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時的麵皮

辣椒油 醬油 豆芽 玉米 芝麻 佳哥在線 2018-11-28

文 | 劉章建

兩漢三國,真美漢中。緊靠著秦嶺和漢江,註定了漢中必定是一個蘊藏著悠久歷史和富足物產的地方。

別的不論,單就吃食,漢中麵皮就久負盛名,四海皆知。我小時候在農村,家裡有大事,大人們方操持著蒸麵皮待客。大約情形是這樣的:某一個晚上晚飯畢,看母親提了水桶在米缸裡舀米,一碗,兩碗,三碗,四碗……就知道明天家裡要來貴客。因為那時候吃蒸飯的時候不多,況且蒸飯也只要兩碗米再搭配洋芋或者紅苕就足夠了。白花花的“貴朝”米做的麵皮,也只有家裡來了貴客,孩子們才能跟著奢侈地享受一頓吃麵皮的快樂。眼睛跟著母親轉:看她舀了小半桶米,又飛快地提到水缸前舀了好幾瓢水,這樣,水桶就快滿了。我們小孩子躺在床上一邊興奮地輾轉反側“攤燒餅”,一邊暗自算計著明天約莫會來幾個人。這樣思忖的時候,心裡既快樂又難過,快樂的是明天有面皮吃了,難過的是推磨實在不是好活。

吃麵皮,磨米漿是關鍵。浸泡了一夜的米,必須磨成米漿,方能滿足蒸麵皮的原料。灌磨是技術活,只有母親親自擔任。彼時,她像一個地道的農婦一般,順著磨道一兩秒的旋轉間隙,伺磨拐一過去,就輕盈地把半勺連米帶水的原料準準地“喂進”磨眼,絕對不會拖泥帶水;我和妹妹充當“推手”。一人一邊站著,牢牢握住丁字形的磨拐,人比磨拐高不了多少,加之又缺乏力氣,那石磨推得就轉轉停停,吱吱呀呀的,缺乏氣若長虹的連貫性和滋溜溜的歡快聲。母親有足夠的耐心,她拿出當老師的本分,適時地因材施教:往前推出力勻稱循序漸進,往回拉循著慣性一以貫之;這樣,一圈一圈往復循環,就會使巧勁,攢後勁,就不難了。……如是三五次,還真的就輕車熟路,再也不發怵推磨了。有時候,很長時間不來客人,伺一個週末,也會主動央求吃麵皮了。

蒸麵皮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就解放了。老奶奶是“火頭軍”,氣定神閒地坐在灶火的草墩上,半閉著風蝕眼,不急不慌有一搭沒一搭地抓住半把麥糠扔進灶門口,或者挽住半把麥草壓住撲出灶門的火舌。她雖然年紀大眼神差,但是,她能從氣流水的絲絲聲中精準地判斷出此時應該添麥糠,彼時應該架麥草。

半鍋水滾開了,母親架上籠屜,鋪上籠布,鐵勺均勻地在米漿裡攪幾下,迅速舀出一勺,划著圓圈澆在籠布上,薄薄的米漿就規矩地蓋住籠布;第二籠,第三籠,第四籠……奶奶很敬業,一把麥糠半把麥草地“喂”火。母親正好騰出間隙整理案板,三五個空箕依次排開,倒扣在案板上待用,半碗水上倒幾滴菜油放一把刷子,菜刀在水缸壁來回擋兩下……等老奶奶挽住半把麥草塞進灶膛的時候,母親也已經看到氣流水快冒圓了。等麥草的嗶啵聲消停,母親鬥士一樣,站在灶前,猛地掀起籠蓋,吹一口熱氣,雙手在涼水裡一蘸,按下籠布上鼓脹的氣泡,提起籠布,一轉身,“啪”一聲,準準地把籠布上的麵皮拍在倒扣的空箕上;雙手再伸進涼水裡蘸蘸,雙手的幾個指頭伸向麵皮的最前端,三攆兩攆,就熟練地剝開籠布和麵皮的縫隙,掂著力道輕輕向懷裡提拉,籠布就乖乖地離開面皮;而麵皮呢,正扒著空箕“乘涼”呢。母親並不手忙腳亂,輕盈地把籠布又鋪在籠屜上待用……第二籠,第三籠,第四籠。如此來回往復,空箕上就趴滿了蒸好的麵皮了。奶奶和母親這樣往復的勞作,大約要耗費大半天時間。等兩三桶米漿桶都空了的時候,等反扣的空箕都頂著半尺高的顫巍巍的麵皮的時候,門口就傳來了自行車鈴叮叮噹噹的響聲。

客人來了,自然要說事。他們扯他們的正經。


幼年時的麵皮

母親還不能輕鬆。麵皮這個吃食,香不香,全在調味上。石磨時期的山鄉,能有什麼稀罕的味道呢?!

麵皮有兩個關鍵,一是蒸得好,筋道,軟而不融,柔而不斷,有嚼頭;二是調料好,吃到口中滿嘴竄香,回味悠長,口留香。

也還是有的。鹹鹽是必備的;漿水菜水是酸,算一樣;大蒜水是辛,算一樣;薑汁香,必須算一樣;辣椒油也是必備的;配菜自然是洋芋絲、豆芽、菠菜等。一般家裡,有這些待客就很妥帖很富足了,麵皮也會吃得很舒服很開懷很爽口。

母親不將就,她還有絕招。她拿出素日裡積攢的草果、八角、丁香、茴香、豆蔻等大料,熬成半盆湯料,作為吃麵皮的主要調料;辣椒油也略略特殊些,炸油辣的時候,除了辣椒麵,她還會捏半把少見的芝麻,炸出來的辣椒油,香氣四溢;還有一樣,醬油再貴也是必備的佐料。

到吃的時候,麵皮被母親的刀功分成寬麵皮、窄麵皮兩個品相,滿滿兩空箕端上桌;佐料呢,近乎十餘戶種,也擺在桌子上。

農村人都實誠,不用招呼,吃食上來了,也都不客氣,呼啦啦都撲上去,一碗兩碗三碗,盡著肚子圓。那個美啊,入口爽滑,嚼著筋道,辛酸適宜,辣味過癮,香味十足。

客人們都端上碗之後,我們幾個孩子就伺機迎上去拾掇自己的口福。我自己有個技巧:頭碗半,二碗滿,鍋裡還有盛三碗!到底面皮就是比苕蒸飯、漿水面、北瓜烹饃、包穀拉拉好吃。


幼年時的麵皮


推著磨看著米漿嘩啦嘩啦流淌,聞著薑汁和漿水菜的味道吃著麵皮,我就呼嘍呼嘍長大了。

麵皮“革命”也天翻地覆。從百姓家庭走出坊間,從手工工藝走向機械加工,走向街市,漸次走向市場,走向城市,走向海外;從背井離鄉養家餬口到佔領市場打招牌菜,從國內市場到立足海外,都成功地詮釋著漢中這個地域獨一無二的地域傳承和文化底蘊。

我也還是吃麵皮的命。小區有十來家麵皮店,隔三差五輪著去吃,吃來吃去,還是想念幾十年前吃麵皮忐忑的算計,還是想念幾十年前吃麵皮艱難推磨的事情,還是想念幾十年前吃麵皮的薑汁和漿水菜味道。

大約,那都是兩漢三國的情思,那都是兩漢三國的辛酸,那都是兩漢三國的味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