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勤勞質樸、熱忱好客的客家人,在南遷的過程中,將中原的飲食精粹與當地鄉土風味相結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飲食文化。贛州作為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也保留了客家美食的精髓。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說到舌尖上的贛州

你會想到哪些菜?

你會做哪些菜?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幾道

好吃易做的客家名菜

01

贛南小炒魚

贛南小炒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為江西贛州的一道特色菜,其主料為草魚。贛南小炒魚具有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的特點。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贛南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用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作法和口味,深得王的賞識。有一次凌炒魚放醋,別具風味,王吃後十分高興,就把凌叫來,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凌靈機一動,心想這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於是就隨口應道:“小炒魚”,這菜也就因此得名。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活草魚1尾(重約750克)。配料:生薑、蔥、米酒、幹薯粉、溼澱粉、醋各適量,鮮紅辣椒、味精、醬油、精鹽、茶油125克。

操作:

1、 將草魚刮鱗,去鰓,破腹去髒,洗淨;

2、將魚頭、魚骨斬成3.5釐米長、7釐米寬的自然段,魚肉切成4釐米長、3.3釐米寬、1釐米厚的長方塊,用精鹽、醬油醃片刻,然後將魚頭、骨、肉拌入幹薯粉和勻;

3、 薑切片(約12片),蔥切2.7釐米長的小段,鮮紅辣椒剖開去籽切成指甲片狀;

4、 清水150克加入溼澱粉、醬油、味精兌好汁待用;

5、 炒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茶油750克燒至六成熱,把魚頭、魚骨選出投入鍋內炸穌撈起,魚肉放入六成熱油鍋過油1分鐘後,瀝去油。炒鍋復置火上,放姜、蔥、紅辣椒煸炒4一5秒鐘。倒進過了油的魚肉,淋上米酒、味精、水,另用醋加溼澱粉掛芡,淋上熱油25克,推動二三下,顛鍋,盛入裝有炸好的魚頭,魚骨上面即成。

02

興國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傳統菜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俗稱“興國粉籠床”,是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轉戰到贛南時特地點名要的客家美食,同時擁有“天下第一菜”的盛譽。四星望月具有色澤金紅、粉幹軟香、魚肉嫩滑,味鮮兼辣的風味特點。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1929年4月,紅四軍從閩西回師贛南,分兵發動群眾,紅四軍第三縱隊在司令員伍中豪、黨代表蔡協民的率領下來到興國縣的古龍崗,毛澤東帶著一個警衛排首次進入興國縣城,受到興國縣委領導陳奇涵、胡燦等人的歡迎。當時,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出來,轉戰數月,風餐露宿,相當憔悴。於是,陳奇涵等人決定請毛澤東吃一餐興國客家的傳統菜“蒸籠粉魚”。這一天晚上,毛澤東在桌邊坐定,見桌上拌魚絲、清炒雪豆、臘肉炒春、梅菜扣肉等四個炒菜圍著一個大小尺餘的竹蒸籠,頗感詫異。揭開籠蓋一看,才明白原來是一道菜,他挾塊魚片一嘗,又鮮又辣又香,頗合他的嗜辣口味,不由得興致勃勃地吃起來併為該道菜餚取名“四星望月”。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活草魚1條(重約750克)、水發粉幹250克。食用油125克、食鹽5克、醬油75克、味精1克、辣椒醬75克、胡椒粉1克、薯粉90克、薑末10克、蔥花25克、肉湯200克。

操作:

1、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淨,用刀從背部剖開,批成兩片,切成0.7釐米厚的魚片,放入盆內,放辣椒醬、食用油、薑末、味精、薯粉拌勻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肉湯、醬油、辣椒醬、食鹽、味精、食用油燒沸,用薯粉加水調成溼澱粉,掛稀芡成滷汁待用;

3、蒸籠洗淨,墊上青菜葉,將水發粉幹拌上醬油、辣椒醬、食鹽、味精、食用油放入蒸籠蒸2分鐘。將魚片放蒸籠內粉幹上,上火再蒸15分鐘,澆上調好的稀滷汁,撒上蔥花、胡椒粉,連籠上席。

03

寧都三杯雞

三杯雞是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它的來歷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是贛菜的一道經典制作。三杯雞這道菜色澤醬紅、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將被殺,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在一位獄卒老鄉的幫助下,老婆婆見到了文天祥。她把帶的雞收拾好切成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個時辰後,兩人把雞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這個獄卒回到老家江西寧都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後來,廚師將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且用江西寧都特產的寧都黃雞做原料,這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三杯雞了。2008年,這道菜還入選了奧運主菜單。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寧都黃雞、香菇、紅椒、色拉油、姜、蒜、料酒、生抽、老抽、香油、植物油、白糖、白胡椒。

操作:

1、香菇和紅椒切塊備用;

2、雞肉洗淨,切小塊放入容器中,加1湯勺料酒、白胡椒粉、薑片、蒜拌勻,醃製20分鐘;

3、炒鍋倒入植物油,燒至5成熱,倒入醃好的雞肉和醃雞肉的薑片和蒜,炸至斷生撈出;

4、將炸好的雞肉塊放入砂鍋中,倒入生抽、糖、老抽、香菇塊,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燜10分鐘,之後開大火收汁,最後加入白糖、香油調味即可。

04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菜的代表,鮮嫩滑香,營養豐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過節的保留菜式。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客家先民原來居住在中原地區,當地生產小麥,常常用麵粉做餃子。後來因為戰亂等原因,客家先民遷徙至南方生活。嶺南地方多產大米,少產小麥,麵粉很少,釀豆腐則成為替代餃子的食物了。客家先民想到,用豬肉剁成餡料,用豆腐代替麵粉,將餡料塞入豆腐,猶如餃子一般。因其味道鮮美,便成了客家名菜,如今也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豆腐400克,豬肉200克,香菇6朵,油菜1棵,食鹽1小勺,姜1塊,生抽15毫升,蠔油10克,植物油1湯勺。

操作:

1、豆腐切成三角塊(切方塊也可以),將香菇末加入切好的肉糜中,加少量生客家釀豆腐

抽與鹽調味;

2、用小勺在中間挖出一個洞,將調味好的肉糜嵌入其中;

3、平底鍋中抹少量的油,將豆腐塊放入鍋中煎,其它幾面煎成焦黃後,再翻面到有肉餡的一面略煎;

4、煎豆腐的同時製作裝飾用的青菜花,用剪刀剪下青菜的根部;

5、將青菜花放入煮開的鹽水中氽燙熟;

6、豆腐煎好後盛出待用,將調料汁放入鍋中煮沸,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05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梅菜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它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湯汁,味道立即豐富起來,五花肉又帶著梅菜的清香,彼此互相配合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餚。隨著客家先民是遷徙,梅菜扣肉又傳入了贛南。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五花肉500g,梅菜適量,蔥白、薑片、料酒、白糖、老抽、生抽、豆豉醬、白糖、生抽、老抽、料酒、五香粉適量。

操作:

1、將五花肉切成正方塊,梅菜乾用溫水泡10-15分鐘;

2、鍋裡沸水中放入五花肉、加蔥白、料酒、薑片焯煮幾分鐘;

3、將五花肉撈出,然後在五花肉幾面都均勻抹上生抽,使肉上色;

4、另起鍋再次放油,五花肉放入鍋中中高火小炸後,將五花肉取出稍放涼;

5、梅菜乾加調料炒勻備用。同時將調料一起調勻備用;

6、五花肉稍放涼後切薄片每片約長8釐米、寬4釐米、厚0.5釐米;

7、取一個圓碗,在圓碗上均勻塗上一層調料,以使鋪上的肉塊更上色;

8、在圓碗裡,將1/3的梅菜乾盛在碗中墊底,將切好的五花肉塊整齊鋪在梅菜乾上,每鋪一層肉塊,就塗一層調料,一定要均勻塗上,最後再梅菜扣肉在碗周邊再鋪上一圈梅菜乾,再將餘下的調料倒在最外層肉塊和梅菜乾上;

9、鍋內放水,將鋪好肉的碗放放,大火轉中火,蒸50-60分鐘,直至肉軟爛又不爛,即可。或隔水蒸熟,時間要稍久一點。蒸好然後取汁出來,直接往碗裡再澆上,這樣做一次更入味;

10、取汁後,將肉復扣在大盤子中,將梅菜乾在肉周圍擺上一圈。

06

酸菜炒東坡

酸菜炒東坡是江西贛州傳統的特色名菜,屬於贛菜。取豬大腸洗淨切成段,用本地的一種特殊酸菜即醋果子作為主配料,再加其它佐料爆炒麵成,其特點是色澤素雅,味道酸美,人口滑嫩,是一道頗具地方風味的佳餚,因食用時耐人咀嚼,意味深長,猶讀蘇詞,故稱炒東坡,俗稱為醋果子炒大腸。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早在北宋以前,“炒東坡”僅是餐桌、宴席上一道便菜。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8月,蘇東坡首次來贛州初嘗此菜時被晶瑩透明、清香撲鼻、色香味俱全所陶醉,第二次於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抵贛州時,蘇東坡每天都要點這道菜。他先後在贛州居住了兩個多月,廣交朋友,漫遊名勝古蹟,留下了許多詩文題詠,其中影響最大、流傳至今的有八境題詩。蘇東坡還與當時的著名隱士陽孝本交情頗深。贛州府志記載著兩公夜話亭相得甚歡,夜話長敘,作廉泉詩表達情懷,在通天巖兩人作詩相贈的歷史。贛州人為紀念這位千古名人,蘇東坡愛吃的那道菜取名“炒東坡”。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豬大腸(直腸)400克,酒釀辣椒50克,酸蘿蔔20克,酸茭頭20克,酸冬姜20克,生薑10克,香蔥20克。調料鹽5克,醬油20克,味精5克,料酒10克,陳醋10克,幹澱粉50克,溼澱粉20克,色拉油750克,純鹼2克,明油3克。

操作:

1、豬大腸加純鹼、幹澱粉反覆搓揉,用清水沖洗乾淨;鍋內放入清水,大火燒開後放入大腸大火氽3分,撈出控水,順長剖開,切長4釐米的段,用料酒、鹽、幹澱粉上漿;

2、酒釀辣椒、酸蘿蔔、酸茭頭、酸冬姜、生薑均切小片;香蔥切段;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大腸快速翻炒2分鐘,取出控油;

4、鍋內留油20克,放酒釀辣椒、酸蘿蔔、酸茭頭、酸冬姜、生薑、香蔥段小火煸炒1分鐘,用味精、醬油、陳醋調味後勾溼澱粉芡,入炸好的大腸翻炒均勻,淋明油出鍋。

07

紅燒肉

紅燒肉是中華的一道經典名菜,口感肥而不膩、軟糯香甜,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同時,紅燒肉還富含膠原蛋白,是美容養顏保持肌膚彈性的好菜。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紅燒肉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紅燒肉的具體做法,這是目前傳世文獻中的最早記錄。當然,按常理推斷,這道名菜實際出現的年代比這還要更早。

宋朝的大文豪蘇軾,被貶黃州(今黃岡市)時曾做《豬肉頌》一首: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到了明清時期,紅燒肉這道千年美食依然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而且烹飪的技法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清代著名學者,也是著名美食家袁牧編有《隨園食單》一書,裡面詳細介紹了三種紅燒肉的做法。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五花肉500克,生薑幾片,桂皮一塊,八角2個,紅棗6只,草菇老抽30ml,鹽5克,冰糖25克。

操作:

1、五花肉清洗乾淨,整條放入開水中灼燙30秒;

2、撈出放在水龍頭下衝洗至涼透,切厚塊,放進開水鍋中灼燙30秒;再次撈出放在水龍頭下衝洗至涼透,放進開水鍋中再次灼燙30秒,撈出瀝乾水分;

3、鍋裡放油,冷油放入桂皮、香葉和八角,小火炒出香味;

4、加入五花肉一起煸炒;

5、五花肉煸炒至兩面稍為微黃;

6、放入冰糖、草菇老抽和生抽、鹽;

7、翻炒均勻,讓每塊肉都上色;

8、加入沒過全部材料的熱開水,不用蓋鍋蓋,大火煮開,撇走泡沫;

9、加入薑片和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40分鐘~1小時;

10、大火收汁;

11、邊收汁邊翻炒;

12、直到醬汁濃稠,每塊五花肉上都裹著醬汁即可。

08

荷包肉

荷包肉又名狀元萊,是一道江西省的地方傳統名菜,因用荷葉包紮而成,故又名荷包紮。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大餘出了個狀元戴衢亨,他是個飽學之士,名氣很大。有一天,他宴請鄰里老人,吃完飯後,每人送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就是用荷葉包著切好的豬肉,因為是狀元贈送的東西,老人們不好分拆開,就將肉連同荷葉放進木甑蒸熟。打開木甑蓋,荷葉的清香和肉香便陣陣飄來,夾起蒸爛的豬肉一吃,味道極佳。因此,人們便稱它為“狀元菜”。此後,這道菜逐漸在南安府所屬的南康、大餘、上猶、崇義四個縣流傳開來。在宴席上,開啟荷包胙也有講究,一般要由酒席上的一位年長者和一位年輕人兩人配合,才能打開,俗稱“開苞”。客家人歷來崇尚節儉,凡在酒席上吃不完的荷包胙等菜,都要用荷葉將它包好,帶回家給沒參加宴席的家人品嚐,這種風俗習慣一直流傳下來。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豬肉(瘦肉為主,肥肉輔之、糯米、秈米粉、醬油、糖、精鹽、甜酒、胡椒粉、花生油、味精、荷葉。

操作:

1、將新鮮豬肉(瘦肉為主,肥肉輔之)切成塊狀,然後,用糯米與秈米粉相拌,加入醬油、糖、精鹽、甜酒、胡椒粉、花生油、味精和肉湯等調料。

2、把荷葉用沸水燙軟,三張疊好,用碗把豬肉倒入荷葉中,包成圓錐形或錠子形。蒸時,需專人看管,不時地將水加入鐵鍋。要掌握火候,先大火蒸熟,後文火蒸爛。蒸好後的荷包肉,入口糯爛,吃不沾牙,荷葉的清香沁人心脾。

09

鹽焗雞

鹹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鹽焗雞最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皮爽肉滑骨出味,故有天下第一雞的稱道。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歷史淵源:

鹽焗雞是中國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調技藝,它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搬遷到一個地方,經常受異族侵擾,難以安居,被迫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在居住過程中,每家每戶均飼養家禽、家畜。在“逃亡”、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製作,並聞名於世的菜餚。起初,客家人將宰淨後的原只雞先用鹽堆醃製、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在的“客家鹹雞”。據傳,有一位客家婦女兒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體弱多病,因當時缺乏各種營養食品,就將用鹽醃製後的雞,用紙包好放入炒熱的鹽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後,身體逐漸恢復,強壯起來,並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狀元。後來這種菜餚家喻戶曉,成為每位客家婦女都能烹製的拿手菜餚。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原料:

三黃雞1只、沙姜1小塊、香菜2棵 、米酒1/2杯、粗海鹽3斤、廚房紙4張、深底瓦煲1只。

操作:

1、沙姜洗淨颳去外皮,剁成細末;香菜去頭,洗淨瀝乾水待用;

2、三黃雞洗淨去內臟,斬去頭、脖子和雞腳,用廚房紙吸乾水分;

3、用米酒和沙薑末塗抹雞身,醃製5分鐘,將剩下的米酒倒入雞腹裡;

4、用廚房紙將三黃雞包住,一定要包得嚴實;

5、先在瓦煲底部灑入1.5袋粗海鹽,放入包好的雞,再倒入1.5斤粗海鹽蓋住雞身;

6、 蓋上瓦煲的蓋子,鋪上一塊溼方巾,開小火煮60分鐘左右;

7、煮至溼方巾變幹,說明雞已熟,揭蓋舀出雞身上的粗海鹽;

8、取出煮熟的雞,撕去廚房紙,將雞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點綴,即可上桌。

10

定南酸酒鴨

定南客家酸酒鴨是一道具有定南客家民間特色的美味名餚。其味清脆爽口、香而不膩,由於使用米酸、薑末、辣椒末化血管。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大蒜末等佐料伴食,吃後助消化,軟原料:

整隻鴨子、酸酒、紅辣椒、蒜、鹽、姜、八角。

操作:

1、要選取當地飼養的瘦肉型菜鴨(俗稱“火鴨”),殺後淨毛清膛洗淨;

2、將鴨子放入鍋裡隔水蒸或煮熟,但不得蒸煮太久,以保其色、香、味俱全;

3、起鍋後,將熟鴨切成塊狀,擺放於盤中;

4、將準備好的薑末、辣椒末、大蒜末、食鹽和當地盛產的純正糯米酸酒等佐料放之碗中(俗稱酸辣碗)攪拌均勻,隨鴨肉一併上席;

5、吃法:可將鴨肉粘著佐料吃,也可把佐料直接倒入盤中拌隨鴨肉一起吃。若能與定南客家鹼性糕點:灰水粄(bǎn)、鴨蛋湯皮骨等同時食用,就更為一絕,謂之酸鹼平衡,有利健康。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大家都在看

1、關注|辦醫保業務很麻煩?別急,他們正在努力解決!

2、說好普通話,我區公務員參加普通話集中培訓測試活動!

3、【遇見章貢】標準鍾,古城街巷之城市地標

4、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在江西 | “小章”帶你辨別“黑與惡”(十七)

5、每喝一口酒,世上就少一個聰明人

【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遇見章貢】舌尖上的客家 ,十道客家名菜吃出家的味道!

來源:章貢區融媒體中心

素材來源:區文廣新旅局

編輯:鍾 葳

主編:陳佛保

章貢發佈

章貢發佈微信公眾號是章貢區委、區政府政務信息發佈推送平臺。這裡,有你最想看的權威信息,有你最期待的民生資訊。你還在等什麼?快快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起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