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端午節 粽子 屈原 伍子胥 教師枕邊書 2017-06-09

很多人都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因為屈原投江

所以我們要吃粽子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並不是哦

據我所知

屈原大大本人也是要過端午節的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端午節的由來

嚴謹的說法是,五月初五作為一個節日,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據中國最早的歷書《夏小正》記載,五月此日「蓄蘭,為沐浴也」。

甚至屈原在自己的《九歌·雲中君》裡還寫道,「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湯」是熱水的意思,這「蘭湯」自然不是蘭花湯,而是指用一種叫佩蘭的植物熬成的熱水。

所以端午節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浴蘭節。

端午節發端各家眾說紛紜,其中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端午節最早是一個時令相關的節日。話說先秦時期長江流域比現在的廣州還熱,屬於亞熱帶或熱帶氣候,有著犀牛、大象等各種熱帶動物,水域也比現在廣闊,還有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湖泊之一的雲夢澤。到了五月初五那天自然潮溼酷熱難耐,五毒叢生,於是人們就在那天喝雄黃酒、掛菖蒲、用草藥水洗澡,以求強身健體防瘟疫驅五毒。

最早提到端午這個詞的,不在楚地,而是出自東吳人周處的《風土記》。曾經為三害之一的周處此時已洗心革面,他寫道: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進筒粽,一名角黍。(《初學記》卷四引晉周處《風土記》。)

不僅提到了端午,還提到了粽子。當然,這裡只是單純地把時令日期記下,而並非今天的「端午節」。所謂「端」,是發端,是始、初的意思;「午」,是五,那麼其實「端午」就是直直白白的「(五月)初五」。

關於端午節紀念誰的問題有幾種傳說——紀念屈原、紀念曹娥、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比屈原早200多年,所以興許紀念伍子胥要比紀念屈原來得早。但不管怎樣,一千多年來,吳地紀念伍員,楚地紀念屈原,並無衝突。

古代大人怎麼過端午

大家都知道,端午賽龍舟的習俗大多都在南方地區。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那麼北方人民在端午會做什麼呢?大多數就是射柳和打馬球了。

北方人很多都有遊牧民族的血統,因而運動也都是馬上運動(現在應該都算貴族運動了)。所以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當時很多都是進行射柳和馬球的端午活動。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明代《宸垣積略》曾記,“明永樂十一年五月癸末端午節,車駕幸東苑,觀擊球射柳……十四年端午節亦幸焉”這意思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永樂皇帝端午節時經常去東苑看馬球和射柳。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有同學可能好奇射柳和馬球具體是怎麼玩的。所謂射柳,就是類似邊騎馬邊射弓箭,看誰能擊中的遊戲;馬球跟現在的馬球非常相似。

只不過不管是兩者中哪一項,現在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玩得起了……

古代孩子怎麼過端午

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成人競技與活動,端午時孩童們經常玩的一種遊戲就是鬥草。這鬥草也有講究,有所謂文鬥有所謂武鬥。

文鬥就像紅樓夢中所寫,拿個花草說典故或者吟詩詞。你說你有羅漢松,我說我有觀音柳。也有采百花看看大家誰的品種更豐富,花多更鮮豔的。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武鬥則是民間孩子們更接地氣的玩法……有考據認為,民間孩子的鬥草,就跟現在的拔根兒一樣,把堅韌的草根或者葉根,交叉相勾,然後同時拉扯,看誰的更結實……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白居易的《觀兒戲》也對鬥草進行過描寫

“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

所以端午節並不是只有吃粽子睡懶覺,快和家人朋友出去賞賞花踏踏青吧!

就知道吃粽子,看看古人在端午節都玩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