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麵粉和麵包

其實,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我國北方地區曾經大規模推廣過水稻,因為水稻比小麥的單產量還要高,明朝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結構,70%是水稻,所謂“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來是種植小麥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麥種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規模推廣了開來,佔據糧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種植水稻沒有多少優勢,但是,為了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中獲得更多的糧食,元明清時期的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設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夠生長,清朝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一度推廣到北緯40度附近的地區,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帶分佈有大量的稻田。

然而到了雍正年間,在北方地區推廣水稻,已經困難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種植,大部分的地區的稻田開始荒廢,改為旱田了,變成旱田之後,種植小麥成為了首選。清朝末年,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清廷一些官員嘗試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推廣水稻,但是,未能推廣成功,原因就是這裡的水資源太少了。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麵粉和麵包

其實,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我國北方地區曾經大規模推廣過水稻,因為水稻比小麥的單產量還要高,明朝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結構,70%是水稻,所謂“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來是種植小麥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麥種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規模推廣了開來,佔據糧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種植水稻沒有多少優勢,但是,為了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中獲得更多的糧食,元明清時期的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設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夠生長,清朝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一度推廣到北緯40度附近的地區,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帶分佈有大量的稻田。

然而到了雍正年間,在北方地區推廣水稻,已經困難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種植,大部分的地區的稻田開始荒廢,改為旱田了,變成旱田之後,種植小麥成為了首選。清朝末年,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清廷一些官員嘗試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推廣水稻,但是,未能推廣成功,原因就是這裡的水資源太少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地形圖

如果北方地區的水源也充足的話,明清時期,水稻可能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

北方地區推廣水稻之所以困難重重,與近一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地球的氣候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乾冷的,我國的農耕區主要位於季風氣候區,海洋上的暖溼氣流自東南沿海而來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降水量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氣候趨向於乾冷之後,來自海上的暖溼氣流,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到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這就導致了我國華北平原的降雨量,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減少的,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黃河流域的降雨量肯定比明清時期要多。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麵粉和麵包

其實,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我國北方地區曾經大規模推廣過水稻,因為水稻比小麥的單產量還要高,明朝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結構,70%是水稻,所謂“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來是種植小麥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麥種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規模推廣了開來,佔據糧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種植水稻沒有多少優勢,但是,為了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中獲得更多的糧食,元明清時期的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設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夠生長,清朝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一度推廣到北緯40度附近的地區,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帶分佈有大量的稻田。

然而到了雍正年間,在北方地區推廣水稻,已經困難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種植,大部分的地區的稻田開始荒廢,改為旱田了,變成旱田之後,種植小麥成為了首選。清朝末年,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清廷一些官員嘗試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推廣水稻,但是,未能推廣成功,原因就是這裡的水資源太少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地形圖

如果北方地區的水源也充足的話,明清時期,水稻可能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

北方地區推廣水稻之所以困難重重,與近一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地球的氣候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乾冷的,我國的農耕區主要位於季風氣候區,海洋上的暖溼氣流自東南沿海而來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降水量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氣候趨向於乾冷之後,來自海上的暖溼氣流,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到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這就導致了我國華北平原的降雨量,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減少的,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黃河流域的降雨量肯定比明清時期要多。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我國南方地區豐富的水資源有利於水稻的種植

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日益減少,還與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有關,水稻本身就不是北方地區的原產作物,而是生長在水網密佈的南方地區,人類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在北方地區強行推廣水稻,必然加速北方地區湖泊的萎縮。

南宋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基本上就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局面,但是,在元明清時期,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亦有所擴展,受到水資源的限制,北方最終形成了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結構。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麵粉和麵包

其實,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我國北方地區曾經大規模推廣過水稻,因為水稻比小麥的單產量還要高,明朝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結構,70%是水稻,所謂“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來是種植小麥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麥種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規模推廣了開來,佔據糧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種植水稻沒有多少優勢,但是,為了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中獲得更多的糧食,元明清時期的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設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夠生長,清朝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一度推廣到北緯40度附近的地區,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帶分佈有大量的稻田。

然而到了雍正年間,在北方地區推廣水稻,已經困難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種植,大部分的地區的稻田開始荒廢,改為旱田了,變成旱田之後,種植小麥成為了首選。清朝末年,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清廷一些官員嘗試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推廣水稻,但是,未能推廣成功,原因就是這裡的水資源太少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地形圖

如果北方地區的水源也充足的話,明清時期,水稻可能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

北方地區推廣水稻之所以困難重重,與近一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地球的氣候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乾冷的,我國的農耕區主要位於季風氣候區,海洋上的暖溼氣流自東南沿海而來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降水量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氣候趨向於乾冷之後,來自海上的暖溼氣流,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到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這就導致了我國華北平原的降雨量,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減少的,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黃河流域的降雨量肯定比明清時期要多。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我國南方地區豐富的水資源有利於水稻的種植

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日益減少,還與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有關,水稻本身就不是北方地區的原產作物,而是生長在水網密佈的南方地區,人類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在北方地區強行推廣水稻,必然加速北方地區湖泊的萎縮。

南宋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基本上就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局面,但是,在元明清時期,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亦有所擴展,受到水資源的限制,北方最終形成了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結構。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古代的水磨

水稻和小麥並不是糧食作物中單產量最高的,從美洲傳入到中國的玉米、甘薯、馬鈴薯的單產量更高,但是,為什麼玉米和甘薯沒有佔據主導地位呢?原因就是玉米、甘薯在中國古代被視為“粗糧”,粗糧的膳食纖維含量高,易填飽肚子,但是,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長期食用粗糧,以粗糧為主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水稻和小麥則是“細糧”,既能填飽肚子,又有營養,穀物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糖類,即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少量的蛋白質,因此,以穀物為主食,還需要適當食用肉類和蛋類食品,以補充蛋白質,“六畜”中的豬、雞則主要負責提供肉類和蛋類食品。

所以,中國古代的農民都是被小麥和水稻選中的農民,小麥和水稻是最優的糧食作物。

那麼,在整個地球上,糧食作物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呢?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其次是水稻,然後是小麥。

玉米、水稻和小麥是世界三大谷物,玉米的產量最高,但是,玉米產量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食用的,而是作為飼料使用的,此外,玉米還可以製造成乙醇。尤其是發達國家生產的玉米,主要是作為飼料來使用的。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

中國古代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說法,“六畜”一直沒有變,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六畜”最早出現於《左傳》、《周禮》等典籍中,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六畜。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水稻

“五穀”究竟是指哪五穀?歷代有不同的說法,“五穀”最早出現於《論語》中:“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體”就是人的兩隻手和兩隻足,“五穀”就是指麻、黍、稷、麥、菽。

“五穀”在先秦、秦漢時期是指麻、黍、稷、麥、菽,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漸漸指稻、黍、稷、麥、菽。兩種說法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有沒有麻和稻的問題。

“五穀”當中,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農作物就是稻、麥、菽(大豆),比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實,不僅我們對黍、稷比較陌生,就連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人們,都分不清古書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還是稷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小麥

中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提到的“粟”其實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五穀”之長,黍的地位僅次於粟。

先秦、秦漢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土質比較疏鬆,再加上當時的水利設施不是很先進,灌溉系統不發達,適合種植黍和粟,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耐貧瘠,生長週期短,抗旱能力強。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粟和黍耐貧瘠,抗旱能力強,但是有一個缺點,相對於小麥來說,單產量低。唐代以前,中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以粟為主,南方以稻為主,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開元盛世,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朝的開元盛世,大概是中國最後一個靠粟支撐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飯,北方人是吃粟米飯,南方則是吃大米飯。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杜甫

唐代,粟仍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麥的地位開始慢慢上升了,並有取代粟的趨勢,入宋以後,中國則形成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結構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區仍然有所種植,但是,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了。

小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會取代粟呢?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單產量高,唐朝全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了,而到了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則一度突破到1.3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的面積則是有限的,於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小麥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後,也有人力來進行精耕細作,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另外,小麥能夠取代粟,還與中國古代石磨技術的發展有關,秦漢時期的人們食用小麥,是指吃麥飯,將小麥的麥粒煮著吃,小麥粒食口感非常的差,遠不如磨成麵粉好吃,隨著石磨技術的發展,小麥的推廣也成為了可能。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麵粉和麵包

其實,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我國北方地區曾經大規模推廣過水稻,因為水稻比小麥的單產量還要高,明朝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結構,70%是水稻,所謂“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來是種植小麥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麥種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規模推廣了開來,佔據糧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種植水稻沒有多少優勢,但是,為了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中獲得更多的糧食,元明清時期的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設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夠生長,清朝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一度推廣到北緯40度附近的地區,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帶分佈有大量的稻田。

然而到了雍正年間,在北方地區推廣水稻,已經困難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種植,大部分的地區的稻田開始荒廢,改為旱田了,變成旱田之後,種植小麥成為了首選。清朝末年,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清廷一些官員嘗試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推廣水稻,但是,未能推廣成功,原因就是這裡的水資源太少了。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地形圖

如果北方地區的水源也充足的話,明清時期,水稻可能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

北方地區推廣水稻之所以困難重重,與近一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地球的氣候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乾冷的,我國的農耕區主要位於季風氣候區,海洋上的暖溼氣流自東南沿海而來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降水量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氣候趨向於乾冷之後,來自海上的暖溼氣流,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到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這就導致了我國華北平原的降雨量,從整體上來看,是趨向於減少的,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黃河流域的降雨量肯定比明清時期要多。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我國南方地區豐富的水資源有利於水稻的種植

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日益減少,還與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有關,水稻本身就不是北方地區的原產作物,而是生長在水網密佈的南方地區,人類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在北方地區強行推廣水稻,必然加速北方地區湖泊的萎縮。

南宋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基本上就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局面,但是,在元明清時期,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亦有所擴展,受到水資源的限制,北方最終形成了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結構。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中國古代的水磨

水稻和小麥並不是糧食作物中單產量最高的,從美洲傳入到中國的玉米、甘薯、馬鈴薯的單產量更高,但是,為什麼玉米和甘薯沒有佔據主導地位呢?原因就是玉米、甘薯在中國古代被視為“粗糧”,粗糧的膳食纖維含量高,易填飽肚子,但是,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長期食用粗糧,以粗糧為主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水稻和小麥則是“細糧”,既能填飽肚子,又有營養,穀物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糖類,即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少量的蛋白質,因此,以穀物為主食,還需要適當食用肉類和蛋類食品,以補充蛋白質,“六畜”中的豬、雞則主要負責提供肉類和蛋類食品。

所以,中國古代的農民都是被小麥和水稻選中的農民,小麥和水稻是最優的糧食作物。

那麼,在整個地球上,糧食作物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呢?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其次是水稻,然後是小麥。

玉米、水稻和小麥是世界三大谷物,玉米的產量最高,但是,玉米產量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食用的,而是作為飼料使用的,此外,玉米還可以製造成乙醇。尤其是發達國家生產的玉米,主要是作為飼料來使用的。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玉米

水稻是世界上產量第二高的農作物,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的稻米為主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球人吃飯,主要就是吃米。

小麥是世界上產量第三高的農作物,由小麥的麥粒磨製而成的麵粉是人類的第二大主食,在歐美國家的人們主要是以麵粉為主食,是吃麵的。

當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穀物成為了消耗量越來越低的食品,肉類、牛奶、蛋類食品的比重提高了,但是,穀物中的水稻和小麥仍然是人類必備的食品。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麻,“五穀”當中的麻其實並不是芝麻,而是火麻,麻是先秦、秦漢時期重要的糧食作物,直到晚清時期,中國一些地方的農民每年還會種植少量的麻,麻的果實可以食用,纖維可以紡織,在先秦、秦漢時期,麻也是一種經濟作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