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 清朝 明史 魯智深 濟公 四川 歷史白與黑 2019-08-30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做點小生意,後來當了捕快,性子剛烈,平時愛打抱不平,膽識過人,後來被官服革職,又到延綏鎮當了邊兵,犯了殺頭的罪過,但主將見他樣貌奇特,替他求了情,最終被打了一百軍棍逐出,從此流落鄉間。

可以看出張獻忠此人勇猛,甚至有些不怕死,其後組織起義軍,勢力逐漸壯大,有關他的事蹟後世流傳的非常多,其中最富爭議的就是他嗜殺的性格,濫殺無辜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江口沉銀同樣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做點小生意,後來當了捕快,性子剛烈,平時愛打抱不平,膽識過人,後來被官服革職,又到延綏鎮當了邊兵,犯了殺頭的罪過,但主將見他樣貌奇特,替他求了情,最終被打了一百軍棍逐出,從此流落鄉間。

可以看出張獻忠此人勇猛,甚至有些不怕死,其後組織起義軍,勢力逐漸壯大,有關他的事蹟後世流傳的非常多,其中最富爭議的就是他嗜殺的性格,濫殺無辜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江口沉銀同樣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明史”中特意記載張獻忠殺人如麻,還立碑為證,取名“七殺碑”,但對他的這些行徑,同樣也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提出“明史”是清人所編,有可能是清朝在故意抹黑他,誰對誰錯到現在也沒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許多的俗語和他有關,這就要說到之前提到的,他逼和尚吃肉的事情。

據說張獻忠在攻打渝城的時候,他駐紮在一座廟裡,廟裡有位叫破山的和尚為人慈悲,博學多才,當時張獻忠逼他吃肉,破山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和他談了個條件。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做點小生意,後來當了捕快,性子剛烈,平時愛打抱不平,膽識過人,後來被官服革職,又到延綏鎮當了邊兵,犯了殺頭的罪過,但主將見他樣貌奇特,替他求了情,最終被打了一百軍棍逐出,從此流落鄉間。

可以看出張獻忠此人勇猛,甚至有些不怕死,其後組織起義軍,勢力逐漸壯大,有關他的事蹟後世流傳的非常多,其中最富爭議的就是他嗜殺的性格,濫殺無辜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江口沉銀同樣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明史”中特意記載張獻忠殺人如麻,還立碑為證,取名“七殺碑”,但對他的這些行徑,同樣也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提出“明史”是清人所編,有可能是清朝在故意抹黑他,誰對誰錯到現在也沒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許多的俗語和他有關,這就要說到之前提到的,他逼和尚吃肉的事情。

據說張獻忠在攻打渝城的時候,他駐紮在一座廟裡,廟裡有位叫破山的和尚為人慈悲,博學多才,當時張獻忠逼他吃肉,破山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和他談了個條件。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因為張獻忠之前破城之後總是喜歡屠城,所以破山說只要城破之後他不屠城,他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他,而破山和尚邊吃邊說了兩句話,直到今天還被認為是至理名言。

破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他是為了萬千百姓的性命才破的戒,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最適合的形象可能就是“濟公”了,但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兩句話是出自這裡。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做點小生意,後來當了捕快,性子剛烈,平時愛打抱不平,膽識過人,後來被官服革職,又到延綏鎮當了邊兵,犯了殺頭的罪過,但主將見他樣貌奇特,替他求了情,最終被打了一百軍棍逐出,從此流落鄉間。

可以看出張獻忠此人勇猛,甚至有些不怕死,其後組織起義軍,勢力逐漸壯大,有關他的事蹟後世流傳的非常多,其中最富爭議的就是他嗜殺的性格,濫殺無辜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江口沉銀同樣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明史”中特意記載張獻忠殺人如麻,還立碑為證,取名“七殺碑”,但對他的這些行徑,同樣也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提出“明史”是清人所編,有可能是清朝在故意抹黑他,誰對誰錯到現在也沒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許多的俗語和他有關,這就要說到之前提到的,他逼和尚吃肉的事情。

據說張獻忠在攻打渝城的時候,他駐紮在一座廟裡,廟裡有位叫破山的和尚為人慈悲,博學多才,當時張獻忠逼他吃肉,破山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和他談了個條件。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因為張獻忠之前破城之後總是喜歡屠城,所以破山說只要城破之後他不屠城,他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他,而破山和尚邊吃邊說了兩句話,直到今天還被認為是至理名言。

破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他是為了萬千百姓的性命才破的戒,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最適合的形象可能就是“濟公”了,但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兩句話是出自這裡。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事實上不光是這兩句,像是“張家長,李家短”、“敲竹槓”這種民間俗語也都和他有關,說張獻忠攻入四川之後,把當地的許多貪官汙吏,惡霸鄉紳都給殺了,一時間富家人人人自危,就有人把自家的金銀財寶裝在竹竿裡挑著,裝作窮人想要混出城外。

"

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早已是一種常識,出家的和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清規戒律中,和尚不能喝酒吃肉更是常識中的常識,雖然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裡見過一些不守規矩的“花和尚”,但大多數的僧人確實嚴格遵守這個規矩。

但是如果有人逼著和尚吃葷的話,結果會怎樣?這裡要說的一個人,還真做過這種事。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張獻忠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做點小生意,後來當了捕快,性子剛烈,平時愛打抱不平,膽識過人,後來被官服革職,又到延綏鎮當了邊兵,犯了殺頭的罪過,但主將見他樣貌奇特,替他求了情,最終被打了一百軍棍逐出,從此流落鄉間。

可以看出張獻忠此人勇猛,甚至有些不怕死,其後組織起義軍,勢力逐漸壯大,有關他的事蹟後世流傳的非常多,其中最富爭議的就是他嗜殺的性格,濫殺無辜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江口沉銀同樣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明史”中特意記載張獻忠殺人如麻,還立碑為證,取名“七殺碑”,但對他的這些行徑,同樣也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提出“明史”是清人所編,有可能是清朝在故意抹黑他,誰對誰錯到現在也沒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許多的俗語和他有關,這就要說到之前提到的,他逼和尚吃肉的事情。

據說張獻忠在攻打渝城的時候,他駐紮在一座廟裡,廟裡有位叫破山的和尚為人慈悲,博學多才,當時張獻忠逼他吃肉,破山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和他談了個條件。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因為張獻忠之前破城之後總是喜歡屠城,所以破山說只要城破之後他不屠城,他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他,而破山和尚邊吃邊說了兩句話,直到今天還被認為是至理名言。

破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他是為了萬千百姓的性命才破的戒,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最適合的形象可能就是“濟公”了,但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兩句話是出自這裡。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事實上不光是這兩句,像是“張家長,李家短”、“敲竹槓”這種民間俗語也都和他有關,說張獻忠攻入四川之後,把當地的許多貪官汙吏,惡霸鄉紳都給殺了,一時間富家人人人自危,就有人把自家的金銀財寶裝在竹竿裡挑著,裝作窮人想要混出城外。

張獻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說了兩句,到現在還是至理名言

而這件事被一位起義兵給發現了,就在張獻忠的耳邊低語幾番,張獻忠拔出大刀,砍斷竹竿,金銀財寶立馬撒了一地,此為“敲竹槓”。

清朝入關之後,張獻忠一直在積極抗清,後被大將背叛,最終受清兵暗箭,不治身亡,年僅四十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