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抓飯 麵條 尋覓好味道 拌麵 溫暖冬至 走馬觀花看世界 2019-01-20

新疆的特點,一是大,二是多。大到許多國家,甚至大國的面積都要比他小。多到世界上各種地理、地貎特點他基本都有(除了海和活火山)。民族多,中國56個民族這兒有47個,各民族民俗、風貌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個“民俗博物館”。還有一多是美食多,雖然這一條可以歸到民俗文化中,可到了新疆,遊歷在名山大川,遊走於民俗博物館,舌尖上在感覺也不可忽視。 新疆的美食,從我們的經歷所嘗,可分三大類:一是果類。以哈密瓜為代表的各種瓜、以吐魯番的葡萄為代表的各種葡萄、以和田大棗為代表的各種棗、喀什的大石榴、阿克蘇的小杏、塔里木盆地的無花果,庫爾勒的香犁,甚至我們以蘋果之鄉著名的煙臺蘋果,也被阿克蘇的冰糖心蘋果遠遠地甩在了後面。果類多得是,沒法數。二是魚肉類,你見過的、聽說過的各種吃法,和你不知道的吃法這裡都有。三是麵食類,完全是風格迥異的做法、吃法,讓你的舌尖無所適從。現在我們來一段“舌尖上的圖譜”。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4. “手抓飯”。大部分人的吃法是圖中這樣的,但吃起來不是“抓起來”那種吃法的味。吃飯也是要把吃飯的情緒加進去的,就像喝酒,如果沒有勸酒的、鬧酒的、賴酒的,那酒很難盡興。

正宗手抓飯的主料是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鹽。先把大米泡好,平均覆蓋在羊肉和菜上面,利用裡面的湯水直接燜飯,時間到打開鍋,攪拌均勻加水加鹽後小火燜熟。熟後大米晶瑩油亮,香而不膩,米帶肉味,而肉帶米香。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5. 羊頭抓飯。手抓飯更粗獷演繹的做法和吃法,據說招待最尊貴的客人時,才用這種吃法。吃這飯的時候,吃的就是不僅僅是飯了,往往肚裡、嘴裡全是酒,全身每個汗毛孔裡溢出的全是感情……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6. 喀什街邊的烤饢店。這不是旅遊點上賣給遊客的烤饢,是喀什古城百姓尋常吃的饢,旅遊點上的饢可能會迎和遊客的口味加上一些調料。比如手抓飯,遊客吃的手抓飯可能會加上孜然、料酒、花椒、葡萄乾等,而新疆人自己吃的就不會加這些。這位師傅正在做的是大饢,3塊錢1 個,這是一種蔥香味的鹹饢,味道類似我們這兒的蔥油餅,但它有特殊的風味--脆、酥和饢特有的麥香味。旁邊紅盆子裡放的是粗鹽,把餅盤好後放到鹽盆裡沾一下,再貼到烤爐裡。

饢的口味很多,主料一般為:麵粉、水、油,口味根據喜好調加,烤饢的過程就是脫水的過程,所以它耐儲存,放牧、外出帶它可以一兩個月時間不壞。

饢的品種也很多,除了大饢,我們還見了以下幾種。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7. 這是喀什古城的小饢。也是居民區饢店裡的出品,小饢1塊錢一個,剛出爐熱乎乎,溢著麥香,這個是鹹的,上面粘有白芝麻,與前面蔥香的的大饢風味不同。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8. 在喀什古城街上的攤點有賣包穀饢。這種饢外觀有點像俄羅斯的大列巴,可惜沒嘗過。看見沒有?粗糧細糧還挺全的。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19. 新疆牧民常年在外放牧,饢是必備糧食,可總不能幹啃饢吧?要吃得美味,就需要攜帶菜餚。於是,又產生了一系列風乾肉製品,這是著名的風乾雞。做法是把雞先用佐料醃製好,蒸熟後涼晒脫水而成。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0. 這是風乾牛肉。與風乾雞相比較,風乾雞口味不重,適合小孩子吃,風乾牛肉用孜然粉、辣椒麵包裹起來 ,算是重口味的了。更適合青壯年人食用,特別是勞累了一天之後,倒上一杯小酒……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1. 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麵條。新疆麵食品種最多的還是拉條子,也就是拉麵。這是喀什古城的布拉克貝希鴿子湯店的鴿湯麵。鴿湯麵拉的比較細,以鴿湯為汁,佐上幾粒鷹嘴豆,漂上幾片香菜葉,湯麵閃著鴿子油晶瑩的亮光。這麵筋而不硬,湯鮮而不鹹,那油亮而不膩。美味不可多得,而且價格還不貴,可惜只在那裡吃了一頓。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2. 喀什本就是一個美食之都,美味的、特色的小吃、大食不可勝數。布拉克貝希鴿子湯店是一家店面很小的飯店,這裡的燒鴿子是招牌菜。鴿子湯喝過了,鴿湯麵也吃過了,鴿子才與我們見面。這時的鴿子在各種佐料的長時間煮燉下,已經失去了油性,肉也軟嫩脫骨了,其美味只能在咀嚼中體味,難以言傳。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3. 布拉克貝希鴿子湯店的燒羊腳,肥嫩脫骨,香而不膩。而且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羊羶味一點兒都沒有,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猜猜這一套燒鴿子、燉羊腳、鴿湯麵多少銀子?說了您恐怕還不信,38元。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4. 這是著名的喀什烏帕爾鄉的拌麵。新疆有好多小鄉鎮是因為某種飯食而出名的。據說這裡的拌麵館永遠都是“客滿”,可見其知名度和好吃的程度。這裡拌麵的麵條和滷是分開上的,這麵條一根根晶瑩獨立,單獨吃可以品面香、嚼筋道;滷料有勾欠,比較厚重,羊肉,圓蔥、辣椒、西紅柿、芹菜等蔬菜開的滷可單吃、可拌食,比較隨性。為吃這口味,我們是坐大客專門轉了一圈去的。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5. 這是伊犁哈薩克美食“納仁”,是一種馬肉開滷的麵條。伊犁自古以馬聞名天下,在這裡把羊肉口味變成馬肉口味,十分特別,也十分好吃。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6. 這是喀什古城街邊小店的牛肉麵。稍有些油膩,口味還不錯。不過在新疆這算是沒什麼特色的拉條子了。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7. 丁丁面。把拉條子和滷菜都切成丁,然後炒制。它和炒麵一樣,突出了香味。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8. 這是喀什古城街邊小店的揪片子炒麵,特點是筋道十足,口味還不錯。這是喀什比較出名的一道面。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29. 柴窩堡大盤雞拌麵。柴窩堡是烏魯木齊達阪城區靠近鹽湖一個小鎮,這裡最出名的就是大盤雞。鎮裡全是大盤雞店,可在柴窩堡沒有一家飯店掛“柴窩堡大盤雞”或“柴窩堡辣子雞”招牌的。原來“柴窩堡”已被柴窩堡管理處2003年6月申請了商標註冊,所以這裡所有的店都不能冠“柴窩保”的名了。大盤雞其實就是辣子雞的一個變種,說它好吃,不如說是與雞肉一起燉的土豆好吃,再與它們一起拌的拌麵好吃。這拌麵,就有點山西“褲腰帶”的風格了。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30. 烤包子。在新疆,什麼食物都可以烤著吃,大概是新疆人吃烤肉吃膩了。在夜市、在大馬紮,你可以吃到你能想到的任何可以烤著吃的東西,甚至鵪鶉蛋、雞蛋、鴨蛋、鵝蛋……羊肉包子烤過灑上芝麻,把包子的煊、香變成了脆、香,別有風味。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31. 饢包雞。像是大盤雞的做法,也像是大盤雞拌麵的吃法,不過經過深度演繹,各有特色。

咱們新疆好地方(連載之十一)

232. 這又是喀什的一道名吃----缸子肉。一個大茶缸,裡面裝上羊肉,用西紅柿、胡蘿蔔、圓蔥、等調料佐好加入鹽和水,慢火燉制。其肉香嫩,其湯濃郁,湯可單獨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孜然、辣油或其它調料獨飲。當地人稱,缸子肉是饢的最佳搭配。不嘗一個,也不配說到過喀什。一缸肉,一個饢,一碗湯就是一個人份,再加上兩個肉串,就是兩個人的美味。

哈!別以為這就完了,我們的胃遊走於“舌尖上的新疆”可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等待下一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