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餃子下馬面

麵條 打滷麵 面片湯 立秋 光明網 2017-06-23

蘭玲

膠東的福山大面和蓬萊小面已經成為地域性的特色商業飲食,但居家飲食中仍以手擀麵最令人叫絕。將和好的麵糰放在大案板上,揉至麵糰光滑,再用擀麵杖使勁反覆擀壓,擀壓成厚度不足0.2釐米薄的面片,摺疊後用刀切成均勻的細條,將其抖散,沾勻醭面,等待下鍋。擀麵條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有道是“軟面箍扎硬麵湯”,即擀麵條的面要相對硬些,麵條才會筋道不粘連,所以,過去家口大,擀一頓全家吃的麵條也是很辛苦的活計,更何況是三天兩頭的要喝麵條。

膠東東部也稱麵條為“湯”,喝麵條就叫“喝湯”,民間對面條有種種叫法,依據製作方法不同,有“過水麵”“開滷麵”“打滷麵”“雜麵湯”“混湯麵”“爆鍋面”“疙瘩湯”“片兒湯”“揪麵湯”等等。其中以手擀麵做的打滷麵最為正宗,不僅是居家飲食的主力,也是招待客人和禮儀、節慶時的主食。

來人待客,餃子、麵條就是待客的標配主食,有道是“上馬餃子下馬面”,也說“開路餃子團圓面”,其中包含了出行和飲食兩種習俗,即離家的時候要吃餃子,回家的時候要吃麵。同樣,客人進門要吃麵條,表示熱情,說要纏住腿腳多住幾天,體現膠東人的熱情待客;待客的第一頓飯忌吃水餃,認為水餃是送行的食品,意味著客人不受歡迎,俗稱“滾蛋箍扎”。送客時則不吃麵條,認為纏住腿旅行會不順利;因餃子的形狀像元寶,送行吃餃子,象徵出門發財賺元寶。

麵條也是節日飲食,正月二十一,民間認為是麥子生日,要吃麵條。人們以這一天的晴陰來預卜當年麥子的收成好壞,並有俗語說:“給吃不給吃,單看正月二十一。”二月二是龍抬頭日,有的地方也吃麵條,叫“龍鬚麵”。過去有春社和秋社,社日是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傳統節日,時間分別在立春和立秋第五個戊日,大致在春分、秋分之後,有的地方也以春分為春社,秋分為秋社。社日這天,一個家族的人要聚到一起,由族長帶領,先祭祀土地和穀神,然後祭先祖,吃社飯,唱社戲,主食就是麵條。夏至也喝麵條,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諺。夏有三伏,民間又有“入伏的餃子出伏的面”、“立秋的箍扎入伏的面”等俗語,這些節日的飲食變換,一則祈慶豐年,二則對於日常飲食也是一個調節。

麵條在人生儀禮中更是頻頻出現。過生日必吃麵,叫壽麵、長壽麵;生孩子是喜添新丁,要吃喜面。男婚女嫁中,麵條也擔任著重要角色。魯中的濰坊、淄博、濟南等地有“下轎包子(即水餃)上轎面”的習俗,而煙臺的習俗則是“上轎餃子下轎面”,結婚當天早晨婆家要擀麵條給新人吃。新人在炕上坐定之後,就有“全和人”端上面來,麵條切得很寬,約有三釐米寬,叫“哺面”或“開口面”;有的地方叫寬心面,意思是新娘子初來乍到,希望她不要想念父母,心情愉悅;也有說將來的日子會寬頭(有錢花),總之都是表達一些美好的願望。

現在,麵條依舊是膠東人喜愛的主食之一,它在儀禮民俗中的地位也依然重要,但純正的手擀麵卻不多了,市場上有專門加工麵條的店家,農村也有了家庭壓面機,機械化解放了女人們的雙手,省事確是省事了,但人們心裡還是念想著記憶中手擀麵的味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