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美食之鍋邊油花子

鍋貼 麵條 花椒 隋朝 郝先森的邂逅 郝先森的邂逅 2017-09-29

漢中除了人們常知的菜豆腐,米皮外,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食物 —— 鍋邊油花子又稱鍋貼,因為在製作的時候它是緊貼著鍋邊的。漢中鍋貼實際上是一種“花捲”。除了面以外,裡面僅有一點點由"鹽、花椒、肉末"組成的內餡。

漢中美食之鍋邊油花子

據說在隋朝末期,政治腐敗,兵慌馬亂,戰勢處於下風,做飯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難吃上熱飯。有一天,那炊事員(姑且叫他)將鍋燒熱,準備給帶兵的將領煮麵,這時候突然傳來了戰鬥的號角聲,那廚子慌亂之下將未拉長的麵條扔進鍋裡,等他開鍋後才發現原來鍋里根本沒加水,麵條全貼在了鍋邊,上面還是軟的,下面已鍍上了一層金黃,這時也故不了那麼多,拿出來一吃,嘿,上軟下脆,還很爽口。隋朝雖然被歷史的浪潮所淹沒,但這種麵食卻流傳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鍋貼。

漢中美食之鍋邊油花子

製作方法:

將發好的面擀成很薄的面片,裡面抹上“油、鹽、花椒粉”等作料,再捲成一個個很長很細的長卷,很多的這樣的“卷子”並排放進大鍋裡面。這個大鍋也不是小街鍋貼使用的那種平底鍋,而就是一般傳統的那種尖底大鍋。大鍋裡面放進了少許豬油,在大鍋的尖底處創造性地放進了一個有點類似紫砂製作的有著很多小孔的“盆”,該盆是倒扣在大鍋的尖底處。而那些做好的卷子就在這個大鍋的鍋沿上排列了,由於大鍋的鍋沿是傾斜的,所以本來是長長的卷子在製作的過程中由於重力的作用就不斷地向下集中,這樣等到成熟的時候,本來是長長的卷子就演變成為了一個個下高上矮的“三寸金蓮”形了,下面也被油煎成為了一片金黃色了。後來人們在製作鍋貼的工藝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許多佐料,經過水蒸油煎,不僅保留了鍋貼鬆軟酥脆的舒適口感,吃起來油滋滋的,讓人回味無窮。

怎麼樣?

有沒有垂涎欲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