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每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西寧民間小吃,都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每一種小吃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法,都表現了一定時期、一個地域的風俗習慣。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能帶領大家回到舊時西寧民間食品作坊的那份溫馨中。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釀醋能手莫雨亭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莫雲高,字雨亭,排行第三(人稱莫三爺)。青海西寧人,男、漢族,生於1887年,卒於1953年。

莫雨亭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經親友介紹到觀門街傅家醋坊當學徒。學徒期間,他虛心好學,刻苦勤勞,經過8年的實際操作,掌握了釀醋的生產技術,成了釀醋能手。滿師後,他在南大街路東開了“合盛統”陳醋店,獨自釀造和經營陳醋。以後又在西大街開了“合盛西”分店。

莫雨亭釀醋技術精湛,並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他還在釀醋的實際操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革釀醋的操作工藝和配方,形成了“莫家陳醋”的獨特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當時,莫家陳醋在西寧和牧區頗有名氣,買者絡繹不絕。

莫雨亭自己製造醋曲,其配方和製作過程是:每百斤麥皮加入青稞面20斤,白麵20斤,豆麵20斤,再加入適量的陳皮、白芨、黨蔘、黃芪、黨歸、砂仁、丁香、蓽菠、良姜、桂皮、草果、花椒、生薑、麻黃、烏梅等中草藥混合的粉末,加水攪勻,製成曲塊,每塊重約5斤。垛好後用麥草蓋好使其自然發酵,經過40天或50天即成。

製成醋曲後,將青稞煮爛,加入製成的醋曲裝入大木桶內,經過20天或30天發酵,製成青稞曲醅,再將麥皮裝入大木桶內,加入20%的青稞醋醅,經過30天或40天的自然發酵,釀成醋麥。再經過4次反覆過淋,製成醋液,裝入大瓷缸內,經過半年的日光曝晒,蒸發濃縮,即謂陳醋,可包裝運銷。

莫雨亭釀造陳醋的時間長,過程慢,又叫慢醋。其特點是:夏不生花,冬不結冰,醋味醇正,清香甜潤,質地濃稠,色、香、味俱佳,酸香可口。

糕點名家馬紀良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馬紀良,男,回族,青海西寧人。生於1900年,卒於公元1993年。

1918年,馬紀良繼承父業,繼續生產“萬盛馬”清真糕點,他聘請糕點技師韻漢林作技術指導。採用清朝末年盛名全國的“什錦南糖”糕點的做法,並融入了當地回族人民逢年過節制作各種傳統蜜食的技巧,增加了民族色彩。

馬紀良生產的清真糕點,餡料有菜油、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紅綠絲、冰糖、蜂蜜配製的糖餡;有紅棗、赤豆加糖和油,經過先煮後炒而配製的棗泥餡和豆沙餡。品種有:水晶餅、提糖月餅。造型有:柿子、佛手、石榴、梨、桃等果實造型;有白兔、黃鳥、魚、蟲等動物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糖類的還有芙蓉糕、夾紗糕、薩其馬、金果麻圓、花琪糕以及回族傳統食品中的一刀切、蜂窩糖、蜜汁麻花、芝麻酥等品種。風味各異,質地細膩,營養豐富,花樣繁多。以甜、酥、脆為特點。以木盒包裝,有半斤裝和一斤裝的兩種包裝,保存期可達3個月之久,不易變質。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頗有名氣,行銷省內外。

1956年合作化時,馬紀良參加了西寧市公私合營食品廠,任私方廠長,到1965年退休。

1980年,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政府創辦了西寧回族食品廠,特聘請高齡馬紀良任技術顧問。馬紀良和兒子馬守忠言傳身教,無償地將“萬盛馬”清真糕點的製作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的一代糕點師。

釀酒名家趙均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趙均,字千之,男,漢族,西寧人,生於1886年,卒於1978年。

趙均生於富商家庭,16歲在北大街投資創辦釀酒作坊(俗稱燒房,又稱古轆錢燒房),僱用外地釀酒大工,採用當地特產黑青稞為原料,釀造白酒(俗稱燒酒)。趙均聰明好學,在生產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釀酒技術,並不斷地進行創新,很快形成了獨特的釀酒工藝,成了釀酒的巧匠和名家。趙均自己製作酒麴,自己釀酒,他釀造的燒酒,工藝獨特,酒香四溢,酒液清澈透明,入口醇和綿軟,深受高原各族人民的喜愛,譽稱“神仙不落地”。慕名來買者,絡繹不絕,遠銷農村和牧區。

趙均生產有道,經營有方,生意日益興隆。他為了擴大生產,增加產量,於民國初年在南門外投資興建四合院兩院,其中一院為釀酒廠房,建有發酵池12個,蒸餾鍋2口,產酒量大增。

1949年西寧解放後,由於原料缺乏,銷路不暢而停產竭業。

粉條名家楊生祿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楊生祿,男,青海省互助縣人,生於1887年,卒於1931年。

楊生祿幼年家境貧寒,後經親友介紹,到西寧市觀門街黃三哥(系曹家寨人氏)開設的粉條加工手工業作坊(場地在觀門街西口李三保院內,現西寧市婦幼保健醫院處,門市部在觀門街南口現西寧市口腔醫院處)當學徒,學習製作豆腐和粉條的手藝。楊生祿為人忠厚,吃苦耐勞,勤於學習,不幾年,他就學得了一手製作豆腐、粉條的好手藝,得到黃三哥的賞識,遂將親生女兒嫁給楊生祿,招為上門女婿,並將粉房交給楊生祿全面負責經營。

楊生祿勤學苦練,經營有方,他生產的豆腐粉條,質量上乘,貨真價實,生意日益興隆,很受人們歡迎。西寧東郊曹家寨、楊溝灣、中莊等地的農民,逢年過節,或遇有婚、喪、喜事,都願意進城購買楊生祿生產的豆腐粉條;有的還拿豌豆或蠶豆兌換豆腐和粉條;有的農民行將豆腐和粉條記賬賒欠,到秋後再送還豌豆或現錢。農民們都感到很方便。楊粉房生產豆腐和粉條的工具簡陋僅一頭毛驢、一盤石磨、一口大鍋、一個風匣、幾個木桶、幾付水桶、一把木漏勺、一把鉛絲編織的鐵漏勺、幾個白布包、幾個豆腐柵而已。全系手工操作。楊生祿將製作豆腐粉條的手藝傳授給三個兒子楊成章、楊成林、楊成琦。

楊成章早亡。楊成林於1952年病故。楊成琦參加了工作,遂將“楊粉房”製作豆腐粉條的工具轉讓給他人,“楊粉房”從此停止營業。

老西寧的特色小吃和飯莊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刀把饅頭王客娃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民國時期,西寧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饅頭的絕活,他把面發好後,又揉進去很多幹面 ,一邊揉一邊加面, 最後 面硬得揉不開就用木槓子壓 ,經過反覆揉壓後 面已經很硬 。

用這種硬麵蒸出來的饅頭非常瓷實 、很有嚼頭 。更重要的是,這種乾麵饅頭能頂飢耐餓 ,適合下苦力的窮苦人吃。因為王客娃的饅頭西寧人很喜歡, 他每天儘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劑子直接擺到籠屜裡,人們就給他的饅頭起了個專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劉釀皮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西寧古城有一個賣釀皮的小生意人姓劉,他的釀皮做得好, 當時的人們都把他叫“劉釀皮”。劉釀皮家在北大街住, 他每天就在自家門口擺攤 。劉釀皮的釀皮是用精選的上等小麥麵粉製成 , 柔韌綿長,滋味醇厚。

最主要的是劉釀皮的調料很有特點, 用料精細 、配製講究成色。醋用湟源出產的黑醋裡面泡著草果 ,辣椒用的是循化的線椒 ,用小石磨磨成辣面 ,不太辣但很香。而且劉釀皮的調料每天都是重新配製的,如果哪一天缺了一味調料 他寧願不出攤。從遠處趕來的食客問他為啥不出攤 ,他說 ,調和不全啊。別人說缺一樣不要緊 ,不影響味道。他說,生意絕不湊合。可見其誠信經營的態度。

“福義園”飯店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老西寧城有個叫“福義園”飯店,坐落在大新街,是個四合院,有房屋39間之多。當時也是屬於高檔酒樓一類,因為它從不接待零星散客,專門承包宴席。一桌飯資要銀圓二十塊。由此,可以算出這桌飯的規格檔次了。

可以想象,那個時候這座福義園酒樓是怎樣的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夜夜笙歌了。現在的人想象不到古老的西寧也有這樣的飯店和消費群體。

楊胖子飯館及滷肉


你從來沒吃過的老西寧美食,可能永遠也吃不上了


楊胖子飯館名叫“同春飯館”,正式開業於1931年,由張季堯、王福忠、楊子安共同經營25年之久。因楊子安特胖,時人稱楊胖子,所以在民間稱楊胖子飯館。

“同春飯館”,早上供應小米稀飯、餅子夾肉(俗稱兩張皮的餅子,夾肉後賣兩角錢)。午後供應滷肉燒餅、炒麵片、大滷麵等;客來先端一小碟滷肉、一個燒餅、任選一種麵食。味美價廉,尤以滷肉聞名,食客盈門。

後來他們擴大鋪面,增加水盆羊肉及各種炒菜。還聘請了內地來西寧的名廚師及打燒餅的手藝人,飯館名聲大噪。據說昔日蔣介石來西寧時,也曾派人向楊胖子飯館要了一名好廚師,去為蔣做菜。

現有張季堯的孫子張增福在莫家路木橋東頭經營“楊胖子滷肉”。

(本文作者:賈文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