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我負天下,也不可我負美食也——泡菜罈子

醃菜 烹飪技巧 酸菜 花椒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017-09-17

“酸罈子”是南方一些地區對泡菜罈子的稱呼,在我的家鄉陝西,以前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一罐經年累月的老酸壇。陳年的罈子有著快手泡菜無法取代的酸香爽脆,層層疊疊不同食材的複雜味道,在乳酸菌的慢慢作用下會越來越醇香鮮爽,壇沿水封好,能存好多年。酸罈子於我,是童年夏天最愛的酸蘿蔔,家裡來客下酒的一碟酸豆角,四季裡鮮滾滾的一鍋酸筍魚頭湯,也是早餐饃饃最開胃的小菜。如今在異鄉再難嚐到很正的家鄉味,市售酸菜裡的防腐劑添加劑又毫不手軟,索性詳細諮詢了孃親,自起一罈,近一年打理下來滋味也是愈發飽滿,平日直接吃或是炒菜燒湯都能開胃解饞。

寧可我負天下,也不可我負美食也——泡菜罈子

好的酸罈子,開壇香氣濃郁,酸菜入口爽脆,利落有聲。壇水澄澈不渾,但又與街邊清寡的一夜泡菜不同,它有呼吸有生命,有小小的氣泡,也會在你家廚房牆根下咕嘟地籲一口氣。不過比起老滷,老壇更是易開難守,操作更簡便卻更需要悉心打理,否則可能一夜之間前功盡棄(補救之法詳見作法及小貼士)。

用料:

清水 礦泉水或者純淨水,蘿蔔,小米椒,青椒或者朝天椒,花椒,鹽,白糖,老薑,大蒜,八角,高度酒,老壇水(沒有的話可以用小米椒的水代替)

日常增補:

子姜、榨菜、豆角、毛竹筍(或甜竹筍)、刀豆、蒜苗等等,自己想泡啥都是可以的

寧可我負天下,也不可我負美食也——泡菜罈子

這種罈子都可以

  1. 準備一個大小合適的密封容器,可水封的罈子最好(土陶最佳,玻璃亦可),隔絕外界空氣同時能排出壇中發酵的多餘氣體。如用密封罐需確認密封性好,並定期開瓶放氣(迅速蓋上)。

    容器洗淨,有條件的話用開水燙過為宜。晾乾。

    同時準備一雙新筷子,確保無油,專筷專用。後續切菜的板子也必須保證無油。

  2. 準備清水。罈子分生水壇和開水壇兩種,前者使用礦泉水(比如農夫。不要用自來水),後者用冷開水。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其中一種後必須貫徹始終,不要混用。

    如鄰舍有老壇水,借一小瓶。老壇水有豐富的發酵菌,可幫助新壇水儘快穩定。

  3. 罈子中放入充分晾乾的3。同時間隔分佈放入調料類(老薑、蒜、花椒、八角、辣椒、鹽、白糖),領會精神即可,加水後都會均勻。

  4. 加2中清水(如有老壇水,一併加入),淹沒壇中材料,水面距離壇口至少一寸。材料不要太少,以罈子放得下為準。

  5. 加高度酒(2tbsp左右,約莫1~2瓶蓋)。蓋上壇蓋,封口,壇沿注水(此為密封用,一定要加足。)。罈子靜置於陰涼處。壇沿水會蒸發,記得定期查看補充,保持清潔。

  6. 兩週後酸罈子即成。期間可觀察幾次,正常情況下壇水清澈,蔬菜周圍會有少許氣泡,說明發酵在正常進行。

  7. 後續關鍵步驟之養護:第一次起的罈子可能風味不夠,也可能偏鹹,隨著多次醃製乳酸菌會增多,也更加爽脆。壇水起白,可加入一些筍(毛竹筍為佳,甜竹筍或冬筍也可),一兩天後就會恢復澄清。此外壇沿需保持清潔,水量要足。

  8. 後續關鍵步驟之增補蔬菜:列在可選裡的是個人覺得比較適合醃酸的蔬菜。每次加入新菜請重複步驟3,洗淨晾乾,切合適大小醃入。同時注意適量加鹽和高度酒。隨著日漸成熟,乳酸菌益發強大,後續蔬菜需要泡製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幾天就行。

寧可我負天下,也不可我負美食也——泡菜罈子

小貼士

1、選擇蘿蔔開壇是因為它醃製後性狀穩定,不易變質,成功率高。功效與之類似的還有藠頭。其餘子姜、豆角等好吃但容易起白黴變,建議等壇水穩定後再醃。二

2、加入的蔬菜無論品種,洗淨後必須充!分!晾!幹!所用筷子、切菜板子及其它接觸壇內的東西一!定!要!無!油!否則容易導致罈子變質。開蓋時注意壇沿水不要滴入壇內。

3、糖的作用主要是幫助發酵,後期無需再添。

4、菜量以罈子放得下為宜。

5、鹽選用醃製鹽(泡菜鹽),無碘鹽也可以。碘會加速泡菜綿軟,影響品質。放鹽後可稍稍嘗下,比平時做菜稍鹹即可。

6、罈子一定要注!意!密!封!用普通瓶子,終究沒有罈子效果好。

8、如果罈子起白(或者叫生花),推薦加一兩塊筍。手頭沒筍的話加少許高度酒也可改觀,但效果不如筍明顯。以上前提是你的罈子或容器不漏氣,如果漏氣建議先換容器。

9、雖是老壇,但酸菜不要泡太久,常吃常新比較健康,尤其泡得比較綿軟的要及時夾出。半年以上的罈子可能會有較多沉澱,有條件的話可將酸菜夾出,壇水取澄清部分,泡淡了的花椒撈走換新,待罈子洗淨消毒晾乾後再重新放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