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牛、雞、魚......哪種最營養?秋天更適合吃哪種?'

"

雞、鴨、魚、豬、牛、羊......

選擇這麼多,可是你知道怎麼吃這些肉才最健康?

哪種肉才是營養之王呢?

各種肉類詳解

豬肉:含鐵量豐富

優點:作為最常見的肉類之一,豬肉中含鐵量豐富,其含有的血紅素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物質,同時也是B族維生素(尤其是Vb12)的優質來源。

缺點:豬肉裡面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而蛋白質含量少,特別是肥肉部分,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

牛肉:氨基酸更適合人體所需

優點:牛肉蛋白質含量高,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的基本一致。牛肉的脂肪含量低,但肌氨酸含量卻比其它肉類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很有效果。

缺點: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所以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如有需要,可適當吃些嫩牛肉。

羊肉:最滋補的肉

優點:古時稱羊肉為羖肉。認為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有治療和補益效果。現代營養學也證實,羊肉營養豐富,且鈣、鐵、維生素D的含量相對豬肉和牛肉更多。

缺點:因羊肉溫補的特性,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雞肉:脂肪含量低(去皮)

優點: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同時,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缺點:雞肉皮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切忌吃過多的雞翅等雞肉類食品,以免引起肥胖。

鴨肉:蛋白質高

優點:鴨肉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同時,鴨肉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而且脂肪含量適中且分佈較均勻。

缺點:對於體質虛寒,患有慢性腸炎的人群來說,鴨皮的脂肪含量高,因儘量避免食用過多。

魚肉:易於吸收

優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

缺點:各類慢性病者不宜多食,肝病、肝硬化、痛風、結核等患者應慎食。

建議肉類攝入的順序:

沒有腿>兩條腿>四條腿,同時各種肉類交替食用,這樣才能均衡營養。

秋冬季適合吃什麼肉

羊肉:作為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溼之功效。

羊肉+生薑

溫經活絡,養護關節

秋冬季節是關節炎高發、加重的季節,適當進補,增強體質,可以多吃些羊肉,燉煮的時候多放些生薑,能夠幫助溫經活絡、暖身驅寒、保護關節。

材料:取羊肉60克,豆腐兩塊,生薑15克,將羊肉煮至八成熟時,加入生薑、豆腐,煮熟後調味食用即可。

做法:羊肉洗淨,放入滾水中氽燙一下後馬上撈出,再次沖洗乾淨備用。

熱鍋倒入油小火燒熱,放入薑片小火爆香至顏色變深且捲曲,放入羊肉續炒約2分鐘,依序倒入米酒和水改中火煮至滾後再改回小火,加蓋燉煮約50分鐘,熄火續燜約10分鐘,最後加入調味料拌勻即可。

這9種肉對身體都有害,最好不吃或少吃!

豬牛羊雞鴨魚,都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肉類。但是吃肉也是有禁忌的,有些部位的肉就是不能吃,有些最好要少吃。

肉吃不對,雖然沒砒霜毒,不過危害也不小!

1. 畜三腺——不吃

不要食用豬、牛、羊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

淋巴體中殘留的病菌和病毒需要高溫才能殺滅,普通的烹飪溫度難以達到,最好不要食用。

而甲狀腺、腎上腺等腺體中含有較多激素,耐熱,高溫也不易分解,600℃以上高溫才能破壞甲狀腺激素,食用太多就會影響我們的內分泌,造成身體不適。如果誤食牛的十分之一個甲狀腺,羊的二分之一個甲狀腺,就會出現中毒表現,如噁心、嘔吐、腹瀉 。

一般正規屠宰,動物的甲狀腺、病變淋巴結以及腎上腺“三腺”都是會摘除的,因此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2. 野生動物肉、貓狗肉——不吃

中原地區食用肉類多以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為主,狗肉只在少數的飯店或專營狗肉的飯店有售,貓肉更是極為少見。由於食用較少,貓狗肉的來源大多來自民間收購,很難有動物檢驗安全保證。

而對於野味來說,大部分都是環境不明、來源不明的,是否攜帶各種病菌病毒不得而知。

3. 雞鴨屁股——不吃

雞屁股、鴨屁股中其實腺體也很多。比如雞屁股,那裡有“尾脂腺””和“腔上囊”,尾脂腺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汙染,腔上囊則是淋巴器官,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代謝廢物等,即使高溫烹飪,一些病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

4. 魚腹黑膜——不吃

魚肚子裡的黑皮是魚腹中的保護層。不過,這層黑膜的營養價值並不高,主要是脂肪,二噁英、多聚聯苯等環境汙染物都是脂溶性的,也會更容易在腹膜等脂肪組織。因此,這層黑膜就不建議吃了。

5. 雞鴨皮——少吃

鴨皮、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尤其是烤雞,經過烤制後,雞皮中的膽固醇被氧化,不利人體健康。因此,吃雞時最好去掉雞皮,更不要用雞鴨皮來做菜。

6. 魚頭——少吃

一般來說,魚頭是魚中最容易積蓄汙染物質的部位。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魚中汞含量的檢測發現,不同部位汞含量:魚頭>魚皮>魚肉>魚籽。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汞蓄積量上升。

當然,正規水庫養殖的魚,一般2-3斤左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7. 動物脖頸——少吃

動物脖子處的淋巴組織比較集中,我們都知道淋巴組織裡可能存在有病菌,但並不代表說脖子等於淋巴。

比如,豬脖子,素有“血脖肉”之稱,它確實有較多淋巴結,尤其是病變的淋巴結較大,但只要規範屠宰,病變的淋巴是會被除掉的。

而對於雞鴨脖子來說,吃的時候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中。

8. 冷藏超半年的肉——少吃

肉類冷凍也是有保質期的,一旦超過保質期,在冷凍室內也會變質。一般來說,家用冰箱存半年以上就有些長了,這種肉已經超過了安全食用期,不僅口感差、營養流失,而且還有健康風險。

豬肉冷凍保質期為6個月左右,最好在4個月內食用。

牛羊肉基本在8-12個月。

雞、鴨等禽類為3-8個月。

加工肉製品更短,一般最長為3個月,如培根片、醃肉別超過3個月,火腿和培根塊別超過4個月。

9. 動物內臟——少吃

動物內臟還是含有豐富的鐵、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但是不建議多吃。畢竟肝臟、腎臟等內臟也是身體的“過濾器”,難免會有一些毒素殘留。而且一些內臟的膽固醇比較高,而且嘌呤含量也不低,每100克動物肝、腎、胰、心、腦等嘌呤含量均有數百毫克。

吃肉的三不原則

總結一下,其實吃肉主要有個三不原則,就是:

1. 淋巴不吃

淋巴系統是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比較容易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因此一般不建議食用。

2. 腺體不吃

甲狀腺、腎上腺這樣和內分泌相關腺體,人體攝入後確實可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帶來不利影響,不建議食用。

3. 皮儘量不吃

動物“皮”其實包括著真皮、脂肪、淋巴。真皮可以吃,因為富含膠原蛋白,但其他兩種就不推薦吃了。以五花肉為例,最上面那層薄薄的、很有韌性的皮,其實就是真皮。

但如果是雞鴨這些禽類的皮,因為本身就很薄,人們很難分辨真皮組織,所以就都不吃了。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健康時報、生活計仔多(ID:gdtvshjz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