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位於四川南部邊緣,一個風格獨特、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祕土地。古藺的山是青幽幽的,古藺的水是清悠悠的,古藺街巷的石板路亦是青溜溜的,空氣裡不時飄忽的酒香和花椒香味;沒錯,這一定是古藺郎酒的濃香與麻辣雞的酥麻清香味,尤為是麻辣雞,那可是一種麻中帶辣,麻中帶香的美味,正如古藺人所說:正宗不過麻辣,怪異不過椒麻。

  古藺麻辣雞是瀘州古藺縣地方名菜。在古藺,不管是親朋好友餐聚,還是婚宴壽席,肯定少不了郎酒的芳香,更不可缺了佐酒的佳餚——麻辣雞。麻辣雞是古藺人研究出來的一種滷製涼拌小吃,以麻辣鮮香著稱。逢年過節,古藺人家都要準備一隻雄雞公,以自制滷水滷製,再加以特製蘸水,然後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品嚐。後來便演變出了味道奇特,風味美妙的古藺麻辣雞。

在古藺縣城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麻辣雞攤點和小店,但唯“聶墩墩椒麻雞”尤其出名,為古藺麻辣雞的正宗。其特點是選料嚴格,工藝考究,香氣撲鼻,肉質細嫩,皮脆脫骨,鹹淡適宜,麻辣得當,凡品嚐者均讚不絕口。喜歡川味的客人來到古藺,都要品嚐一番。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古藺麻辣雞

麻辣雞的傳說

麻辣雞的由來很有戲劇情節。據說在民國年間古藺一個叫聶墩墩的小夥子,在飯館做跑堂時,偷偷學了不少廚藝,後來飯館生意紅火,老闆要挑選一人當主管,店裡兩個主要夥計,一個是老闆娘的遠房侄兒,另一個便是聰明勤懇的聶墩墩,老闆一時難以定奪。有人便出主意,叫二人各做一樣菜展示廚藝。第二天中午,聶墩墩端出一盤涼拌雞,先是老闆品嚐,再是老闆娘試吃,而後是在座的客人挨個品吃,雞肉一下就吃光了,盤中就剩作料湯汁,飯館裡亦是鴉雀無聲,人們好像還在品味。忽然不是誰拍了下桌子,大叫一聲:“好”,接著一下掌聲四起,聶墩墩就憑著這道涼拌雞而晉身主管。

打這以後,聶墩墩不僅在縣城名聲大振,而且每天都有不少客人衝著他的這款涼拌雞來,一些有名望的貴客,還點名非得要他親手做。由於其涼拌雞,雞肉細嫩、入口化渣、麻辣鮮香、口感舒爽,人們便稱其為麻辣雞。很快縣城裡各家飯館都學會了做這道菜,但總不如聶墩墩的味美。不久,聶墩墩見人們都專門來吃他的麻辣雞,乾脆就自立門戶開了家專門製作加工麻辣雞的店子,生意自是不言而喻,名氣越做越大,賣出了名,也發了家。

聶墩墩的麻辣雞確實非同一般,首先,古藺農家養雞都是在山上敞養,任其自然生長。聶墩墩大多選用一年期細嫩肉美的仔公雞,打整乾淨後,放入在深山中採集的十餘種天然植物香料自制的滷水鍋中,讓滾燙的滷水把雞煮大半熟,然後小火慢滷使滷汁風味慢慢浸透到雞肉中,待整雞變成絳紅色時,便撈起斬成小塊,再從鍋中舀出一小碗滷水,加入醬油、花椒麵、辣椒麵、少量醋及白糖、香油、芝麻調成蘸碟,既可以把雞肉拌合,亦可把雞肉一塊塊蘸著吃,不僅雞肉細嫩化渣,且是麻辣多滋,風味醇厚,味感悠長。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滷製、調拌十分講究

聶墩墩的調味料中有兩樣最為關鍵,一是要用古藺陰山上產的青花椒,炕幹磨製成面;而是須用古藺產的“一嘬尖”乾紅辣椒炒香後研磨成面。如此,方才具有椒麻雞酥麻幽香,爽辣舒口的風味特色。同時,還可用花椒麵、辣椒麵、芝麻、精鹽調和成幹碟蘸雞肉吃,又是別樣風味,麻辣鮮香,口感舒爽。

到了1950-60年代,古藺城中出現了兩家以賣麻辣雞出名的店鋪,第一當然是已留著長鬍須的老人聶墩墩的麻辣雞店。其二是一個叫王良宇的店。那時的麻辣雞還論塊售賣,幾分錢就可吃上一塊。大多家庭要到逢年過節方能痛快地吃上一次麻辣雞。

這時的聶墩墩依然是每日坐在店門口,抽菸、喝茶,有客人提著清理乾淨的雞來,他便在雞身上打個記號,直接扔進鍋中,約定時間來取。前來加工、取雞的顧客除了拿到色豔油亮,鮮香四溢的滷雞外,還有配製好的,讓人一聞就口水湧流的滷汁和佐料。小塊的雞肉蘸著調料後,五香麻辣味直往嘴裡邊鑽,既有滷水特有的濃香,又不失雞肉的鮮美,怎一個“爽”字了得!如此,前來買麻辣雞的,來加工滷製的每天是絡繹不絕,聶墩墩的麻辣雞便成為古藺一絕而名揚四方。

後來聶墩墩去世了,但其技藝也傳承下來,他的後人繼續經營著“聶墩墩麻辣雞”的店鋪。雖然縣城裡滿大街都有打著“古藺正宗麻辣雞”的招牌,但“聶墩墩”三個字依然揮發著無盡的魅力。現今的麻辣雞做得越來越精細,在加工滷製,特別是滷水調製上已分成好些個流派,各顯其特,但在選用雞和調味料上仍還是承襲老傳統。作為古藺的一款名特風味小吃,麻辣雞確是佐酒佳品,閒吃美味。不喜麻辣,亦可只品雞,不蘸味碟,同樣是鹹鮮香醇,美滋美味。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麻辣雞色香味難以抗拒

再說椒麻雞

1990年代初,不少古藺人帶著麻辣雞走南闖北,一時間,古藺麻辣雞遍佈巴蜀各地。儘管脫離了原鄉原土,麻辣雞已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原汁原味,但其風味與吃法仍讓人們吃趣盎然,不失為一款風味獨特的美味雞餚。然而不久古藺人便發現,“麻辣雞”在川內,尤其是在成都,並不怎沒吸引人,因為“麻辣”一詞太過普遍,於是就靈機一動改為“古藺椒麻雞”。果然,這一改革立竿見影,生意逐漸紅火,“古藺椒麻雞”漸成食尚,風靡了整個1990年代。

然而,單就川菜味型而言,“椒麻”與“麻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味味型,“椒麻”只麻不辣,也就是說沒有辣椒的成分。是用乾花椒粒或青花椒,與小蔥葉子剁茸,加川鹽、醬油、香油、味精,以冷雞湯調製成味汁,用以涼拌雞肉、兔肉、耳絲、豬舌、腰片、豬肚等椒麻涼菜。其風味特色是:椒麻清香,鹹鮮味醇。如此,以古藺雞的調味用料和風味特色,麻辣雞則名副其實,改為椒麻雞則是一種誤識和誤導。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古藺麻辣雞已經由原來的聶墩墩為源頭分支出了很多流派。有以中草藥和香料味更濃的,沾著佐料吃的傳統改進型麻辣雞,也有不用中草藥香料,只用清水清燉,最後以佐料拌好,碼上兩三個小時的,後被稱作“白砍雞”,還有在佐料中加入大量雞湯,將雞肉用木棒砸出雞油,再充分浸泡而成的,後被稱“棒棒雞”。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這才是椒麻味型之椒麻雞

時至如今,古藺椒麻雞僅成都就有大小數十家,有的在農貿市場擺攤設點,有的開專賣店,更有的做成了大型川菜酒樓。其中在華陽有家老字號“蔡小琴古藺椒麻雞酒樓”便是其中之佼佼者。來自古藺的蔡小琴不但會吃,而且做得一手好菜,還是個風姿綽約的大美女。她家的“椒麻雞”可算是把古藺椒麻雞的地道風味和吃法保持的較好的一家。不但古藺原有的鄉野風味蘊涵其中,更有特別的雞肉口感與麻辣鮮香的滋味,讓人過口難忘。

椒麻雞,這一有麻辣雞改名的瀘州古藺的傳統地方風味名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特製的滷雞本身不帶麻辣味,“椒麻”實際上是隱藏在紅油蘸水和幹蘸碟中。那油光水滑,皮色金紅,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雞肉香,經椒麻調料一拌和,那雞肉的鮮美細嫩,那清香酥麻的味道,叫人忍不住口水滴答。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滷製的好的雞,色香味形俱佳

然而古藺椒麻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是麻辣雞,那種麻先辣後,麻中帶辣,辣中有麻的風味相互交融。加之本身就已經是滷製過的,帶有濃郁滷香,故可直接閒吃,佐酒助餐。重要的是來自古藺的山養土雞,肉質非同一般,吃起來既鮮香細嫩,又耐嚼化渣、不塞牙。拿蔡小琴的話說就是:會吃的人吃的椒麻雞的蘸水碟。是的,雞塊在蘸水碟子裡打了一個滾,由黃白色一下變成了金紅色,便成了“椒麻雞”。紅豔欲滴的“椒麻雞”送進嘴裡,那感覺真是百味飄香。那淋漓盡致的鮮麻,帶著濃郁的酥爽,讓脣舌有一股麻醉的快意;雞肉特有的鮮美混合著特製滷料的多滋和濃醇,辣味迅速傳遞到每一個味蕾,椒香四溢讓人慾罷不能。

椒麻雞,麻幽幽、熱辣辣得就像四川美女獨有的奔放熱情與溫婉嫵媚,搭上嘴你就知道她的厲害,但吃進口裡方才感受到她的多滋多味,韻味悠長,不由得人愛不釋口,越吃越戀……

古藺麻辣雞椒麻雞的誤解

麻辣鮮 香細嫩美口的椒麻雞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 江湖饕客·向東 2019.01.12 成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