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鍋巴 蒜茸 西瓜 豆豉 綠豆 豫記 2018-11-29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王又又 | 文

華燈初上,天邊的白月若隱若現,開封鼓樓、丁角街的夜市也漸漸熱鬧起來。不多大會兒,這些地兒便開始人頭攢動,嘈嘈切切的聲音逐漸變得熙熙攘攘,充斥著夜市的每一寸角落。

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澱,夜市上的明星產品基本已經各歸各位,開封炒涼粉便是其中之一。

炒涼粉本不是什麼高難度菜:涼粉切塊兒,蔥花爆鍋,大油大火翻炒,臨了,沿鍋淋點生抽撒點鹽,最後蒜末一丟,出鍋。

經過加熱的涼粉塊塊晶瑩剔透,軟滑燙嘴,一口下去,滿嘴蔥蒜的小清新之味,吃起來也平添些勁道。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可開封炒涼粉卻是炒涼粉中的另類,雖然也用蔥花蒜末提味,但豆豉醬才是開封炒涼粉的靈魂。

開封炒涼粉的豆豉醬其實是西瓜醬。這裡的西瓜醬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果醬,而是一種黃豆和西瓜共同發酵而成的豆醬,俗稱“豆什兒”。開封炒涼粉的獨特風味,就在這“豆什兒”之中。

一般講究的炒涼粉賣家,都會自己製作西瓜醬,這也是他們能在炒涼粉市場上脫穎而出的祕訣。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開封炒涼粉就連炒制工具也是特製的,一般鍋都接不住,只有那種大鏊子平底圓鐵鍋才行。同時還得配上一到兩個直徑二三十釐米的鍋蓋,一邊炒,一邊用鍋蓋燜。最後炒出來的涼粉也不是塊狀,一片一片的盛在容器裡,筷子不好夾,得用勺兒。

涼粉夾雜著豆豉的鮮香,比起自己在家炒的涼粉,口感更濃郁豐富。

大學時,曾和幾個朋友專門跑到開封吃夜市,十一點的西司仍喧鬧異常。我們隨意找了個地兒坐下,開封的朋友為了讓我們吃到最正宗的炒涼粉,親自跑去買,許久才回來。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唉,你們是沒有口福了,開封涼粉炒得最好的師傅前不久剛去世”,說著把滿滿當當蓋著焦鍋巴的涼粉遞給我們,“不過,這家炒的也還行,湊合著吃吧。”

這話聽著讓我們一行吃貨不明覺厲,開封人對炒涼粉的要求還真是嚴格。

在美食方面,我向來覺著“正宗”二字是偽命題,用“好吃”、“合口”來代替更合適。但如果在開封,你的炒涼粉上有鍋巴,就算不按“正宗”的標準看,也至少能說明,這家炒涼粉做得不虎事兒。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做炒涼粉的平底鍋往往都比較厚,就算沒人買時也用溫火偎著;待炒的涼粉被切成半釐米厚的片狀,在鍋上摞一堆,只騰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地方,用來炒涼粉。

炒涼粉的鍋就那麼大,用來炒涼粉的地方更是有限,炒一鍋,只能出兩三份,鍋巴也不多。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很多炒涼粉攤子鍋巴是不賣的。

然而,那層鍋巴吸足了醬汁、火氣,焦香帶味兒,是很多涼粉控的最愛。

炒涼粉攤的攤主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會把每一鍋的鍋巴平均分給大家。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當然,對於那些極好這口兒的,想吃到更多鍋巴,那就得套交情了,或腆著臉向攤主說上幾句好話,興許攤主心一軟,鏟子一偏。總之,吃炒涼粉的鍋巴,吃的其實是人情。

在一條一眼望不到尾的夜市街上,炒涼粉的小攤有很多,但要想吃到最好的炒涼粉,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你只管看哪家攤前的長龍最長,然後跟著默默排在後面,基本不會踩雷。

敢說這話,自然是因為趟過坑。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有一年我帶母親去開封玩耍,大白天,突然看到路邊有賣炒涼粉的,就拉著母親去買來吃。

結果,一口下去,呵呵,年輕人,果然急躁不得。

不僅沒鍋巴,炒得也爛糊糊的,吃起來又鹹又膩嘴,我正納悶對方是如何把一道開封名吃做成這個鬼樣子,結果看到對方掂著一個小炒菜鍋,鍋裡還有給我們炒完涼粉的痕跡。

唉!怪我,早知道看一眼對方的行頭也能避開的。

所以,看到不專業的炒涼粉行頭,不用懷疑,扭頭走開就是了。

當然,也不是說開封炒涼粉都必須一個樣。開封還有一種炒涼粉味道也不錯,涼粉炒得碎碎的,筷子沒法夾,只能用勺兒挖著吃。這種涼粉炒起來水分比較大,炒不出鍋巴,最後吃時撒一層蔥花,特別提味。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這種涼粉雖然很碎,但口感卻不癱軟,吃起來就像有筋骨一樣,而這全得益於開封的涼粉。

市面上常見的涼粉有紅薯涼粉、綠豆涼粉、豌豆涼粉等,其中,紅薯涼粉和綠豆涼粉口感勁道,開封由於盛產紅薯,所以炒涼粉大多用的是紅薯涼粉。

在開封,專門賣炒涼粉的店家大多是自己製作涼粉。畢竟要在開封炒涼粉市場中幹出一點名堂,沒有絕招是不行的;再者,由於擺攤所用涼粉的量太大,自己動手也能控制成本。

炒涼粉是個苦力活,當初會在開封操持起這門生意的人,大多是生活所迫。勤儉節約,勤勞致富,早已被刻畫在了這些攤販的骨子裡。

開封炒涼粉中的小確幸

開封吃涼粉的歷史很長,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曾寫到,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如今,炒涼粉更成了開封的一張美食名片,前些年,甚至走出國門,炒到了馬拉西亞、新加坡等地。

而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開封的開封人,這道美食也許就是童年,就是那些平凡歲月中的小小幸福。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開封周邊的人,炒涼粉也是我們去開封的一個理由。伴隨著歡聲笑語在喧鬧的夜市上流動,生活的小確幸便隨著這一勺勺的炒涼粉被安放到肚中。

(圖片來自網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