用蛇和貓加工成肉絲,用姜、蔥、鹽和酒煨熟,再把冬菇絲、木耳絲、陳皮、蛇湯及蛇、貓肉絲等放在一起燴制而成。從此,這道菜便流傳開來。因其主料是蛇和貓,故被江孔殷命名為“龍虎鬥”。

“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造就了粵菜的美味

舊時廣州有一個老字號蛇菜館名曰“蛇王滿”,創立於1885年。當時已經有人感到貓肉鮮味不足,故將雞肉摻雜入“龍虎鬥”共同烹調,味道更佳,故又稱“龍虎鳳”。“蛇王滿”餐館在此基礎上,再配上菊花,人們吃蛇餚時還能嚐到菊花清香,頓覺十分舒暢,“菊花龍虎風”由此成名。民國年間,“龍虎鬥”儼然已經成為粵菜的代表。甚至在廣州解放之後,在五十年代初期主政廣州的朱光(廣西博白人)還常邀貴賓到“蛇王滿”吃蛇,並在《廣州好》中,熱情讚美了蛇饌——“廣州好,佳饌世傳聞,宰割烹調誇妙手,飛潛動植味奇芬,龍虎會風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