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笑話:古代有兩個農婦聊天,其中一個農婦問:“你說皇后娘娘早上吃什麼?”

另一個農婦回答:“肯定是大餅卷大蔥,醬想蘸多少蘸多少,一點都不心疼。”

宮廷美食是古代社會最上層的飲食,普通人們還是有點好奇,皇帝到底吃的是什麼?

《國寶檔案·御膳房》為人們揭開了清代宮廷飲食的神祕面紗,這一部由央視出品的9集紀錄片,講述了清朝御膳房的一些故事。宮廷飲食精緻、講究,能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不一樣的味道,下的是最沉的功夫。

1八寶豆腐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八寶豆腐主要有8種食材,用豆腐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炒滾起鍋。

這道菜深受康熙皇帝喜歡,他品嚐後連連稱讚,說這豆腐口感絕嫩,鮮美異常。還讓御膳房把這種豆腐的製作做法保留好,後來把配方賜給了尚書徐健庵。

2糖醋櫻桃肉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首先挑選一塊不太厚的五花肉,最好是五花三層、一尺見方。先把肉放在鍋裡煮,煮到筷子能扎得進了就撈出來。把肉打上十字花刀,切成十幾個小方塊。然後下到溫油裡炸,炸完後另起鍋,拿糖、醋、紅曲收汁。

這是乾隆下江南時吃到的一道菜,吃完這道菜後,他把廚師張東官帶進宮中。後來,張東官為乾隆做了獅子頭一品、蘇造肘子一品等許多蘇幫菜。糖醋櫻桃肉等成了傳統的宮廷佳餚。

3燒豬皮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將帶皮的豬肉切成一方一方的小塊,放在豬油中煎,直到脆得可以嚼出聲音。

這是慈禧年輕時喜歡吃的佳餚。

4鑲銀芽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挑粗的綠豆芽,掐頭去尾。把雞茸打得非常稀爛,拿繡花針穿上溼的白線,拿溼的白線在雞茸裡過,然後拿繡花針穿過豆芽,沾了雞茸的溼白線就把雞茸帶到豆芽裡去,把雞茸鑲在豆芽裡。做好後,放在笊籬上,把燒得滾燙的花椒油往上澆淋,一邊澆淋一邊抖摟著。看到顏色稍微有點變得透明,撒上細鹽;繼續抖摟,看到豆芽透亮,能看到裡頭細細的雞茸餡了,趕緊倒盤裡頭。

年老的慈禧牙齒殘缺,只好望肉興嘆。為滿足慈禧想吃肉的慾望,御廚想出了這道要花費半天功夫的菜餚,這道吃肉不見肉的美食,一般人幾乎是不可能吃到。

5菊花火鍋

湯是用上等的雞湯。菊花是暖房裡培育的白菊,挑出最嫩的菊花瓣,同新鮮的生魚片,一起放入鍋裡。

生魚片加上菊花的清香,分外可口,慈禧一次能吃幾碟生魚片。

6臘驢腿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進貢的食品,製作方法不詳。

慈禧評價這道佳餚香而不膩,淡而不俗。

7火鍋

為了讓老人們吃上熱乎的菜餚,乾隆千叟宴上設置了火鍋。一等是一個銀火鍋、一個錫火鍋,有豬肉片、羊肉片、鹿肉片;二等是兩個銅火鍋。

8雙烤

傳說中的滿漢全席,並無固定的席面。滿人喜歡的烤小豬、漢人喜歡的烤鴨,拼在一起,叫雙烤。

9文思豆腐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用非常嫩的南豆腐,切得像髮絲一樣細。切好之後,擱在清水裡頭散開,再用熱水一燙,加上綠絲、菇絲,像國畫的潑墨意境。

文思豆腐出自文思和尚之手,乾隆感慨這道美食的可口,說“蔬食殊可口,鹿脯、熊掌,萬萬不及矣”。如今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還在文思豆腐中加上乾貝丁、或銀魚、火腿等食材。

10西餐

溥儀在莊士敦、婉容的影響下,接觸西餐,撤御膳房建番菜房。招4名西餐廚師,做麵包、汽水、咖啡、奶油冰淇淋、麥片、牛奶等等,每天早上要吃番菜三份,習慣兩個菜、一個湯、一份點心,再加上若干麵包、水果。溥儀最愛吃的是羅宋湯,喜歡喝西餐中各式各樣的湯,覺得清新可口。

11片兒湯

片兒湯又叫咣兒湯。把各種特別好的食材,如肉末、肉餡兒,調好,先打到湯裡頭,然後把雞蛋再甩成一片片,片在湯裡,再放上宮裡特有的一些香料,製成熱氣騰騰清香四溢的一種湯。是宮中的一種快餐,口感很好。

傳說道光皇帝想吃片兒湯,御膳房的人說不會做。第二天內務府上奏,申請萬兩白銀的費用,建片兒湯御膳房。道光皇帝便要小太監到宮外去買,結果也沒有買回來。

12白煮肉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整塊的白肉,放進鍋裡頭煮,煮得七八成熟。

這是用來祭祀的肉,上供後分給大臣,包括宮中侍衛,拿著小刀切成片。後用宣紙蘸上白醬油,塗在刀口上,沾上些醬油味兒。

豬肉是涼性的,白煮了後特別適合在初夏食用。

13砂鍋白肉

按白煮肉的做法,把肉煮好了,切片兒,放在小砂鍋裡,再用豬肉的湯和酸菜、粉絲、海米、口蘑一起,小火慢慢煨制,就成了另一道小吃——砂鍋白肉。

砂鍋白肉是過去北京最便宜的菜,也是老北京人冬天的一大享受。

14豆汁兒和麻豆腐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豆汁兒和麻豆腐是“親兄弟”。麻豆腐和豆汁兒都來自粉坊,是製造綠豆粉絲和澱粉的下腳料。把這下腳料用火燒開,用布過濾後,流下去的是豆汁兒,布上控淨水分留下的便是麻豆腐。麻豆腐和豆汁兒一樣,都有一種特殊的酸香味。

豆汁兒看起來顏色灰裡透綠,喝起來又酸又臭,一般人很難接受。乾隆18年,宮廷招了兩名豆汁兒匠,派到御膳房當差,專門為皇上做豆汁兒。豆汁兒講究個酸、辣、燙,是夏天去暑的,夏天睡了午覺之後,喝上一碗提精神。

麻豆腐比豆汁兒容易被人們接受。在麻豆腐上擱個小窩,放青韭末。炸一勺現炸的辣椒油,把滾燙的辣椒油澆在麻豆腐的青韭之上,香氣四溢。慈禧年少時與一家做豆腐的為鄰,進宮後念念不忘麻豆腐,御廚改良了坊間麻豆腐的做法,深受慈禧的喜愛。

15民間小吃

宮廷膳食與民間食品相互交融。民間的豌豆黃、芸豆卷、小窩頭、驢打滾兒等也出現在宮中。

驢打滾兒本名為豆麵糕,因為外面裹著豆麵粉,看上去像小毛驢兒撒歡打滾兒後沾了一身黃土。

16團圓宴

過年時的團圓宴設在乾清宮。

皇帝桌上有熱菜20品,冷菜20品,加上湯菜、小菜、鮮果、糕點等,共109品。皇后及后妃的宴桌上,每人桌子上是15品菜餚。

這樣的宴會是每人一張桌子,皇子皇孫們不參加。

桌上擺著各種美味,包括各種肉食、燕窩、蘑菇、木耳和各類蔬菜;也沿用至今的家常菜炒雞蛋、煽白菜等,甚至還有臺灣西瓜。

17素餡餃子

大年初一,皇帝一個人吃素餡的餃子。

清朝稱水餃為餑餑,皇帝一個人吃的素餡餃子,以乾菜為主拌餡兒,有被稱為長壽菜的馬齒莧,有金針菜和木耳,輔以蘑菇、筍絲、麵筋。

大年初一,皇帝為什麼要吃素餡餃子呢?因為清朝皇帝都信奉藏傳佛教,皇帝吃的餃子是和敬佛的餃子,從一個鍋子裡煮出來的,都是素餡的,意思是祈福來年平安素靜。

看《御膳房》,品宮廷美食,皇帝們到底吃的是些啥?

這個紀錄片號稱是“集權威性、故事性、觀賞性”為一體,而見慣了大世面的網友並不買賬,豆瓣評分6.7分。

其實權威性和故事性都還不錯,就是觀賞性差點。如:場景再現的場面有點假,容易使人齣戲;每一集都有那個太監、宮女們捧著食盒的鏡頭重複出現;裝美食的器皿只有重複的那幾個;說好的菊花火鍋是用的白菊花,鏡頭裡的菊花卻是黃色的;說好的鑲銀芽,要把綠豆芽的頭尾去掉,鏡頭裡就是糊弄著上了一盤黃豆芽等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