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自古就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好地方,麵食文化是關中當地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陝西面食文化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興起。今天,小編帶你一起走進關中的麵食。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近年來,很多生活背景為陝西的影視題材除去故事情節不說,都會細緻的描繪麵食的部分。2009年上映的《三槍拍案驚奇》為著名導演張藝謀的作品,電影中完整地呈現了油潑面的製作過程,讓觀眾彷彿隔著屏幕都聞到了油潑面的香辣味兒。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被拍成了電視劇上映,片子中頻繁地出現了陝西有名的擔擔麵、油潑面等麵食。可見關中人愛吃麵,這是出了名的。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關中人愛吃麵,也會做面。“捂到的醋,揉到的面”,關中人做面總會這樣說。一塊揉來揉去的面,在關中人手裡會生出上百上千種花樣來。什麼寬面細麵漿水面,綠面扯麵蔥花面,等等,應有盡有。冬天天冷,下一鍋糝子面吃飽暖身;春天天暖,來一碗油潑面擺上桌來;夏天天熱,端一盆蘸水面邊撈邊吃;秋天天涼,滷麵蛋面隨意變換。

“哎……來來來!裡邊坐!聽聽八木的賣面歌。大刀面,小刀面,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炸醬麵,羊肉面,蒸麵,炒麵,臊子面;御(玉)面,涼麵,爐齒面;麻什面,蘸水面,旗花面,漿水面;米兒面,紅豆麵,燴麵,烙面,糊塗面;還有蜇面,綠面,豆麵,剁蕎麵;血麵條,人少見,節節面,窩窩面,更稀罕!想吃啥面有啥面!新添天下第一面,還有各省的特色面;山西人的刀削麵,蘭州人的牛肉麵,維吾爾族拉條子,福山大面大碗端,廣東酸湯龍骨面,四川人的擔擔麵,豫西人的紅薯面,上海有名陽春麵,福州乾麵天下傳,臺北市的擔仔麵,香港白汁海鮮闊條面,澳門來的牛脯面……中華麵條說不完,還是請你親自點。哎……坐坐坐!吃熱的還是吃涼的,不熱不涼溫拌的?吃葷的還是吃素的,半葷半素也有呢!愛吃甜還是愛吃酸?酸辣鹹淡任你選!不吃香菜你言傳,做好調好端跟前,先吃一碗嚐嚐看,吃著不香不要錢!哎……賣面來……”

這首風趣的《賣面歌》,是中華麵條的縮寫,其中很多說的是陝西面條,據媒體介紹,陝西面條不下50種。但陝西師大民俗文化學教授張志春說,他收集的陝西面條名稱就在百種以上。而麵條僅是陝西面食的一個類別。在渭北高原傳統缺菜的農村,巧媳婦可以讓家裡老少一個月不吃重樣,由此可見陝西面條的豐富多樣。

要說關中面,最為有名的要數油潑面和臊子面了。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陝西“八大怪”中有一條就是辣子是道菜,一語道出了陝西人對辣椒的喜愛,那就當然少不了在做面時加入辣椒,其中最為人稱道,家喻戶曉的面莫過於油潑面。

01油潑面

油潑面的做法很簡單,將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將蔥花碎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辣椒的香氣四溢,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過去,在物質缺乏的時候能夠吃上一碗有蔥花的油潑面已是人間一大樂事,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的油潑面也做出了許多新花樣。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就面的種類來說,有扯麵、拉條子,各種粗的、細的、寬的、窄的,一應俱全,而配料更是十分豐富,有的會在撈麵之前在碗底鋪一層豆芽和牛肉,撈出面之後再加上蔥花、花椒等調味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一些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做出了各種新花樣。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02臊子面

岐山縣的臊子面歷史悠久,起源於商周,清代已經很馳名。岐山縣大小飯店都供應臊子面,或者乾脆就起個“岐山臊子麵館”“臊子麵館”等專賣臊子面。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臊子面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尤以寶雞一帶的為著名,品種多達數十種,面以薄、筋、光,湯以煎、稀、汪,味道以酸、辣、香為特色,吃口柔韌滑爽。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面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麵條要熱得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此面的特色。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臊子面對關中地區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所謂早飯和午饗,而早飯臊子面即為主食。關中地區,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飯前,先端一碗湯去門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爺、倉神、灶神等,後家人才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獻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懷念。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03biangbiang面

除了有名的油潑面和臊子面,還有一種不得不提的面,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是關中地區很普遍的一種面,陝西“八大怪”其中“麵條像褲帶”多指的就是這種面,說的就是這種面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麵條特別寬,這也就是陝西人吃麵很多時候並不是分大小碗,而是論根來,一般粗壯的漢子需要3—4根,小女子們一般兩根就夠了。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biangbiang面因其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把面擀得厚厚的,然後用刀切得像褲帶一樣寬,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在案板上摔打出biangbiang的響聲,拌上辣椒和調料,用熱油一潑,爽口而且耐飢,簡直“嫽扎咧”。陝西關中有一句老話叫:“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簡直讒得愛吃麵的人流口水。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biang字的寫法)

不管是油潑面、臊子面還是biangbiang面,原料都是小麥磨成的面,這是因為關中地區是小麥的適宜種植區。同時玉米在這一地區也得到了普遍種植,這就為關中地區的人民就地取材豐富自己的日常飲食提供了原材料,做出了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攪團。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04攪團

明朝時,玉米引入中國,明朝末年傳播至陝西一代,因其適宜在旱地和坡地上種植,同時對水分又有極大的需求,因此在關中地區得以廣泛種植。從而為攪團的製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攪團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卻是相當地耗費體力,並需要一定的技巧,製作攪團時需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麵杖,把麵粉均勻地倒入開水鍋裡,同時不停地攪拌,攪至沒有乾麵粉為至,然後注入一定量的開水,用擀麵杖劃成一團一團的,待燒開冒泡時,用力攪拌,直至均勻無小顆粒。第二次注入開水加熱,待熟後,最後一次攪勻,一鍋攪團就做成了。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會耗費大量的體力,同時還要注意攪團的軟硬稀稠,只有軟硬稀稠合適,做出的攪團才能夠筋道細滑,這也因此成為過去西北地區考驗媳婦是否賢惠的標準。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傳說攪團是由諸葛亮在岐山發明的,因此攪團又名水圍城。因原料的不同可分為玉米攪團、蕎麥攪團和洋芋攪團,都是由粗糧製作而成,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極度匱乏,那時農民的口糧標準低、粗糧多。因攪團含水量大,少量的麵粉可以做出大體積的食物,用以充飢;又因其是用高粱面、玉米麵等粗糧做的,原材料相比更易取一些,因此當時攪團可以說是農家的救命飯。農家幾乎每頓飯不離攪團。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攪團之所以能夠在關中地區風靡開來,還與關中地區人民善於釀醋有關,攪團與醋水一塊吃,不僅能夠掩蓋粗糧的缺陷,口感好,同時又能增強食慾。現如今,物質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攪團並沒有因此退出市場,而是因其風味獨特,更加地受歡迎,尤其是夏季,西北地區氣候炎熱,來一碗攪團,開胃、解暑,又因攪團雖然可以充飢但不耐飢,很容易就能夠被消化,不至於積食,所以成為關中地區夏季的解暑佳品。

老陝味道之關中麵食

從古至今

關中人對面食的感情是骨血裡的熱衷

所以他們樂意在麵食品方面下功夫

從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麵食

同時也創造了關中人自己的麵食文化

對於關中人來說

無論吃遍多少山珍海味

記憶裡最美味的還是那一碗麵

資料來源 | 《厚重關中渭河平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