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小吃 餄餎面 蝦仁 醬油 手工藝 皇城根衚衕串子 2018-11-28
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舊時北京和平門外藏家橋有個清真廣福館,主人是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小飯館主要賣餄餎(一種煮著吃的條狀食品,多用蕎麥麵軋成)面,本小利微,生意平平。有一天,和好的餄餎面沒有都賣完,剩下的面讓母女倆很發愁。穆姑娘心眼活,人也機靈,她把餄餎面重新揉過,擀成面劑兒,切成比骰子大一點的小疙瘩,在開水裡煮熟,然後撈出放在陰涼處,以防變質。晚上母女倆用煮熟的麵疙瘩加了些青菜、肉絲炒了炒當晚飯吃,沒曾想一吃還真爽口,頗有些咬勁,味道也不錯。於是,母女倆從第二天開始就賣這個,起了個名字叫炒疙瘩。炒疙瘩除用肉絲外,還要加些掐去鬚根的豆芽菜和蠶豆,既好吃又新鮮,物美價廉,因而很受歡迎。炒疙瘩一問世便火了起來。

恩元居創始人回民馬東峰,1904年生於河北省河間縣(現升為河間市)城關鎮紅廟前街。1915年來北京在一家雜貨鋪(位於西城區西絨線同)學徒打工12年,攢了點本錢於1927年開了“義和雜糧店”(經營地點原來叫留守衛衚衕,現在叫朱家衚衕),後來在廣福館學習炒疙瘩(用黃醬炒),由於廣福館穆家無人繼業,1929年在馬東峰在糧店原址創立了恩元居,炒疙瘩也在創新的基礎上保存了下來。

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經過了4年左右的經營,馬東峰又在原址東邊購置了前門大李紗帽衚衕的房產,開了第二家店,分東、西恩元居,俗稱“東櫃、西櫃”。因為忙不過來,馬東峰於1933年把自己的弟弟,出生於1910年的馬東海從天津叫到北京,幫自己照看新店。由於馮玉祥與蔣介石的馮蔣戰爭,恩元居1935到1937年3年間停業。1938年重新開張。

馬東峰對炒疙瘩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改革。疙瘩由刀切改為手揪,炒制由用黃醬改為醬油,品種增加了蝦仁、三鮮、苜蓿、雞丁等各種口味。並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如:蒜苗、青豆、芽豆、黃瓜、紅蘿蔔、青蒜等菜蔬,炒出的疙瘩口感清爽,可口香而不膩。由於炒疙瘩在色香味方面獨樹一幟,又是主副食合一,價格便宜,成為了當時老北京聞名遐邇的一道傳統風味小吃。

恩元居的炒疙瘩從材料到加工,每一個細節都精心細緻。材料搭配講究:二兩肉絲、一兩配菜、三兩疙瘩為一份,幾乎主副食各半(個別食客不夠吃可以付錢單加疙瘩);選料精細,製作更精細,必須選用牛的和尚頭、子蓋部位,切成如冬蟲夏草般形狀的牛肉絲;疙瘩手工和麵,手工揪出黃豆大小均勻飽滿的圓型疙瘩;使用小鍋炒,一般一份一炒,最多一鍋炒一斤半;講究只掂鍋翻炒,不能使用鏟子,出鍋用勺子裝入盤中;追求精料細做,以口感柔軟,肉嫩,菜鮮,疙瘩呈金黃色為菜品特色。

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1956年公私合營後,恩元居改為國營,隸屬於宣武區飲食服務公司。從1965年到1983年的18年間字號的名稱改為了前進食堂。1983年恢復老字號,1997年前後改為私營的北京前門恩元居餐廳。2004年煤市街拆遷停業。

國營企業接手恩元居後不久,負責炒疙瘩的師傅被換掉,恩元居炒疙瘩的老手藝就斷了。接著是製作疙瘩改為用機械加工。炒疙瘩由小鍋改用大鍋炒。因鍋大掂鍋翻炒疙瘩費勁,就開始使用鏟子扒拉。(歡迎關注“皇城根衚衕串子”微信公眾平臺)為了節省人工成本和餐料成本,刀切牛肉絲改用炒菜剩下的牛肉下腳料絞的肉餡。為了多賺利潤而偷工減料,一斤疙瘩只配一兩肉餡。炒疙瘩的選料差了,配料比例變了,廚師換了,技術丟了,製作糙了,菜品聲譽砸了,最後字號也仍了。

2005年,恩元居炒疙瘩第二代傳人,馬東峰的兒子馬振國帶著女兒、兒子一起到西城區後海孝友衚衕1號,把斷了50年的老手藝重新拿了出來。

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舌尖上的京城——恩元居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