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作者:清潔工

編輯:球藻怪

中秋節,吃月餅、盼團圓、賞滿月、腦補嫦娥,這似乎是中國人在過中秋節時從來如此,理所當然的文化習慣。但是,你能想象嗎?先秦時期就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時,關於中秋的記載就已經初見端倪;而月餅卻直到明朝才產生?這些看似成套的“傳統習慣”,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來源和長達2000年的時間差距。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過中秋,賞明月,吃月餅,今天這一成套的中秋傳統,其實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 pixabay

中秋節,你從哪裡來?

“中秋”,或稱“仲秋”,本來是八月的別稱。《左傳》時代的歷法按月份分配季節,從正月開始算春季,每個季節包括三個月。人們分別把孟、仲、季三個字按字輩排行的習慣加到季節名稱的前面,這樣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種別稱,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傳》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寒食、重陽、七夕、端午、上元等我們今天熟悉的傳統節日陸續破殼,但中秋卻一直只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月份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終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在初、盛唐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與中秋有關的零星而模糊的記載。比如《全唐詩》裡就收錄了李嶠(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確地把“中秋”和月並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時期以後,有關中秋的文本才開始大量湧現。這一時期也終於出現了許多比較明確地體現了中秋已經成節的例子。其中後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詩人王建(約766-約830)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詩中明確體現了十五夜望月思鄉的風俗,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中秋節有著確定無疑的繼承關係。這首詩雖然只說當天是“十五夜”,沒有提及是幾月十五,但詩句中恰好出現了“桂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由此推知此處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詩人們經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詩句中“人盡望”三個字又證明在當時賞月思鄉也並不是王建一個人的習慣,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風俗。這首詩足以證明在王建的時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存在的節日。

研究者們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流傳頗廣的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版本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敦煌出土的《葉淨能話》的版本為例。這個版本說唐玄宗在中秋賞月時,淨能和尚提出要帶他登月帶他飛。登月聽起來很酷,唐玄宗當然欣然同意,於是就穿上了“白錦棉衣”,跟著他上了天。到了月亮上,發現上面樓也高級,樹也高大,就是環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凍得他受不了,雖然見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著打道回府。後世蘇東坡那句“高處不勝寒”的擔憂,大概也與這個故事有關。這則故事也可以說明唐代中秋逐漸已經流行,併成為了某些民間故事的背景設定。有研究者甚至認為,這則故事的流傳對中秋節的形成或傳播有一定促進作用。在中唐以後,提及中秋的文獻記錄開始爆發式地增加。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沒有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到達和端午、重陽等老牌主要節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僅唐及北宋官方沒有將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的範疇,當時各種主要的介紹節日、民俗圖書和類書也都沒有中秋的影子。直到南宋時期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等圖書裡,中秋才終於躋身重要大節的範疇,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節日,算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基本確立了它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地位。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津逮祕書》本《東京夢華錄》卷八中有一段對於北宋末期汴梁中秋節節俗的記錄。這裡的“東京”指的就是北宋首都汴梁。

這裡我們僅舉《夢樑錄》卷四為例,看一下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盛況。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書中講由於中秋夜沒有宵禁,此夜成了全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錢人家要賞月刷夜,甚至就連那些學中文和學生物的窮人,也會不惜變賣衣服盡全力過個買買買的佳節。南宋時期中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自南宋以後,中秋一直幾乎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月餅的來歷

我大吃國,月餅(不包括五仁的)作為一種對部分人來說非常好吃的高熱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那麼這種口味如此多嬌,引無數青年胖了腰的節日食品,又出於何時呢?大部分讀者聽到的說法大概是它起源於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在《留別廉守》的那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經過報紙和網絡的多年渲染,在公眾心中已然成為了月餅起源的標誌。然而,細讀文本,我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在這裡只是做了一層比喻,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小餅”跟中秋節有什麼關係。

除此以外,宋代文獻中還屢屢出現一種叫“月餅”的食品。如前面引用過的《夢樑錄》卷十六中有一篇《葷素從食店》,其中就談到那裡銷售的麵食中就包括了“月餅”。很多通俗文獻於是便將此例作為宋時已經存在中秋月餅的鐵證。然而,這一篇在報菜名之前已經明言這些麵食是“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說這些麵食都是四季供應的尋常食品,完全沒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書介紹中秋節俗的章節,又完全沒有談到月餅的存在。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宋時諸文獻所談的“月餅”,只是一種圓形的,像月亮的餅,跟中秋同樣關係不大。

現有的可確認為中秋月餅的文獻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現。如明人劉若愚《酌中記》卷二十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這裡的“月餅”便指中秋月餅無疑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雖然月餅各種不健康,但是一年也就吃這麼一次,就別顧慮太多啦!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為我國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員,她背後的故事卻一直不為眾人所知。這裡我們就再順便講一下這位航天員的傳奇經歷。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嚳(kù,“五帝”之一,堯的爸爸)的妻子。張澍輯本《世本·帝系篇》雲:“帝嚳下妃鯫訾氏之女,日常儀,是生帝摯。”“儀”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這裡的“常儀”就是後世的嫦娥了。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嫦娥(誤)|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任率英(1955)

《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一般認為這個“佔月”就是通過推算月球的公轉週期來制定曆法。“尚”、“常”都是陽部字,事實上“常”本身就是從“尚”得聲的形聲字。這個“尚儀”還是嫦娥。到了這個版本當中,嫦娥的工作終於不限於生娃,而與月亮直接相關了。

在魯迅心心念唸的《三哼經》,咦,不對,是《山海經》裡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兩個故事發生了融合。《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義,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義”和“儀”古音同諧聲者必同部,這裡的“常義”仍然是嫦娥。在這個版本中,嫦娥成為了《山海經》神話系統中重要神靈“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兩個妻子是娥皇和剛才出現過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嗯,就是在後來其它版本神話裡被嫦娥的搞天體計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個的那十個可憐的太陽),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正在給月亮寶寶們洗澡。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郭璞《山海經傳》書影。

而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產生在先秦時期。這個傳說與玉兔、蟾蜍的傳說相似,全都來自於人們對月球上環形山形狀的腦補。在《歸藏》中,嫦娥變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注:此文本《初學記》引《淮南子》,但學者們經過考證一般認為實際上引用的是《歸藏》)這裡月亮從嫦娥的孩子,變成了她的登陸地點。遺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雖然可以載人登月,卻沒有返回艙,於是她著陸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回來了。後世將關於羿的其它傳說也紛紛加在這個傳說當中,終於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節日一直有著很多誤解。年中時,網上有流言稱“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而實際上古人慶祝端午節,吃吃喝喝賽個龍舟的記載非常多。而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在過去也不僅僅只作為“乞巧節”而存在,它的節俗經歷了複雜的演變——從最早的曝晒書本,到乞巧,再到祈求多子多孫,以及如今的情侶秀恩愛,單身狗燒燒燒。而中秋節相對與上面那些節日來說,人們對它的誤會還比較少,只是當你在今夜,對著圓月,品著清茶吃著月餅時,或許要感慨一下,這一套頗有雅興的做法,可不是一開始就在一起的呢!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為什麼中秋節我們要賞月吃餅?

【拓展閱讀】假如月球是個煮雞蛋,“蛋白”裡面會藏著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