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其中也包括……羊的蛋蛋。

羊的蛋蛋,被大內蒙人稱為“草原明珠”。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其中也包括……羊的蛋蛋。

羊的蛋蛋,被大內蒙人稱為“草原明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蛋蛋嚐起來比魚丸還要稍嫩些,味道上鹹中帶鮮,即使落了胃,嘴巴里也還是殘留著淡淡的香味。

效果更是不用說,滋陰補精,補腎壯陽。一口吞下一整個,才配得起內蒙古人在草原上放肆馳騁的威風凜凜。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其中也包括……羊的蛋蛋。

羊的蛋蛋,被大內蒙人稱為“草原明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蛋蛋嚐起來比魚丸還要稍嫩些,味道上鹹中帶鮮,即使落了胃,嘴巴里也還是殘留著淡淡的香味。

效果更是不用說,滋陰補精,補腎壯陽。一口吞下一整個,才配得起內蒙古人在草原上放肆馳騁的威風凜凜。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對羊肉的“痴情”,還真不愧汪曾祺對他們的讚賞。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其中也包括……羊的蛋蛋。

羊的蛋蛋,被大內蒙人稱為“草原明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蛋蛋嚐起來比魚丸還要稍嫩些,味道上鹹中帶鮮,即使落了胃,嘴巴里也還是殘留著淡淡的香味。

效果更是不用說,滋陰補精,補腎壯陽。一口吞下一整個,才配得起內蒙古人在草原上放肆馳騁的威風凜凜。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對羊肉的“痴情”,還真不愧汪曾祺對他們的讚賞。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這熱得讓人發怵的炎炎夏季,不如跟著小饞一起,去內蒙古吃上幾口羊肉,一領草原民族風貌吧!

"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全年最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變大。此時若是吃上幾口益氣補虛、開胃健身的羊肉,必定讓人大汗淋漓,全身上下像洗了個澡一樣痛快。

說到吃羊肉,著名散(美)文(食)家汪曾祺有話說了:

“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以內蒙古為最好。”

這內蒙古的羊究竟有何魅力,能受到吃貨行家汪曾祺的如此褒獎?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著名“吃貨”家汪曾祺

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其吃羊肉的歷史就跟這個民族的歷史同樣久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另一方面,從東經126度29分橫跨到東經97度10分的內蒙古,草原面積多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優秀,生活在內蒙古的羊群也確實爭氣:

由於東西橫跨面積大,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有著較大的區別,降水量也隨著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東邊是茫茫的大興安林,森林覆蓋率47.8%;西邊則是陡峭缺水的阿拉善戈壁。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降水量充足的地方自不必說,牧群有著充足的草料。

可即使在常年乾旱少雨、生存條件最嚴酷的阿拉善半荒漠草原,羊群們不僅沒有“被勸退”,它們的生命力反而更加頑強。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之戈壁

羊群們爭氣,內蒙人自然也不能落了下風。他們用來“折騰”羊肉的法子,就有好幾十種:

首推的當然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因食用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而得名。其做法也是簡單到極致: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由微火燉至,使其軟嫩脫骨,不碎爛為度。再佐以韭菜花醬,便能大快朵頤了。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烤全羊則是熱情好客的內蒙人接待貴賓的最高禮節,在古代只有王親貴胄才有這樣的禮遇。

相比手把羊肉,相比手把羊肉,其做法也更加嚴格:1~2歲的小羊經過宰殺、燙皮、褪毛、醃製、調味後,再掛入烤爐內,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

食用時也極為講究:

烤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分食。

夾一塊,蘸著孜然和辣椒粉放入口中,皮質脆嫩,肥而不膩。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是生在內蒙古的羊群們另一個好去處。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涮羊肉,又名羊肉火鍋。《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用來涮的羊肉片,其厚度如薄紙一般,肉質鮮嫩,醇而不羶。

食用時,在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

香味純正,入嘴更是鮮嫩可口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除了吃法繁多,真正的蒙古族,對於羊身上的任何寶物,都是不肯浪費的。對吃羊這件事,他們充分發揮了我國人民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傳統美德:

“只要羊敢長,咱就敢用、敢吃”。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其中也包括……羊的蛋蛋。

羊的蛋蛋,被大內蒙人稱為“草原明珠”。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羊蛋蛋嚐起來比魚丸還要稍嫩些,味道上鹹中帶鮮,即使落了胃,嘴巴里也還是殘留著淡淡的香味。

效果更是不用說,滋陰補精,補腎壯陽。一口吞下一整個,才配得起內蒙古人在草原上放肆馳騁的威風凜凜。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內蒙人對羊肉的“痴情”,還真不愧汪曾祺對他們的讚賞。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在這熱得讓人發怵的炎炎夏季,不如跟著小饞一起,去內蒙古吃上幾口羊肉,一領草原民族風貌吧!

內蒙人的24小時:吃羊、吃羊、吃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