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紅燒最有味'

"

鯽魚肉肥味美,營養豐富。它不像鱖魚、刀魚高高在上;也不像花鰱、鯰魚過於尋常。因其價格適中,性價比較高,有著極大的親民性,是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它不僅是百姓的尋常美味,更是我們家的常客。

鯽魚可汆湯,可清蒸,可紅燒。通常我們家以紅燒居多,既可佐酒,又可下飯,有滋有味,贊!

"

鯽魚肉肥味美,營養豐富。它不像鱖魚、刀魚高高在上;也不像花鰱、鯰魚過於尋常。因其價格適中,性價比較高,有著極大的親民性,是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它不僅是百姓的尋常美味,更是我們家的常客。

鯽魚可汆湯,可清蒸,可紅燒。通常我們家以紅燒居多,既可佐酒,又可下飯,有滋有味,贊!

鯽魚紅燒最有味

鯽魚

紅燒的鯽魚,通常以一市斤左右最好。魚小了,不夠三口之家享用,總有遺憾,也對不起亢奮的味蕾;魚大了,肉質易老,再者強吃硬撐,反而倒胃,興味全無。

買回的魚,打理乾淨後,還需將魚外表的黑色黏液刮除乾淨,一是美觀,關鍵是去腥,很多人都忽視了此等環節。其後在魚的兩面各打幾道一字花刀,花刀要稍稍斜點,深點,這樣更易入味。這花刀通常各為四刀,也可根據魚的大小來決定,不必拘泥。

紅燒鯽魚的佐料只需生薑、幹椒、素油、醬油、白糖、料酒。不繁複,不麻煩,就這麼簡單。其實美食的口感與營養,跟食材的貴賤,佐料的多少,烹製的簡繁,不成正比,這是常識,也是不爭的事實。所謂大道至簡,尋常見功夫,這一點也不假。

"

鯽魚肉肥味美,營養豐富。它不像鱖魚、刀魚高高在上;也不像花鰱、鯰魚過於尋常。因其價格適中,性價比較高,有著極大的親民性,是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它不僅是百姓的尋常美味,更是我們家的常客。

鯽魚可汆湯,可清蒸,可紅燒。通常我們家以紅燒居多,既可佐酒,又可下飯,有滋有味,贊!

鯽魚紅燒最有味

鯽魚

紅燒的鯽魚,通常以一市斤左右最好。魚小了,不夠三口之家享用,總有遺憾,也對不起亢奮的味蕾;魚大了,肉質易老,再者強吃硬撐,反而倒胃,興味全無。

買回的魚,打理乾淨後,還需將魚外表的黑色黏液刮除乾淨,一是美觀,關鍵是去腥,很多人都忽視了此等環節。其後在魚的兩面各打幾道一字花刀,花刀要稍稍斜點,深點,這樣更易入味。這花刀通常各為四刀,也可根據魚的大小來決定,不必拘泥。

紅燒鯽魚的佐料只需生薑、幹椒、素油、醬油、白糖、料酒。不繁複,不麻煩,就這麼簡單。其實美食的口感與營養,跟食材的貴賤,佐料的多少,烹製的簡繁,不成正比,這是常識,也是不爭的事實。所謂大道至簡,尋常見功夫,這一點也不假。

鯽魚紅燒最有味

煎鯽魚

製作之時,待油燒熱,隨即放入生薑、幹椒,稍稍出味,將魚入鍋,待魚的兩面煎至金黃,煎出香味,其後放入醬油、料酒、白糖,加水漫過魚身,蓋上鍋蓋,大火燜煮。此刻鍋蓋不掀、鍋鏟不動,如拋如棄,不聞不問。大致十分鐘,便可出鍋。此法與柳宗元筆下的郭橐駝種樹一樣:“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有人要問了,怎知魚的生熟?滷汁的多少?答曰:歷練,經驗!此時若怕黏鍋,糊鍋,這不要緊,若在初級階段,把鍋端起,左右晃晃便可。達到了境界,只需聽聲,便知鍋中的情形。若是翻江倒海狀,咕嘟咕嘟聲,這說明湯水正多,稍安勿躁;待到鍋中動靜漸小,且呈哧哧、哧哧聲,這說明湯水將幹,正好一勺的分量,此時出鍋正好。

有點要交代的是,居家做菜,白酒、黃酒均可,沒有一定之規,就家中所有,不必刻意,不宜拘泥,因地制宜,隨遇而安最好。其實做菜與行事一樣,要知“智方行圓”的道理。凡事既講原則,又會變通,才能圓融,只要拿捏得度就行。再說了,白酒與黃酒的風味不同,口味不一,還能品出差異,吃出情趣,何樂不為。大凡白酒要一小勺,黃酒更多,要達到三四勺,否則不去腥,不出味,不提鮮

"

鯽魚肉肥味美,營養豐富。它不像鱖魚、刀魚高高在上;也不像花鰱、鯰魚過於尋常。因其價格適中,性價比較高,有著極大的親民性,是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它不僅是百姓的尋常美味,更是我們家的常客。

鯽魚可汆湯,可清蒸,可紅燒。通常我們家以紅燒居多,既可佐酒,又可下飯,有滋有味,贊!

鯽魚紅燒最有味

鯽魚

紅燒的鯽魚,通常以一市斤左右最好。魚小了,不夠三口之家享用,總有遺憾,也對不起亢奮的味蕾;魚大了,肉質易老,再者強吃硬撐,反而倒胃,興味全無。

買回的魚,打理乾淨後,還需將魚外表的黑色黏液刮除乾淨,一是美觀,關鍵是去腥,很多人都忽視了此等環節。其後在魚的兩面各打幾道一字花刀,花刀要稍稍斜點,深點,這樣更易入味。這花刀通常各為四刀,也可根據魚的大小來決定,不必拘泥。

紅燒鯽魚的佐料只需生薑、幹椒、素油、醬油、白糖、料酒。不繁複,不麻煩,就這麼簡單。其實美食的口感與營養,跟食材的貴賤,佐料的多少,烹製的簡繁,不成正比,這是常識,也是不爭的事實。所謂大道至簡,尋常見功夫,這一點也不假。

鯽魚紅燒最有味

煎鯽魚

製作之時,待油燒熱,隨即放入生薑、幹椒,稍稍出味,將魚入鍋,待魚的兩面煎至金黃,煎出香味,其後放入醬油、料酒、白糖,加水漫過魚身,蓋上鍋蓋,大火燜煮。此刻鍋蓋不掀、鍋鏟不動,如拋如棄,不聞不問。大致十分鐘,便可出鍋。此法與柳宗元筆下的郭橐駝種樹一樣:“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有人要問了,怎知魚的生熟?滷汁的多少?答曰:歷練,經驗!此時若怕黏鍋,糊鍋,這不要緊,若在初級階段,把鍋端起,左右晃晃便可。達到了境界,只需聽聲,便知鍋中的情形。若是翻江倒海狀,咕嘟咕嘟聲,這說明湯水正多,稍安勿躁;待到鍋中動靜漸小,且呈哧哧、哧哧聲,這說明湯水將幹,正好一勺的分量,此時出鍋正好。

有點要交代的是,居家做菜,白酒、黃酒均可,沒有一定之規,就家中所有,不必刻意,不宜拘泥,因地制宜,隨遇而安最好。其實做菜與行事一樣,要知“智方行圓”的道理。凡事既講原則,又會變通,才能圓融,只要拿捏得度就行。再說了,白酒與黃酒的風味不同,口味不一,還能品出差異,吃出情趣,何樂不為。大凡白酒要一小勺,黃酒更多,要達到三四勺,否則不去腥,不出味,不提鮮

鯽魚紅燒最有味

紅燒鯽魚

有人燒的魚就是不好吃,究其原委,一是湯水太多,二是時間過短。湯多致使滷汁過於稀釋,清湯寡水的,一定要大火收湯,這樣滷汁才濃稠,魚才入味。時長不足,導致主料熟不透,不出味,魚跟豆腐一樣,是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食物,關鍵是經煮耐煮,烹製的時間越長,越發鮮嫩,美味才能充分釋放。只要掌握了上述兩點,保你做的魚好吃。

作者:徐永清;編輯:徐無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