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小吃 麵條 烤魚 魚腥草 小苜蓿麗麗 小苜蓿麗麗 2017-09-16

最近在看汪曾祺汪老先生的散文集,不難看出汪老先生在世時,絕對是一個美食家。他的舌尖韻味一輯,寫的都是美食,什麼昆明菜啦,豆腐啊,獅子頭啦,東坡肉啊,豆汁兒等,在他的筆下已經不是妙筆生花,而是妙筆生吃啦。

談起吃,說起美食,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排斥,畢竟人生中,吃是一件最大不過的事了。別忘了,民以食為天。

試想,如果一個人對失去興趣,那將是一個怎樣無趣的人啊。我會替此人感到遺憾,遺憾此人的人生樂趣又少了一樣。

汪老先生在文中說:“我是個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的人。”

那麼生活中的你對吃又是怎樣的一種情結。說起吃,我對遵義的美食那真是念念不忘,想了又想。

自從離開遵義回到北方後,每隔一段時日,總會念那邊的美食,然後口腔裡會有一小股東西,打轉,跳動,在舌頭尖徘徊,然後又咽回去。

豆花面

豆花面是貴州省遵義市的一種特色麵食,也是我上大學時,在遵義吃的第一頓飯。記得九月初下火車,我和哥哥走到學校門口時,一眼就看到了張家豆花面。作為北方的我們,決定進去嚐嚐南方的麵食。

我們要的是幹拌豆花面,老闆端上來時,只見如韭菜葉子寬的麵條,薄的透亮。麵條上蓋著一塊雪白的豆花,似水豆腐,但比水豆腐嫩多了。你甚至覺的用筷子都太生硬了些,實在是豆花太過過溫柔。

麵條上蓋的除了豆花,還有魚腥草,肉丁,切得方方正正,和油辣椒,油炸豆腐丁一起。其中,魚腥草是標配,就和豆花一樣,是不可少的。魚腥草是一種類似香菜的野菜,吃在嘴裡你會覺的不僅僅吃的是菜,更是一種香味。

豆花面當地人的吃法都是吃湯的,也就是把吃麵的汁子和麵條分開。也叫蘸水面。

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豆花面

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蘸水是相當豐富的,有肉丁,油辣椒,油炸的黃豆,豆腐乾,花生米,魚腥草,蔥花等一起混合在小碗中,再用醬油,花椒麵,味精,精鹽調配而成。

麵條煮好後,會盛在有豆漿的碗中,在蓋上豆花,用筷子將麵條和豆花挑進拌蘸水碟內,趁熱邊蘸邊吃。

對了,貴州那邊很少吃醋的,他們餐桌上一般放的作料瓶都是醬油,若要加醋,可以直接跟老闆說。

給蘸水倒點醋,酸酸的,辣辣的,油而不膩,魚腥草的香味沁口而入,頓時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尤其夾著一小塊嫩白的豆花,蘸一下汁子,放入口中,隨口即化,最是一番享受。

烏江辣雞米皮

米皮對於貴州人而言,就如涼皮對於陝西人一般。

遵義的米皮店很多,最鍾愛的當屬烏江辣雞米皮。我們學校大門右側,有一家店,是連鎖店。

米皮,類似於涼皮,只不過是用大米做的。比涼皮白,也軟一些。

米皮的吃法基本是幹拌,貴州人也叫乾餾米皮。烏江辣雞米皮主要是用雞肉配料。雞肉是剔骨後做的,切成小丁,用蔥薑蒜,醬油,料酒,花椒等在鍋裡炒,直到雞肉完全熟透,所有作料味都入進去,就可以了。

一碗米皮,上面蓋著一大勺雞肉丁,油炸花生,蔥花,泡菜,油辣椒攪拌後即可食用。

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第一次吃辣雞米皮,至今難以忘懷。一小塊雞肉丁嚼在嘴裡,竟可以冒出鮮鮮的肉汁,感覺整個雞肉丁是鮮嫩而豐滿的。

貴州的辣椒是出名的香,除過辣,自帶一股香味。特別是當地人又特別會炒油辣椒,放什麼花椒麵,黑芝麻,肉末,黃豆,花生米等,炒出來很有嚼頭。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可別忘了老乾媽可是走出國門的辣椒,恰恰是貴州的招牌。

遵義烙鍋

烙鍋是另一大特色小吃。

烙鍋始於清代,至今有300多年曆史。傳說,平西王吳三桂調兵鎮壓水西彝族,當地居民為逃避戰爭,逃進深山,取來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葷素野菜等食物充飢。不料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襲下來。

只是瓦片換成了平底鐵烙鍋,可烙的食物有山珍、海味、野菜。

每當夜晚降臨,學校門口的巷子裡,一家又一家的烙鍋,生意火爆。

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烙鍋也屬於平底鍋,放在又蜂窩煤的爐子上。一般在你點菜的時間,老闆會給你放半搪瓷缸菜籽油,鍋上放一個鏟子。

鍋稍熱時,將菜籽油倒進烙鍋,然後把點的菜夾進鍋裡,上下翻動,熟了以後,用鏟子撥到烙鍋的四周,然後再夾菜繼續烤。

通常,菜蔬後吃時,都會配一隔小碟子,碟子裡是辣椒麵。主要將花生、芝麻炒熟後,與辣椒麵、花椒一齊搗成粉末狀,加入適量鹽和味精。其中,花生等佐料與辣椒的比例大約為2比3。

夾菜放入小蝶中蘸一下辣椒麵,放在嘴裡,香辣可口。一般是不加醋的,若放點醋,也別有一番風味。

大家可以圍著鍋坐一圈,邊吃烙熟的菜,邊喝酒聊天。

遵義烤魚

烤魚,我是在雲南的麗江,吃了納西族人的烤魚,在北京,也吃了兩三家烤魚,西安,吃了好多家,但這些地方的烤魚吃過也就忘了。唯獨遵義的烤魚,是刻在心裡不會忘的。

遵義的烤魚,是在路邊搭個架子, 用炭火烤。

自己選一條魚,老闆洗乾淨後,放上醬油等作料,用一個如鐵扇的大夾子夾在火上烤,同時另一人會將土豆,粉帶,魔芋,木耳,藕片,花菜,豆腐,芹菜,辣椒等炒好。

等魚烤好後,放在一個大鐵盤裡,然後把炒的菜連同汁子一起倒入大鐵盤,最後在撒上油炸花生米和魚腥草。

當我談遵義小吃時,我談些什麼?

此時,呈現在眼前的不僅僅是烤魚。因為它比烤魚更豐富,比干鍋更有味,比火鍋更純粹。

每次我們吃完烤魚後,我都會將魚骨頭給老闆,夾在鐵夾子裡,幫我烤熟。有時,也會自己烤魚骨頭。

魚骨頭也是一小節一小節,吃時最好咬在節骨上,慢慢嚼,越嚼越香,一股焦焦的味道,還有一絲絲油油的味道。

不但美味,而且補鈣。

所以,我總喜歡吃遵義的烤魚,我總覺得吃一頓烤魚我賺大了。

遵義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劉二媽米皮,蝦子羊肉粉,花溪牛肉粉,絲娃娃,酸菜魚等,都是特別好吃的。

若有機會,一定去看看那邊的美景,吃吃那邊的美食。

那時,你會發現生活比你想象中的更美好,更加讓人迷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