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這裡也會變成新一代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一代代人的味道,在老字號的傳承之中,永遠不會過氣。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這裡也會變成新一代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一代代人的味道,在老字號的傳承之中,永遠不會過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些芝麻醬的老配方,那些糊米酒製作的老技巧,都不如這樣一家認認真真做過早的老字號。

這家熱鬧喧囂的過早,碗碟交錯中上演著無數武漢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這一份份讓許多武漢人迷戀的早點,依舊還在演繹著這座城市中,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和造化。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這裡也會變成新一代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一代代人的味道,在老字號的傳承之中,永遠不會過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些芝麻醬的老配方,那些糊米酒製作的老技巧,都不如這樣一家認認真真做過早的老字號。

這家熱鬧喧囂的過早,碗碟交錯中上演著無數武漢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這一份份讓許多武漢人迷戀的早點,依舊還在演繹著這座城市中,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和造化。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這裡也會變成新一代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一代代人的味道,在老字號的傳承之中,永遠不會過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些芝麻醬的老配方,那些糊米酒製作的老技巧,都不如這樣一家認認真真做過早的老字號。

這家熱鬧喧囂的過早,碗碟交錯中上演著無數武漢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這一份份讓許多武漢人迷戀的早點,依舊還在演繹著這座城市中,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和造化。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你眼中的武漢是什麼樣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化古韻與高速發展兼容,繁華街景與市井情懷並存,傳統守舊與腦洞創新共生......

20世紀後高速發展的武漢,充滿了挑戰與變換,然後偶然駐足回首間,卻發現,總有一些東西,在歲月的變遷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特別是那些存在於記憶裡的老招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味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論它們是已經改頭換面,亦或是一往如昔......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1

武漢的過早江湖

說到武漢的美食江湖,過早,近在江湖之內,遠在江湖之邊,卻又是一個正宗武漢吃貨進入美食江湖的必經之路。烈日炎炎之中,頂著大太陽端上一碗熱乾麵一碗糊米酒,坐在街邊的小凳上囫圇吃完,這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但其實,對於正兒八經的武漢人來說,從早上6點一直到中午11點,只要早點攤子還沒收攤,那便都可以稱為過早。熱乾麵館子、煎包攤子、油餅面窩攤,煙火繚繞香氣四溢,滿大街都是端著過早的人,吃喝行走一陣風,也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市井風情。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早點江湖裡大名氣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而街頭巷尾中,叫不出名字卻深受街坊喜愛的小館子也是多如牛毛。但如果說想在一家店內,把武漢特有的早點吃個遍,不論你去問哪一個武漢人,他都會給你同一個答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2

63年,武漢人過早的老地兒

如果說戶部巷是外地人來體驗武漢美食的地方,那三鎮民生甜食館,就是武漢本地人吃飯的地兒,而位於勝利街的這家總店,又是周邊街坊或是武漢老饕的首選。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武漢知名的兩家湯圓麵粉熟食店“福壽居”和“福祿居”公私合營,組成了今天的三鎮民生甜食館。歷經六十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家主營湯圓、糊米酒、糖餈粑的小店,慢慢發展成為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個老字號品牌。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品種齊全、味道正宗、價格實惠,這家招牌門樓已經十分老舊的店鋪,如今的人氣卻依舊未減。每天清晨起,三鎮民生總是座無虛席,收銀臺有人排起長隊點單,另一邊的人已經開始摸尋著哪一桌快要吃完,能空出位子來,有座的人早已拿著單子去排隊取熱乾麵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吊扇在跨進新時代之後換成了空調,但是店內卻還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老工藝,就連幾塊錢的塑料圓牌,也都還是從前的模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武漢的過早,可不只是一碗熱乾麵

這裡絕對是武漢早點品類最齊全的店鋪了 ,醬爆紅油熱乾麵、重油燒麥、蝦仁湯包、生煎小包、什錦豆腐腦......近百個品種,各種排列組合,連吃一個月每天不重樣,絕對不是一句吹牛。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熱乾麵4元、三鮮豆皮6元、重油燒麥6元、白糖豆腐腦2.5元、雞冠餃2元、清酒2元......最貴的牛肉涼麵也才14元。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十來個取餐的窗口依次排開,每個玻璃窗內都是不同的美味。清晨時分是最為忙碌的,每個窗口前都排滿了等候的食客,但卻絲毫不顯雜亂,大家都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排隊也有種日復一日的熟悉感。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婆婆坐在桌前等候著,爹爹拿著票端來一碗牛肉粉,再端來一碟煎包;小孩子嚷嚷著要喝糊米酒,年輕的爸爸去買來一碗,再給媽媽添上一個糯米雞;路過的大哥提著一碗熱乾麵,拎著竹籤串起的油餅往家裡走......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武漢人的市井氣息、武漢人的大大咧咧、武漢人的熱情幹練,在這過早的一刻,體現的淋漓極致。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發紙巾的師傅

和廳堂裡一般熱鬧的是後廚,上客的高峰裡,師傅們會將碗整齊的碼好,鋪滿案板。

每位師傅手上的分量都拿捏的十分準,一勺勺芝麻醬分毫不差的均攤在碗裡,糊米酒一勺下去就是一碗的量。一個個步驟老師傅早已熟能成巧,不疾不徐,有條不紊的將每一份餐品完美完成。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4

解讀舌尖上的老味道奧祕

熱乾麵的窗口前總是排隊最多的,拌過香油的半熟鹼水面下鍋撈起,撒上醬蘿蔔蔥花醬油芝麻醬等六七種配料,分量不多不少,香味卻十分誘人。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店內的芝麻醬顏色偏深,醬料的濃稠度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於稠厚,少一分又寡淡無味。三鎮民生這樣做久了的老字號,在口味的把控上其實不會出大錯,更多的是順應著老食客的口味。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筷子翻飛間香氣四溢,蔥花、辣椒、酸豆角、鹹菜這些味道,就需要自己調和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豆皮也是這裡的主角,一鍋剛出爐的金黃豆皮,撒上蔥花沒幾分鐘就能賣完。糯米綿軟的口感加上雞蛋皮的香味,輔以香菇牛肉乾子冬筍等配料,滷汁在高溫煎制中浸入到糯米中,配料香、米也香。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糊米酒是如今難見的傳統味道,裡面還加入了搓成條狀的軟湯圓,軟糯的味道搭配清甜的米酒,入口綿密,卻又帶著桂花的清甜,搭配著熱乾麵一起入肚,微微出些細汗,別提多舒服了。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生煎小包也是武漢的經典之味,一碟4個,各個都飽滿圓潤,加上份麵條和飲品,兩個人吃剛剛好。底部被煎得焦脆,輕輕咬一口,肉汁便湧出來,覺得油膩的可以舀上些店內自制的豆瓣醬,濃郁的醬香緩解了膩味,紮實的肉餡才更能讓人慾罷不能。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05

勝利街的63年,從小吃到大

武漢的老字號向來重視聲譽,而像三鎮民生這樣60多年的老店,口碑更是不能砸了,從前在這裡過早的那群人,也逐漸步入年邁,卻還是念念不忘這一口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個時候是9分錢2兩票吃一碗熱乾麵,糊米酒也是9分錢一碗,還有油香……那時武漢早餐不多,就那麼幾家,吃個熱乾麵糊米酒,那可以當著弟弟妹妹吹牛啊,很高興很高興!”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這裡也會變成新一代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一代代人的味道,在老字號的傳承之中,永遠不會過氣。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那些芝麻醬的老配方,那些糊米酒製作的老技巧,都不如這樣一家認認真真做過早的老字號。

這家熱鬧喧囂的過早,碗碟交錯中上演著無數武漢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這一份份讓許多武漢人迷戀的早點,依舊還在演繹著這座城市中,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和造化。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63年的老武漢過早館子,藏著幾代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文字:公子七

排版:公子七

圖片:公子七 網絡

十分武漢原創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