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這麼多小籠包,我可能吃到了假的

包子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小籠包,更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成為飽受歡迎的一道麵點。那麼,什麼是小籠包呢?相傳,小籠包最早起源於北宋的山洞梅花包,是當時汴京的名點,以皮薄湯汁為特點。發展到今天,我們常見和常吃的有小籠包和灌湯包,而小籠包又有南北之分。

吃過這麼多小籠包,我可能吃到了假的

北方的小籠包是發麵所制。麵粉經過發酵後會吸收肉餡的湯汁,做得好的北方小籠咬一口流油,但絕不會出現一包湯汁的狀態。發麵的包子皮吸收了肉汁後變得美味,一隻只發酵飽滿的包子擠在蒸籠裡,打開時散發著熱氣,白白胖胖得很是誘人,在北方地區很受歡迎。南方的小籠包和灌湯包是死麵做的。也有使用燙麵,來增加麵皮的柔軟。包子皮以薄為特色,越薄越好,死麵比燙麵更具有延展性,成品也更筋道,餐廳大多采用死麵的製作方法。

包子餡料的製作工藝上也有區別,一般分為水打餡和皮凍餡。水打餡就是在絞肉餡的過程中少量多次加入水分,讓肉餡充分吸收,遇熱收縮後,便有汁水滲出。皮凍餡則是將雞湯和肉皮同煮做成皮凍,切碎後拌入調好的肉餡裡。皮凍受熱變成液體,使得包子湯汁鮮美。皮凍一定要在包的時候再放,過早的放入已經融化了。

最早的肉餡調製是不放醬油的,湯汁是白的,現在大多是紅湯,估計與人們的口味越來越重有關。到現在,正宗的南翔小籠依然不放醬油,咬一口包子,露出裡面粉紅色的肉。

吃過這麼多小籠包,我可能吃到了假的

灌湯包和南方小籠很相似,區別在於:灌湯包的收口在下,小籠包在上;灌湯包的皮更薄,而且是擀出來的,正宗的小籠包的皮是用手按出來的,然後包的過程中再用手扯得更薄。

無論哪種包子,都是現包現蒸的好吃。這裡介紹一個自己琢磨並經過實踐的方法:對於以死麵包的小籠,還可以將包好的生胚放在冰箱冷凍,想吃時上籠蒸熟即可,而且由於冷凍過,餡料更加多汁,大家不妨一試。

吃過這麼多小籠包,我可能吃到了假的

小籠包出籠了,開吃了。來,跟我念口訣: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用筷子輕輕拎起一隻,小口咬破一點皮,用嘴一嘬,滿包的湯汁下肚,再將剩下的包子蘸著醋汁,真是極大的滿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