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臟該吃嗎?做好專家說的這5件事,吃得健康又安全!

飼料 貧血 動物 烹飪技巧 營養醫師曾瑤池 營養醫師曾瑤池 2017-08-18

夫妻肺片、爆炒肝尖、肥腸煲……對於中國人而言,心、肝、腎、肚、腸和禽類的胗等動物內臟是餐桌上的常客。雖說動物內臟除了味美還富含營養, 但是大家也一定聽說過內臟毒素也很高吧。動物內臟,到底是吃好還是不吃好呢?

動物內臟該吃嗎?做好專家說的這5件事,吃得健康又安全!

1 內臟營養,名副其實

內臟中深紅色的部位都富含“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助於缺鐵性貧血的防治;

內臟是維生素的聚集地,肝臟中維生素A含量遠超過奶、蛋、魚、肉,有助緩解眼睛乾澀、疲勞和視力減退等症狀;

內臟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肝和胗的蛋白質含量與瘦肉不相上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動物肝臟是營養素儲藏大戶,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13 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B12 的含量特別高。肝臟的蛋白質含量超過了瘦豬肉,鐵、鋅、銅、錳等微量元素也十分豐富,算得上自然界營養素最全最豐富的食物。

動物腎臟也含有不少維生素A 和維生素D,而普通肉類中含量卻很低。若論各種B 族維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腎臟、心臟和禽類的都明顯高於普通肉類。可以說,它們是營養素更密集的“紅肉”。

2 安全隱患,不可小覷

隨著環境汙染的加劇,水質的變差,以及農藥和激素在養殖領域難免不規範使用,動物內臟的安全性受到質疑,尤其是肝臟和腎臟。因為肝臟是代謝器官,而腎臟是排洩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積的部位。現在飼養動物,都得加飼料,不能排除有些飼料中非法添加劑、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學物質,會集中出現在內臟中(肉中雖然也會有,但一般比內臟低很多)。但是,這些隱患都是建立在動物本身患病,或過量使用獸藥,或飼料、水源被汙染的基礎上。食用經過動物檢驗檢疫的合格產品,注意控制攝入量和烹調方法,一般不會發生中毒。

3 食或不食,便宜行事

建議不吃的理由還是從安全角度, 健康角度來看的。因為這些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可以通過其他食物來獲得。如果不是貧血、缺鋅或缺乏維生素A 的人,不必經常吃肝臟和腎臟,當然也不必絕對禁忌。不吃的話,可以通過菠菜、胡蘿蔔、雞蛋、全脂奶和深海魚類來確保維生素A 的攝入,也可以通過吃紅色瘦肉來獲得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

建議吃的理由是考慮到一些人的飲食喜好, 還有些確實需要這樣的食物來補給維生素、鐵等營養素的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孕婦、缺鐵性貧血患者等。吃,需要注意:

1.來源放心 選擇信譽好超市購買有檢驗檢疫標誌的產品。購買無公害、綠色、甚至有機食品,相對而言環境汙染積累的危險更小一些。不要吃發生病變或不新鮮的內臟。

2.少量食用 一次吃25~50 克,可以用毒素相對低的雞肝、鴨肝、鵝肝代替豬肝。

3.清洗乾淨 肝臟和腎臟屬於排毒器官,受汙染的可能性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調時,也都會格外注意。其實其他動物內臟如肺、肚、腸等,也常被多種病原微生物汙染,是各種寄生蟲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飪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4.烹飪徹底 動物內臟的烹製最好採用長時間高溫高壓燜煮的方法,將蟲卵、寄生蟲和病菌殺死,以保證食用安全。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委、專家顧問

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營養分會常委

深圳市醫師協會營養分會副會長

中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

深圳市中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曾瑤池祝您健康快樂!

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