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1、芋絲脆春捲

春捲的餡料細碎,口感多樣化,即使平時偏食的人,遇到春捲中有不喜歡的蔬菜也能夠適應其味道。

重點:卷春捲之前,需要將雞絲、香菇絲、筍絲這些材料一起炒出香味,然後再用春捲皮包裹好,最後下鍋炸成金黃色。

品鑑:主要是食材新鮮,雞肉有韌勁,內含香潤的汁液。

吃法:雞肉的爽嫩與春捲的酥脆形成不同的口感,層次非常清晰,適合與白粥相伴成為絕配。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2、叉燒包

叉燒用的是最鮮美的豬裡脊肉,肉質比較嫩,容易消化;而且叉燒製作過程需要抹蜂蜜,兩者結合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

重點:上等的叉燒包,其叉燒肉主要採用肥瘦適中的腿肉與五花肉。將豬肉分割成幾塊,均勻地塗抹上叉燒醬和蜂蜜後,放入冰箱醃至少4小時。

品鑑:色澤潔白,肚大料多,稍微有些爆口。用手掰開,濃郁紅亮的叉燒肉汁緩緩滲入麵皮中。如果看不見肉汁,或者顏色發黑,則多半已經放得太久,不新鮮了。

吃法:吃叉燒包時,用手掰成小塊,每塊面帶有合適的叉燒餡料和肉質,包體與餡料完美結合,不多不少。搭配皮蛋瘦肉粥,粥的鮮美使叉燒的鮮味更加濃郁。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3、原只鮮蝦餃

一個蝦餃僅有50卡路里,其熱量主要來自蛋白質,對需要控制體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調養的人來說是最理想的營養來源。

重點:用的蝦要生猛,個頭要夠大,腸線要剔除乾淨。家庭製作也可以取蝦仁慢慢加水,用手打成膠狀,再與其他餡料拌勻。

品鑑: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呈半透明狀,能隱隱約約看見皮內的鮮蝦餡料。

吃法:第一個單獨吃,品嚐本身的鮮美味道。第二個可以蘸著醋汁吃。潮汕人也很喜歡將蝦餃搭配砂鍋粥吃。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4、野菌貢菜餃

菌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飽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非常適合素食者。

重點:菌類一般都可以,首選杏鮑菇、香菇、貢菜等。葉類蔬菜會導致口感過於粗糙,用於做餡需要先醃製過。

品鑑:透過外皮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碧綠的菜餡。一口咬下除了菌香,應該還有彈牙的質感。否則就說明菜不新鮮。

吃法:菜餃既可以單吃,也可以蘸著蒜蓉番茄醬吃。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5、金網煎鍋貼

外皮酥脆,內餡多汁,味美鹹鮮,健脾開胃。搭配以大米為原料的米網,少油不膩。

重點:將新鮮的豬肉攪碎後,加入少許的蔥、姜、水,攪拌的時候,必須朝著同一個方向,到微微感覺粘性為止。

品鑑:大小均一,底殼金黃酥脆,發脆,但肉餡有汁,口感不柴,外脆內潤。

吃法:搭配普洱茶,可以消脂解膩,幫助消食。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6、太極杏芝露

芝麻內含豐富的維生素E,對毛髮有好處。杏仁苦溫宣肺,祛痰止咳,平喘潤腸。所以這道甜品對平時抽菸的人有滋養作用。

重點:南北杏仁要用水慢慢打磨、過濾、煮開;黑芝麻要先烤再炒香,接著用適量的水打磨、過濾、煮開。如果不用紗布過濾,就會有大顆粒,影響口感。有的便宜產品甚至加入糯米粉魚目混珠。

品鑑:堅果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產生怪味。新鮮產品具有濃郁香氣,杏仁糊潤白黏稠,芝麻糊帶有沙沙的質感。

吃法:先分別喝杏仁糊及芝麻糊,再將兩者分別與酥脆的點心如脆麻花搭配吃,最後還可以把杏仁糊與芝麻糊拌勻了吃。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7、粟蓉西米布丁

西米健脾、補肺、化痰,適合平時脾胃虛弱的人。栗子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重點:自己煮西米容易不熟、或者變成糊狀。西米下水前要先泡一會兒,水開了再下西米,煲至呈透明狀後,過冷水。

品鑑:質地呈膏狀,有點似果凍,舀起來顫顫巍巍的,說明黏稠度剛剛好。

吃法:可以單吃,有軟滑口感,黏稠質感。也可以搭配微酸的甜糕,如棗糕、山楂糕。

八款健康港式點心

8、安南子燉雪蓮

雪蓮屬於名貴中藥材,含有蛋白質、氨基酸、黃酮類化合物、生物鹼等有利健康的成分。

重點:安南子就是胖大海,用滾水才能充分泡發。去皮後,與雪蓮、鮮百合、紅棗、冰糖隔水慢燉。

品鑑:湯汁濃稠,安南子的小顆粒懸浮在糖水中。如果做得太稀,顆粒就只會出現在下層。

吃法:清晨起來,吃過早餐後,再吃上一碗,有潤肺、滋陰、壯陽的功效。晚上則最好在21:00前喝完,能排毒潤膚,散寒祛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