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美食博覽會 小吃 中餐 麵條 房產市場 2017-06-06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香糯粽

用浸泡過的上好大糯和配料拌勻,以洗淨的糯米或竹葉包成紮好,用火蒸煮後即可食用。南寧的香糯粽品種多、味道美、有豆子粽、板栗粽、蓮蓉粽等。

糯米加入去皮綠豆及調好味的豬肉塊,或臘肉、火腿、雞肉等,用棕葉包成枕形,中高端低,蒸熟而成。香軟、味鮮。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老友粉

有著百年曆史的風味美食。古時,一老翁每天都光顧週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週記老闆便以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後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後逐漸發展為老友粉、老友炒粉等系列風味獨特的美食。

南寧老友面 又名酸辣面,是南寧地方風味小吃,創造於民國28年(1939年),起因系廚師特為患感冒的熟客製作,誰知食後症狀減輕,深感照顧友情,故贈名“老友面”。老友面以精蛋麵條,配以豆豉、辣椒、酸筍、蒜茸、麻油、上湯、胡椒粉、碎牛肉等製成,既是美味食品,又具有祛寒、去邪、通竅、醒胃、發汗、提神等作用。夏可消暑,冬能暖身,確能減輕初發感冒,甚得顧客喜愛,現有不少專業店常年供應。

這是有著百年曆史的麵食.據說,一老翁每天都光顧週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週記老闆便以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後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麵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

說到南寧的風味小吃,就不得不提到最具南寧特色的“老友面”。“老友面”可以算是南寧最受歡迎的獨特地方風味小吃之一,酸、辣、鹹、香兼備,據說食之具有驅風散寒、通竅醒味之功效。在這裡,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老友面”的起源吧。傳說在20世紀30年代,有一患風寒感冒、胃口不開的食友,到酒店找大師傅給他煮碗麵吃。師傅獨出心裁,用爆香的豆鼓、蒜茸、辣椒、酸筍、醋、胡椒粉、碎豬肉混合在一起,煮了一碗麵。沒想到這碗熱辣酸香的面一下使這位食友食慾大增,吃後還發了一身汗,感冒也好了。食客感激不盡,曾書贈“老友常來”的版匾。“老友面”從此得名,並揚名八桂,乃至海內外。在中山路上有家老牌“老友面”店,那裡的”老友面”味道正宗地道,酸、辣、鹹、香共具,是南寧“老友面”的發源地。共和路上也有兩家老牌“老友面”店,據說已經經營了50多年,那裡的“老友面”也很受食客推崇。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粉餃

南寧本地頗負盛名的小吃,餃皮由米磨粉製成,色澤透明,薄如蟬翼,餡料是攪碎的鮮瘦肉、香菇、馬蹄,吃時淋上本地特有的黃皮醬,甘香爽口,鮮而不膩。

粉餃選用粳細米,配以少量糯米,經浸水磨漿後,加適量澱粉,用淨鍋攪煮至七八成熟,搓成粉團,再用大棍碾壓成薄皮,包入以馬蹄、豬肉、蝦米、香菇經調味製成的餡泥,再捏成有10摺邊紋的餃子,入蒸籠蒸熟,食用時助以麻油、黃皮醬,並配搭一小碗上湯。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瓦煲飯

南寧瓦煲飯 是用瓦煲或瓦 煮熟的米飯,它比用金屬飯鍋做出來的米飯更香。做法是,將上好白米洗淨下煲,配夠適量的水後,便放置煤灶上猛火煮到八成熟,再移至小火灶上,讓它“焗”至全熟,然後揭蓋,快速將各式配菜如“香菇瘦肉”、“蝦米雞蛋”、“豬肝蕃茄”、“扣肉酸菜”、“香腸腐乾”、“排骨蘭豆”之類鋪置於飯面上,再蓋住“焗”它一會兒,使一些味汁自然滲入米飯中。此時開煲食用,十分可口。由於瓦煲飯面向大眾,好吃而且便宜,甚得遊人、旅客的歡迎,現在較大的城鎮都有應市。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美食-白斬雞

南寧是薈萃天下美食的城市,在這裡,不僅能品嚐桂系菜的經典菜餚和中外各國各派美食,還可以在街頭巷尾體驗南寧的傳統美食文化。南寧的飲食取粵菜之精華,得東南亞之異韻,講究鮮、嫩、爽、滑及營養科學,富於季節性變化,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餚,自成桂系一派。這裡粵菜、川菜、湘菜、淮菜各領風騷,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泰式風味、西式大餐應有盡有。珍、奇、精、鮮的美食加上濃郁的民族風情,讓你胃口大開,樂不思歸。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南寧旅遊月月美食節的舉辦,弘揚了南寧的美食文化,為南寧這個“美食天堂”增添了亮點,提升了內涵。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檸檬鴨

南寧一帶的特色菜餚。其做法是將宰後洗淨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姜、酸檸檬、酸梅、生薑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幹撈粉

把米漿蒸熟後切成條形,拌以調製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鹹適度,食而不膩。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生榨米粉

米團由生米漿和熟米漿兩部分組成。貴在經過發酵。吃的就是其中淡淡的、特別的酸味。那是米粉的原味。

米磨好後還需發酵幾天,然後在燒開的水鍋上放置壓榨機,看著店員將發酵好的米粉團放到榨機的圓筒裡,然後操作槓桿向下推動榨機上的活塞,一大束細細的米粉條就落下到沸水中成型,撈出來後加以肉末、香蔥。讓四周圍觀者直吞唾沫。吃到嘴裡,還要吃到米粉由於經發酵具有的一點酸味後才能說這是正宗。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八寶飯

將糯米泡溼,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

傳說宋時,一位將軍在一場激戰後兵敗潛逃,他脫掉了盔甲,換上一身布衣,不敢走大路,專門超小道,盡往沒人的地方走。幾天後他飢寒交加,昏倒在一個破廟裡。時逢冬日,風狂雪大,正在將死未死之時, 忽覺耳朵巨痛,原來一隻老鼠把他當作死人,在大快朵頤。他又氣又恨,不知那來的力氣,追鼠掘巢,竟然在鼠穴中得到老鼠過冬的口糧數捧,內有大米、小米、紅棗、蓮子......等八樣。他用香爐為鑊,將其熬成一鍋飯,終得活命。其後為紀念此事,年年皆用此八樣做飯, 傳至後世、民間,通稱之八寶飯。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蕉葉餈

蕉葉餈是壯家民間風味小食,南寧街頭巷尾隨處可以買到,也是南寧人的家常早餐的選擇,對我這個糯米蟲來說,當然是最愛啦。早上起床,陽光明媚,就著一碗陽春麵,配一個土雞蛋,兩個蕉葉餈,呵呵,無上美味啊。

將糯米淘淨,浸泡後磨成米漿,裝入布袋,壓幹水分。將洗淨燙軟的芭蕉葉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塊,塗生油以防粘連,將幹米漿用蕉葉包好煮熟。名曰蕉葉餈。要吃甜的,將糖煮成濃糖漿,加適量豬油,與幹米漿搓勻,拌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為餡,包成長條形,入蒸籠中蒸20分鐘即可食。喜吃鹹的,則在幹米漿中加適量鹽,或用甜皮包鹹餡。吃起來除了有一般餈粑的風味外,還有蕉葉的清香。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八珍粉南寧百年老店仙池粉店的招牌。在美食街中山路最北邊,每天從早上只賣到中午一點左右。據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得名。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捲筒粉

用磨成的民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撒一些肉末、蔥花在上面,蒸熟後捲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

捲筒粉南寧又一種特色小吃之一。用磨成的米漿均勻地鋪在熱騰騰的白布上,放進托盤,撒些早已準備好的肉末蔥花,蒸熟上碟後裹成枕狀,食用時配放黃皮醬、香油等調味品,軟滑爽口。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粉利

季節性食物,迄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每年臨近冬至的時候才上市,一直延續到次年的二、三月份。除夕夜,家家戶戶用它做壓歲食品,也是走親訪友的饋贈品。粉利配以其它作料,如:雞絲炒粉利,臘味炒粉利等。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燒鴨

很久以前在嶺南地區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廣州吃燒鵝,南寧吃燒鴨。南寧人自古喜歡吃鴨,這和南寧的氣候有極大關係。南寧天氣炎熱,居住於此的南寧先民認為鴨肉清熱祛火,而鵝肉性毒,吃了會使患處愈加發炎腫脹,多食上火生瘡。據說,南寧最早出現燒鴨是在清初康熙年間。南寧燒鴨的原料多選用南寧本地的芝麻鴨,皮香肉嫩,骨頭帶香。由於地域不同,形成了選料、製作流程、吃法等風格的迥異,南寧燒鴨與北京烤鴨代表了中國烤鴨的南北兩派別。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黃皮醬

是用黃皮果製成、酸甜適度的一種果醬,它是南寧特有的傳統產品。可以用於配魚肉、送麵包、拌米粉、調稀粥食用,味道甘美,而且能刺激食慾。

美食匯聚南寧 到南寧必吃

南寧炒田螺

田螺泡洗乾淨後,加上薑絲、紫蘇、酸筍、辣椒等各種佐料烹製而成,吃時先吮一吮螺汁,再以牙籤挑出脆嫩鮮美的螺肉,風味奇佳,吃來令人慾罷不能。

是南寧街邊小食攤擺賣的一種風味小吃。做法是先將買回或從田裡撿回的田螺放在清水中活養數天,讓田螺將汙泥髒物排淨,烹製前把田螺外殼涮洗乾淨,再用刀砍去它一點尾端,並剝去螺蓋,使螺體頭尾相通,以便油鹽、配料進入螺肚,也便於吃時能夠吸出螺肉。烹製時先用猛火急炒一下,加少量鹽、油、姜、酒,後放進適量的水燜煮。起鍋前,再加足油、鹽、蔥花或蒜米,一定要配上一撮紫蘇或假萎以調味。另一種吃法是蒸田螺,方法是將上述配料和處理好的田螺放在碗、盆中拌好,加點水,再置鍋蒸熟。兩種做法都能保持田螺特有的原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