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老銀川柳樹巷 今步行街

晉商八大家

民國初年,商業稍有恢復,並逐漸形成了以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晉商八大家”為代表的舊銀川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商業。

八大家商人主要是從山西省進貨,貨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土布、土線、火柴、鐵鍋、鐵鏟等土貨,約佔全部進貨的七成以上;還有從天津進的細布、蠟燭、“利華”牌肥皂、鐵釘、鐵絲、搪瓷盆、襪子、自行車、掛鐘,英美菸草公司生產的鐵筒50支裝的炮臺煙,以及哈德門煙、單刀、老品海、紅錫包等名牌號的香菸,約佔全部進貨的三成。

這些商品全由柳樹巷的八大家商號經銷。

“晉商八大家”在生意興旺時,每家年收入可達5萬~20萬銀元,其銷售方式在清朝末年以零售為主,民國以後則以批發為主。“晉商八大家”還從事收購業務,八大家派專人分別在寧夏中寧、平羅、同心、阿拉善旗等地收購羊毛、枸杞、甘草、髮菜等寧夏土特產品,然後運至天津惠源長貨棧,售給廣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據統計,每年運進的洋布多達175萬匹,各類肥皂約50多萬箱。

這些運進的貨物除留下20%~30%在銀川銷售外,大部分都轉往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這些貨物的運進運出,全靠4萬多峰駱駝和幾十只商船往返於包頭和銀川之間的黃河流域。

因此,銀川城成了西北貿易的門戶,是一座商業城,也是一座消費城,真乃商賈塞途、車馬絡繹、零整批發、興盛一時,使閉塞的舊時銀川小城與外省有了商品交易,購銷兩旺,興盛一時,柳樹巷也成了舊時銀川人購物的首選商業街。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老銀川柳樹巷 今步行街

晉商八大家

民國初年,商業稍有恢復,並逐漸形成了以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晉商八大家”為代表的舊銀川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商業。

八大家商人主要是從山西省進貨,貨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土布、土線、火柴、鐵鍋、鐵鏟等土貨,約佔全部進貨的七成以上;還有從天津進的細布、蠟燭、“利華”牌肥皂、鐵釘、鐵絲、搪瓷盆、襪子、自行車、掛鐘,英美菸草公司生產的鐵筒50支裝的炮臺煙,以及哈德門煙、單刀、老品海、紅錫包等名牌號的香菸,約佔全部進貨的三成。

這些商品全由柳樹巷的八大家商號經銷。

“晉商八大家”在生意興旺時,每家年收入可達5萬~20萬銀元,其銷售方式在清朝末年以零售為主,民國以後則以批發為主。“晉商八大家”還從事收購業務,八大家派專人分別在寧夏中寧、平羅、同心、阿拉善旗等地收購羊毛、枸杞、甘草、髮菜等寧夏土特產品,然後運至天津惠源長貨棧,售給廣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據統計,每年運進的洋布多達175萬匹,各類肥皂約50多萬箱。

這些運進的貨物除留下20%~30%在銀川銷售外,大部分都轉往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這些貨物的運進運出,全靠4萬多峰駱駝和幾十只商船往返於包頭和銀川之間的黃河流域。

因此,銀川城成了西北貿易的門戶,是一座商業城,也是一座消費城,真乃商賈塞途、車馬絡繹、零整批發、興盛一時,使閉塞的舊時銀川小城與外省有了商品交易,購銷兩旺,興盛一時,柳樹巷也成了舊時銀川人購物的首選商業街。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銀川老新華街舊照

1934年後,以馬鴻逵為首的官僚資本統治集團,在銀川開辦了最大的官辦“富寧公司”。

在馬家官僚資本統治集團的壟斷下,“晉商八大家”在此後的經營活動中逐漸被剝奪了經營寧夏土特產的權利,而且也被切斷了從外省市進貨的渠道。

國民政府濫發法幣,使流通貨幣飛速貶值,由此使舊銀川的私營商業走向衰敗。

到了1948年,“晉商八大家”的永盛福、福新店、合盛恆、隆泰裕、廣發隆都相繼倒閉破產,僅存的敬義泰、天成西、百川匯三家也奄奄一息,中小商戶生意蕭條。

到1949年銀川解放前夕,以原“晉商八大家”為標誌的銀川私營商業,幾乎全部崩潰,中小私營商戶部分外遷,倖存者也是艱難維持。

覺民學社

新華街自有銀川城起便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素有寧夏“王府井”之美譽,也有“寸土寸金”之說。

解放前的新華街,東起中山南街十字路口新華飯店處,西至金鳳凰電影院(最早是山西“三晉會館”),是當時寧夏府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華街有個秦腔戲院,叫“覺民學社”,在原銀川劇院的位置,名角有楊覺民、趙壽中、王庚賓、劉宴魁等人。戲院可容納1000多人,白天、晚上都唱戲,且場場爆滿。

過去,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娛樂活動主要是聽秦腔,因而喜愛秦腔的人,不管城裡人還是鄉下人,每逢趕集都來到新華街。

新華街因此聚集了人氣,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各路商販也就看準了這塊黃金地段,在新華街原東方紅電影院空地處擺攤設點,慢慢就形成了一個雜貨市場,有賣小百貨的,針頭線腦樣樣俱全,有賣小副食品的,洋糖、瓜子、糕點、香菸,吆喝聲不斷。

看戲的人有普通百姓,有達官貴人,也有富商和進城經商的農民。他們買上幾兩洋糖和瓜子走進“覺民學社”戲院,邊吃邊看,好不愜意。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老銀川柳樹巷 今步行街

晉商八大家

民國初年,商業稍有恢復,並逐漸形成了以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晉商八大家”為代表的舊銀川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商業。

八大家商人主要是從山西省進貨,貨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土布、土線、火柴、鐵鍋、鐵鏟等土貨,約佔全部進貨的七成以上;還有從天津進的細布、蠟燭、“利華”牌肥皂、鐵釘、鐵絲、搪瓷盆、襪子、自行車、掛鐘,英美菸草公司生產的鐵筒50支裝的炮臺煙,以及哈德門煙、單刀、老品海、紅錫包等名牌號的香菸,約佔全部進貨的三成。

這些商品全由柳樹巷的八大家商號經銷。

“晉商八大家”在生意興旺時,每家年收入可達5萬~20萬銀元,其銷售方式在清朝末年以零售為主,民國以後則以批發為主。“晉商八大家”還從事收購業務,八大家派專人分別在寧夏中寧、平羅、同心、阿拉善旗等地收購羊毛、枸杞、甘草、髮菜等寧夏土特產品,然後運至天津惠源長貨棧,售給廣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據統計,每年運進的洋布多達175萬匹,各類肥皂約50多萬箱。

這些運進的貨物除留下20%~30%在銀川銷售外,大部分都轉往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這些貨物的運進運出,全靠4萬多峰駱駝和幾十只商船往返於包頭和銀川之間的黃河流域。

因此,銀川城成了西北貿易的門戶,是一座商業城,也是一座消費城,真乃商賈塞途、車馬絡繹、零整批發、興盛一時,使閉塞的舊時銀川小城與外省有了商品交易,購銷兩旺,興盛一時,柳樹巷也成了舊時銀川人購物的首選商業街。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銀川老新華街舊照

1934年後,以馬鴻逵為首的官僚資本統治集團,在銀川開辦了最大的官辦“富寧公司”。

在馬家官僚資本統治集團的壟斷下,“晉商八大家”在此後的經營活動中逐漸被剝奪了經營寧夏土特產的權利,而且也被切斷了從外省市進貨的渠道。

國民政府濫發法幣,使流通貨幣飛速貶值,由此使舊銀川的私營商業走向衰敗。

到了1948年,“晉商八大家”的永盛福、福新店、合盛恆、隆泰裕、廣發隆都相繼倒閉破產,僅存的敬義泰、天成西、百川匯三家也奄奄一息,中小商戶生意蕭條。

到1949年銀川解放前夕,以原“晉商八大家”為標誌的銀川私營商業,幾乎全部崩潰,中小私營商戶部分外遷,倖存者也是艱難維持。

覺民學社

新華街自有銀川城起便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素有寧夏“王府井”之美譽,也有“寸土寸金”之說。

解放前的新華街,東起中山南街十字路口新華飯店處,西至金鳳凰電影院(最早是山西“三晉會館”),是當時寧夏府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華街有個秦腔戲院,叫“覺民學社”,在原銀川劇院的位置,名角有楊覺民、趙壽中、王庚賓、劉宴魁等人。戲院可容納1000多人,白天、晚上都唱戲,且場場爆滿。

過去,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娛樂活動主要是聽秦腔,因而喜愛秦腔的人,不管城裡人還是鄉下人,每逢趕集都來到新華街。

新華街因此聚集了人氣,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各路商販也就看準了這塊黃金地段,在新華街原東方紅電影院空地處擺攤設點,慢慢就形成了一個雜貨市場,有賣小百貨的,針頭線腦樣樣俱全,有賣小副食品的,洋糖、瓜子、糕點、香菸,吆喝聲不斷。

看戲的人有普通百姓,有達官貴人,也有富商和進城經商的農民。他們買上幾兩洋糖和瓜子走進“覺民學社”戲院,邊吃邊看,好不愜意。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50年代銀川人民電影院,現金鳳凰電影院位置

新華街上的老字號

新華街的“黃鶴樓”“同福居”,是當時銀川城最大的兩家飯莊。兩家飯莊常常是燈火通明、高朋滿座。

軍政人員和當地的富商是這裡的常客,有錢人家娶媳婦嫁女兒的喜宴也常常在此舉辦,一般窮老百姓並不光顧這些飯莊,只能是路過看看,聞聞飄出的香味。

“義升醬園”“公益醬園”“勝利醬園”在新華街頗具名氣。過去,人們生活水平低,蔬菜品種少,大多數老百姓都是靠醃菜、醬菜來就飯,因而就使得這幾家醬園一年四季生意紅火,進賬不少。

山西晉商八大家的“隆泰裕”“天成西”等老字號布莊在新華街專營布匹生意,他們從北平、天津、西安等地用馬車運來五顏六色的布料和綢緞,豐富了銀川的布料市場,改善了銀川人長年身穿土布粗衣的服飾,使閉塞的銀川人大開眼界。

“天寶樓”是專營珠寶金銀首飾的,那是達官貴人和富商常去的地方,是銀川最早的一家珠寶店。

“萬盛樣”是專營藥材、藥品的,農民在山裡挖來的甘草,能在藥店換幾個銅板,城裡人有病了,在這裡就可以買到所需的藥品。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老銀川柳樹巷 今步行街

晉商八大家

民國初年,商業稍有恢復,並逐漸形成了以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晉商八大家”為代表的舊銀川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商業。

八大家商人主要是從山西省進貨,貨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土布、土線、火柴、鐵鍋、鐵鏟等土貨,約佔全部進貨的七成以上;還有從天津進的細布、蠟燭、“利華”牌肥皂、鐵釘、鐵絲、搪瓷盆、襪子、自行車、掛鐘,英美菸草公司生產的鐵筒50支裝的炮臺煙,以及哈德門煙、單刀、老品海、紅錫包等名牌號的香菸,約佔全部進貨的三成。

這些商品全由柳樹巷的八大家商號經銷。

“晉商八大家”在生意興旺時,每家年收入可達5萬~20萬銀元,其銷售方式在清朝末年以零售為主,民國以後則以批發為主。“晉商八大家”還從事收購業務,八大家派專人分別在寧夏中寧、平羅、同心、阿拉善旗等地收購羊毛、枸杞、甘草、髮菜等寧夏土特產品,然後運至天津惠源長貨棧,售給廣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據統計,每年運進的洋布多達175萬匹,各類肥皂約50多萬箱。

這些運進的貨物除留下20%~30%在銀川銷售外,大部分都轉往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這些貨物的運進運出,全靠4萬多峰駱駝和幾十只商船往返於包頭和銀川之間的黃河流域。

因此,銀川城成了西北貿易的門戶,是一座商業城,也是一座消費城,真乃商賈塞途、車馬絡繹、零整批發、興盛一時,使閉塞的舊時銀川小城與外省有了商品交易,購銷兩旺,興盛一時,柳樹巷也成了舊時銀川人購物的首選商業街。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銀川老新華街舊照

1934年後,以馬鴻逵為首的官僚資本統治集團,在銀川開辦了最大的官辦“富寧公司”。

在馬家官僚資本統治集團的壟斷下,“晉商八大家”在此後的經營活動中逐漸被剝奪了經營寧夏土特產的權利,而且也被切斷了從外省市進貨的渠道。

國民政府濫發法幣,使流通貨幣飛速貶值,由此使舊銀川的私營商業走向衰敗。

到了1948年,“晉商八大家”的永盛福、福新店、合盛恆、隆泰裕、廣發隆都相繼倒閉破產,僅存的敬義泰、天成西、百川匯三家也奄奄一息,中小商戶生意蕭條。

到1949年銀川解放前夕,以原“晉商八大家”為標誌的銀川私營商業,幾乎全部崩潰,中小私營商戶部分外遷,倖存者也是艱難維持。

覺民學社

新華街自有銀川城起便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素有寧夏“王府井”之美譽,也有“寸土寸金”之說。

解放前的新華街,東起中山南街十字路口新華飯店處,西至金鳳凰電影院(最早是山西“三晉會館”),是當時寧夏府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華街有個秦腔戲院,叫“覺民學社”,在原銀川劇院的位置,名角有楊覺民、趙壽中、王庚賓、劉宴魁等人。戲院可容納1000多人,白天、晚上都唱戲,且場場爆滿。

過去,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娛樂活動主要是聽秦腔,因而喜愛秦腔的人,不管城裡人還是鄉下人,每逢趕集都來到新華街。

新華街因此聚集了人氣,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各路商販也就看準了這塊黃金地段,在新華街原東方紅電影院空地處擺攤設點,慢慢就形成了一個雜貨市場,有賣小百貨的,針頭線腦樣樣俱全,有賣小副食品的,洋糖、瓜子、糕點、香菸,吆喝聲不斷。

看戲的人有普通百姓,有達官貴人,也有富商和進城經商的農民。他們買上幾兩洋糖和瓜子走進“覺民學社”戲院,邊吃邊看,好不愜意。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50年代銀川人民電影院,現金鳳凰電影院位置

新華街上的老字號

新華街的“黃鶴樓”“同福居”,是當時銀川城最大的兩家飯莊。兩家飯莊常常是燈火通明、高朋滿座。

軍政人員和當地的富商是這裡的常客,有錢人家娶媳婦嫁女兒的喜宴也常常在此舉辦,一般窮老百姓並不光顧這些飯莊,只能是路過看看,聞聞飄出的香味。

“義升醬園”“公益醬園”“勝利醬園”在新華街頗具名氣。過去,人們生活水平低,蔬菜品種少,大多數老百姓都是靠醃菜、醬菜來就飯,因而就使得這幾家醬園一年四季生意紅火,進賬不少。

山西晉商八大家的“隆泰裕”“天成西”等老字號布莊在新華街專營布匹生意,他們從北平、天津、西安等地用馬車運來五顏六色的布料和綢緞,豐富了銀川的布料市場,改善了銀川人長年身穿土布粗衣的服飾,使閉塞的銀川人大開眼界。

“天寶樓”是專營珠寶金銀首飾的,那是達官貴人和富商常去的地方,是銀川最早的一家珠寶店。

“萬盛樣”是專營藥材、藥品的,農民在山裡挖來的甘草,能在藥店換幾個銅板,城裡人有病了,在這裡就可以買到所需的藥品。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60年代鼓樓,左側臨近山河灣

新華街還有一處名噪一時的“平康里”(現新華購物中心處),是舊銀川城的“紅燈區”,妓女多為當地貧女和被拐來的外地民女,這是消費層次較低的人拈花惹草的地方。

在現新華大樓東邊的一處民宅大院裡,還有一個環境幽雅、檔次較高的妓院,這裡的妓女大都擅長琴棋書畫、說唱逗樂等,她們大多是外地人,容貌身材姣好,為了生存不得已操起皮肉生意。而這裡也就成為一些富商和軍政人員等消遣取樂的娛樂場所。

新華街上還有一個道教的“七真觀”(新華大樓處)。相傳曾有七位道家真人在此修煉成果,其中還有一位女真人,因而引來許多女信徒前來燒香磕頭。每當廟會到來,新華街異常熱鬧,香火鼎盛,此為漢族廟宇。

在原銀川劇院後面,還有一處回族清真新華寺。每逢回族節日,穆斯林人潮湧動,都前來誦經慶賀。

新華街南面有個利群街,這條街有當時寧夏省最大的人民醫院,有寧夏汽車交通運輸公司停車場,南來北往的汽車都在此中轉、停車、發車。

這裡還是一個菜市場,每天進城的農民都把鮮活的蔬菜、水果拉到此處進行買賣,銀川城市民也大多在此處購買蔬菜。

"

文/唐志軍

舊時銀川“晉商八大家”大多坐落於柳樹巷,清代全盛之時(雍正年間)銀川人口達10萬以上,街市之繁盛遠過於蘭州、西寧,舊銀川城計有私營大、小商號800餘家,每年的貿易額高達3000餘萬兩白銀。其中,尤為柳樹巷周圍的“晉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區最有名氣。清朝同治後期,舊銀川城商業頓呈衰落之勢。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老銀川柳樹巷 今步行街

晉商八大家

民國初年,商業稍有恢復,並逐漸形成了以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晉商八大家”為代表的舊銀川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商業。

八大家商人主要是從山西省進貨,貨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土布、土線、火柴、鐵鍋、鐵鏟等土貨,約佔全部進貨的七成以上;還有從天津進的細布、蠟燭、“利華”牌肥皂、鐵釘、鐵絲、搪瓷盆、襪子、自行車、掛鐘,英美菸草公司生產的鐵筒50支裝的炮臺煙,以及哈德門煙、單刀、老品海、紅錫包等名牌號的香菸,約佔全部進貨的三成。

這些商品全由柳樹巷的八大家商號經銷。

“晉商八大家”在生意興旺時,每家年收入可達5萬~20萬銀元,其銷售方式在清朝末年以零售為主,民國以後則以批發為主。“晉商八大家”還從事收購業務,八大家派專人分別在寧夏中寧、平羅、同心、阿拉善旗等地收購羊毛、枸杞、甘草、髮菜等寧夏土特產品,然後運至天津惠源長貨棧,售給廣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據統計,每年運進的洋布多達175萬匹,各類肥皂約50多萬箱。

這些運進的貨物除留下20%~30%在銀川銷售外,大部分都轉往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這些貨物的運進運出,全靠4萬多峰駱駝和幾十只商船往返於包頭和銀川之間的黃河流域。

因此,銀川城成了西北貿易的門戶,是一座商業城,也是一座消費城,真乃商賈塞途、車馬絡繹、零整批發、興盛一時,使閉塞的舊時銀川小城與外省有了商品交易,購銷兩旺,興盛一時,柳樹巷也成了舊時銀川人購物的首選商業街。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銀川老新華街舊照

1934年後,以馬鴻逵為首的官僚資本統治集團,在銀川開辦了最大的官辦“富寧公司”。

在馬家官僚資本統治集團的壟斷下,“晉商八大家”在此後的經營活動中逐漸被剝奪了經營寧夏土特產的權利,而且也被切斷了從外省市進貨的渠道。

國民政府濫發法幣,使流通貨幣飛速貶值,由此使舊銀川的私營商業走向衰敗。

到了1948年,“晉商八大家”的永盛福、福新店、合盛恆、隆泰裕、廣發隆都相繼倒閉破產,僅存的敬義泰、天成西、百川匯三家也奄奄一息,中小商戶生意蕭條。

到1949年銀川解放前夕,以原“晉商八大家”為標誌的銀川私營商業,幾乎全部崩潰,中小私營商戶部分外遷,倖存者也是艱難維持。

覺民學社

新華街自有銀川城起便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素有寧夏“王府井”之美譽,也有“寸土寸金”之說。

解放前的新華街,東起中山南街十字路口新華飯店處,西至金鳳凰電影院(最早是山西“三晉會館”),是當時寧夏府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華街有個秦腔戲院,叫“覺民學社”,在原銀川劇院的位置,名角有楊覺民、趙壽中、王庚賓、劉宴魁等人。戲院可容納1000多人,白天、晚上都唱戲,且場場爆滿。

過去,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娛樂活動主要是聽秦腔,因而喜愛秦腔的人,不管城裡人還是鄉下人,每逢趕集都來到新華街。

新華街因此聚集了人氣,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各路商販也就看準了這塊黃金地段,在新華街原東方紅電影院空地處擺攤設點,慢慢就形成了一個雜貨市場,有賣小百貨的,針頭線腦樣樣俱全,有賣小副食品的,洋糖、瓜子、糕點、香菸,吆喝聲不斷。

看戲的人有普通百姓,有達官貴人,也有富商和進城經商的農民。他們買上幾兩洋糖和瓜子走進“覺民學社”戲院,邊吃邊看,好不愜意。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50年代銀川人民電影院,現金鳳凰電影院位置

新華街上的老字號

新華街的“黃鶴樓”“同福居”,是當時銀川城最大的兩家飯莊。兩家飯莊常常是燈火通明、高朋滿座。

軍政人員和當地的富商是這裡的常客,有錢人家娶媳婦嫁女兒的喜宴也常常在此舉辦,一般窮老百姓並不光顧這些飯莊,只能是路過看看,聞聞飄出的香味。

“義升醬園”“公益醬園”“勝利醬園”在新華街頗具名氣。過去,人們生活水平低,蔬菜品種少,大多數老百姓都是靠醃菜、醬菜來就飯,因而就使得這幾家醬園一年四季生意紅火,進賬不少。

山西晉商八大家的“隆泰裕”“天成西”等老字號布莊在新華街專營布匹生意,他們從北平、天津、西安等地用馬車運來五顏六色的布料和綢緞,豐富了銀川的布料市場,改善了銀川人長年身穿土布粗衣的服飾,使閉塞的銀川人大開眼界。

“天寶樓”是專營珠寶金銀首飾的,那是達官貴人和富商常去的地方,是銀川最早的一家珠寶店。

“萬盛樣”是專營藥材、藥品的,農民在山裡挖來的甘草,能在藥店換幾個銅板,城裡人有病了,在這裡就可以買到所需的藥品。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60年代鼓樓,左側臨近山河灣

新華街還有一處名噪一時的“平康里”(現新華購物中心處),是舊銀川城的“紅燈區”,妓女多為當地貧女和被拐來的外地民女,這是消費層次較低的人拈花惹草的地方。

在現新華大樓東邊的一處民宅大院裡,還有一個環境幽雅、檔次較高的妓院,這裡的妓女大都擅長琴棋書畫、說唱逗樂等,她們大多是外地人,容貌身材姣好,為了生存不得已操起皮肉生意。而這裡也就成為一些富商和軍政人員等消遣取樂的娛樂場所。

新華街上還有一個道教的“七真觀”(新華大樓處)。相傳曾有七位道家真人在此修煉成果,其中還有一位女真人,因而引來許多女信徒前來燒香磕頭。每當廟會到來,新華街異常熱鬧,香火鼎盛,此為漢族廟宇。

在原銀川劇院後面,還有一處回族清真新華寺。每逢回族節日,穆斯林人潮湧動,都前來誦經慶賀。

新華街南面有個利群街,這條街有當時寧夏省最大的人民醫院,有寧夏汽車交通運輸公司停車場,南來北往的汽車都在此中轉、停車、發車。

這裡還是一個菜市場,每天進城的農民都把鮮活的蔬菜、水果拉到此處進行買賣,銀川城市民也大多在此處購買蔬菜。

老銀川記憶:柳樹巷的八大家 新華街的老字號

上世紀90年代的新華菜市場



文章作者系寧夏資深媒體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