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裡,說起北京名小吃,可不僅僅只有北京烤鴨,還有一個是不能不提的,就是北京的滷煮小腸。滷煮小腸據說來自清朝宮廷菜“蘇造肉”,傳入民間後為適應平民百姓食用,後人嘗試改用廉價的豬下水,以豬腸為主要原料代替蘇造肉中的五花肉,其內味更加獨特,由於演變成為了我們看到的“滷煮小腸”。口味濃厚,物美價廉,又能充飢又能解饞,頗受老百姓的喜愛。

要說起老北京的滷煮哪兒好吃,隨便找個老北京人來打聽一下,肯定能聽到“小腸陳”三個字。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就聽北京的朋友說起過小腸陳的滷煮,但它在南城,而我長期居住在北城,北京城地方也大,想吃也不太好找,所以一直無緣遇到。這次正好頭條美食攜手北京市餐飲協會探店,其中一家就是小腸陳,我一看,這必須得報名!於是就有了這次小腸陳老北京風味美食之旅。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這個就是我們吃到的滷煮火鍋了,滷煮什錦火鍋像是一朵盛開的菊花,白肉、豬心、豬肺、肚片、豬肝、小腸、豆腐等,以老湯燉制,並配以多種佐料,即賞心悅目,又美味可口。很多沒吃過滷煮的小夥伴表示不解,覺得這些豬的內臟煮在一起怎麼能好吃呢?這些心肝肺肚如果處理不好,確實很不好吃,所以吃滷煮還是得到老店,選料講究,製作精細,加上祕製做法,做出來的滷煮腸肥不膩,肉爛而不糟,湯濃醇厚,味道獨特。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這白肉就是豬五花肉,肥瘦相間,燉煮四小時以上,油脂全部燉出,吃起來香軟不膩。

話說小腸陳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以經營老北京風味滷煮小腸而著名。在過去的北京,街頭巷尾都有賣滷煮火燒的店家,還有挑擔的流動商販,一碗滷煮小腸加上一兩個火燒,解饞還解餓,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而小腸陳在清朝年間,就是沿街擺攤的形式售賣,經過多年經營,現在已是中華老字號企業,傳統的滷煮小腸也發展到砂鍋滷煮、滷煮什錦火鍋等,還有正宗地道的老北京家常菜,成為南城老百姓經常光顧的老字號風味餐廳。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這個就是滷煮搭配的火燒了,放到滷煮火鍋裡浸泡入味,透而不粘,越嚼越香。

在小腸陳除了滷煮以外,還有許多口味地道的老北京家常菜及小吃,這次也一併品嚐,像老北京豆醬、芥末墩、炸灌腸等等,都值得一嘗哦,一起來看看吧!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炸灌腸,說是腸其實跟腸沒啥關係,它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京菜系,是用澱粉製作而成的。老式的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練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麻豆腐: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外地的小夥伴基本都沒吃過這個,我也是來了北京之後才知道還有這麼一道菜。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就是生產粉皮澱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頂細的成了豆漿,是正品,用來做澱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一煮,濾去水份,就是麻豆腐。以前的麻豆腐用羊油炒制,現在大多都是素油炒的了。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燜酥魚,魚身看著完整,其實魚肉魚骨酥爛,味道醇香,是老北京餐桌上常見的一道家常涼菜。鹹甜口,骨軟刺酥,吃起來也沒有擇刺的麻煩,更不必擔心扎嘴,真正是老少皆宜。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老北京豆醬,此豆醬非醬,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叫它肉皮凍,一起吃飯的北京小夥伴告訴我,不叫肉皮凍,叫“豆醬”,好奇之下,查了下資料,其實它就是傳統的京味肉皮凍,但跟我們平常見到肉皮凍又不完全一樣,除了肉皮以外,還會放入青豆、黃豆、豆乾粒、胡蘿蔔粒等食材,與肉皮一起燉煮,還有的人家喜歡加入魚湯、雞爪湯、豬手湯等,等燉出來的濃湯冷卻凝結後再切成塊,蘸著蒜汁食用。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芥末墩:放了濃濃芥末汁的白菜墩,是一款地道的老北京百姓菜,舊時冬天大白菜上市,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很多講究北京味兒的家庭主婦都要做芥茉墩兒。過年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它清爽,利口,解膩,很多人都喜歡。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合菜:老北京的一道家常菜,我自從來到北京後也喜歡上了這道菜,也經常自己在家做來吃,食材很簡單,主料一般是綠豆芽、細粉條,輔料是韭菜、肉絲、雞蛋等;用春餅卷著合菜食用,也是北京每年立春時的風俗之一。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幹炸丸子本是一道魯菜,但在很多的京味飯館裡都能找得到它的身影,它是一道以豬瘦肉為主料,以豬肥肉、雞蛋為輔料,以大蔥、姜、料酒、植物油、澱粉、 鹽、味精、胡椒粉為調料製作而成的美食,口味鮮香,外焦裡嫩,一般炸好的幹炸丸子蘸著椒鹽食用。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醬爆豬肝:小腸陳主營滷煮,自然少不了以豬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美食,豬肝營養豐富,尤其可以補鐵補血,我懷孕的時候有些缺鐵性貧血,醫生就建議我吃點豬肝,可以幫助補鐵。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蓑衣黃瓜:本就是一根普通的黃瓜,但因為有了超強的刀功,黃瓜就不是一般的黃瓜了,這粗細均勻,薄厚一致的蓑衣黃瓜,加上調味料的浸泡入味,又脆又嫩,清爽開胃,夏天涼菜首選。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金絲小棗扒山藥,是一道甜品味的家常菜,營養健康,甜而不膩,飯後來一份,改改口味也不錯,是女朋友的最愛!

還有許多美食不能一一介紹,改天約了朋友一起再去吃一次,雖然天氣熱,但約上三五好友,圍一鍋滷煮,吃吃喝喝聊聊天,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來北京吃滷煮,小腸陳必須去,滷煮火鍋味道贊,還有地道京味菜


感謝閱讀,更多家常美味菜譜,請關注我的【魔多廚房】吧!我是多媽,堅持分享自己喜歡的原創食譜,用簡單、常見的食材製作出來的健康、營養的家常美味,願健康飲食走進千家萬戶,讓廚房更有家的味道!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贊、收藏、評論、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留言,一起交流下廚的樂趣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