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

文/唐志軍

解放前銀川城很小,人口僅有兩三萬人,是一座十分落後的邊陲小城。

馬鴻逵擔任民國寧夏省政府主席後,省城銀川民生凋敝。由於把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到軍費開支上,馬鴻逵對城市改建投入是微呼其微,以致寧夏省城銀川長期以來城市面貌沒有改觀。不大的銀川城破爛不堪,垃圾、糞便隨處可見,低矮土坯房髒亂破敗,城內除了馬鴻逵的“將軍第”和“中山公園”裡的幾處樓堂館所外,就沒有任何高層建築。

由於戰禍及天災不斷,銀川城漸漸衰敗,市政建設落後,沒有排水工程,街道塵土飛揚,無風三尺土、下雨滿街泥,晴天是“浮塵路”、雨天是“泥湯路”,大街小巷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當時,在銀川東西大街的兩旁店鋪,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一口大水缸,為使黃土壓成的路面減少塵土,定時向街道潑水。

馬鴻逵的警察巡邏時若發現馬路起了塵土,就會沿街喊叫“潑水啦,潑水啦”,商家店鋪的夥計就會拿著舀子往路面潑水。

遇蔣介石等國民黨的軍政人員來銀視察,馬鴻逵為使銀川城街道乾淨整潔,迎接貴客,便下令用黃膠泥鋪路,由關押在監獄的犯人拉著大石碾子壓平路面。

"

文/唐志軍

解放前銀川城很小,人口僅有兩三萬人,是一座十分落後的邊陲小城。

馬鴻逵擔任民國寧夏省政府主席後,省城銀川民生凋敝。由於把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到軍費開支上,馬鴻逵對城市改建投入是微呼其微,以致寧夏省城銀川長期以來城市面貌沒有改觀。不大的銀川城破爛不堪,垃圾、糞便隨處可見,低矮土坯房髒亂破敗,城內除了馬鴻逵的“將軍第”和“中山公園”裡的幾處樓堂館所外,就沒有任何高層建築。

由於戰禍及天災不斷,銀川城漸漸衰敗,市政建設落後,沒有排水工程,街道塵土飛揚,無風三尺土、下雨滿街泥,晴天是“浮塵路”、雨天是“泥湯路”,大街小巷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當時,在銀川東西大街的兩旁店鋪,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一口大水缸,為使黃土壓成的路面減少塵土,定時向街道潑水。

馬鴻逵的警察巡邏時若發現馬路起了塵土,就會沿街喊叫“潑水啦,潑水啦”,商家店鋪的夥計就會拿著舀子往路面潑水。

遇蔣介石等國民黨的軍政人員來銀視察,馬鴻逵為使銀川城街道乾淨整潔,迎接貴客,便下令用黃膠泥鋪路,由關押在監獄的犯人拉著大石碾子壓平路面。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米糧市抹鬥

解放前銀川城的老百姓有句俗語:“米糧市抹斗的,山漢灣繞手的。”

現在的民生街就是過去的米糧市,那時候銀川幾乎無工業可言,市場多以賣糧為主,兼賣些蔬菜,稱為“米糧市”。

每天到“米糧市”做買賣的和逛市場的人有幾千人之多,是當時舊銀川城最大的集貿市場。農民在售糧時,買賣雙方自行談好價錢後,再由鬥行經紀人評價,雙方達成交易,由鬥行過鬥。當時的鬥口大底小,鬥行過鬥時,一般用平尺抹平或用手抹平,這就是為什麼說“米糧市是抹斗的”的原因了。

銀川城的米糧市,有專門經營糧食的十大斗行,有方家鬥、董家鬥、宋家鬥、傅家鬥、朱家鬥、李家鬥、賀家鬥、魏家鬥、殷家鬥。

每家鬥行均為家族式經營,前店後場,連片的鋪面和後院場房,便於接待進城農民住宿、吃飯,後院類似車馬大店,有槽頭、水井、鍋灶,冬天有熱炕,只鋪蘆葦蓆,自帶鋪蓋,每人日收一升糧(五斤),不另收現金。

米糧市也帶動了磨坊、碾坊、粉坊、糖坊、燒坊(釀酒)、油坊等與糧食相關的經營商戶,他們不僅僅買賣糧食,還進行糧食加工,做成熟食或半成品出售。

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很多飯館和經營小食品的攤子,當時比較有名的有馬海龍飯館、居士飯館等,而經營的小吃也是品種多樣,如烤餅子、蒸饃、蔥花餅、麻鞋底餅子、糖酥、羊雜碎、羊奶泡酥、肉夾饃等小吃在銀川城都非常有名。

米糧市的幾家燒坊和油坊生意也都不錯,有傅家燒行等,釀出的白酒除供應銀川城內外居民外,還銷售到阿拉善旗、鄂托克旗,頗受蒙民的歡迎。

開油坊的有寧夏本地人也有一些山西人,榨油用鐵榔頭、木楔子、大油樑等工具,收來油料在後場榨油、前店銷售,形成了幾家較有規模的油坊,還有幾家商號磨製出的芝麻油,市場上一般不銷售,只供同福居、黃鶴樓和官商大戶舉辦宴席使用。

"

文/唐志軍

解放前銀川城很小,人口僅有兩三萬人,是一座十分落後的邊陲小城。

馬鴻逵擔任民國寧夏省政府主席後,省城銀川民生凋敝。由於把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到軍費開支上,馬鴻逵對城市改建投入是微呼其微,以致寧夏省城銀川長期以來城市面貌沒有改觀。不大的銀川城破爛不堪,垃圾、糞便隨處可見,低矮土坯房髒亂破敗,城內除了馬鴻逵的“將軍第”和“中山公園”裡的幾處樓堂館所外,就沒有任何高層建築。

由於戰禍及天災不斷,銀川城漸漸衰敗,市政建設落後,沒有排水工程,街道塵土飛揚,無風三尺土、下雨滿街泥,晴天是“浮塵路”、雨天是“泥湯路”,大街小巷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當時,在銀川東西大街的兩旁店鋪,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一口大水缸,為使黃土壓成的路面減少塵土,定時向街道潑水。

馬鴻逵的警察巡邏時若發現馬路起了塵土,就會沿街喊叫“潑水啦,潑水啦”,商家店鋪的夥計就會拿著舀子往路面潑水。

遇蔣介石等國民黨的軍政人員來銀視察,馬鴻逵為使銀川城街道乾淨整潔,迎接貴客,便下令用黃膠泥鋪路,由關押在監獄的犯人拉著大石碾子壓平路面。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米糧市抹鬥

解放前銀川城的老百姓有句俗語:“米糧市抹斗的,山漢灣繞手的。”

現在的民生街就是過去的米糧市,那時候銀川幾乎無工業可言,市場多以賣糧為主,兼賣些蔬菜,稱為“米糧市”。

每天到“米糧市”做買賣的和逛市場的人有幾千人之多,是當時舊銀川城最大的集貿市場。農民在售糧時,買賣雙方自行談好價錢後,再由鬥行經紀人評價,雙方達成交易,由鬥行過鬥。當時的鬥口大底小,鬥行過鬥時,一般用平尺抹平或用手抹平,這就是為什麼說“米糧市是抹斗的”的原因了。

銀川城的米糧市,有專門經營糧食的十大斗行,有方家鬥、董家鬥、宋家鬥、傅家鬥、朱家鬥、李家鬥、賀家鬥、魏家鬥、殷家鬥。

每家鬥行均為家族式經營,前店後場,連片的鋪面和後院場房,便於接待進城農民住宿、吃飯,後院類似車馬大店,有槽頭、水井、鍋灶,冬天有熱炕,只鋪蘆葦蓆,自帶鋪蓋,每人日收一升糧(五斤),不另收現金。

米糧市也帶動了磨坊、碾坊、粉坊、糖坊、燒坊(釀酒)、油坊等與糧食相關的經營商戶,他們不僅僅買賣糧食,還進行糧食加工,做成熟食或半成品出售。

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很多飯館和經營小食品的攤子,當時比較有名的有馬海龍飯館、居士飯館等,而經營的小吃也是品種多樣,如烤餅子、蒸饃、蔥花餅、麻鞋底餅子、糖酥、羊雜碎、羊奶泡酥、肉夾饃等小吃在銀川城都非常有名。

米糧市的幾家燒坊和油坊生意也都不錯,有傅家燒行等,釀出的白酒除供應銀川城內外居民外,還銷售到阿拉善旗、鄂托克旗,頗受蒙民的歡迎。

開油坊的有寧夏本地人也有一些山西人,榨油用鐵榔頭、木楔子、大油樑等工具,收來油料在後場榨油、前店銷售,形成了幾家較有規模的油坊,還有幾家商號磨製出的芝麻油,市場上一般不銷售,只供同福居、黃鶴樓和官商大戶舉辦宴席使用。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山漢灣繞手

進城賣原糧的農民如當天賣不完糧,回不了家,就會夜宿在與米糧市毗鄰的“山漢灣”。

“山漢灣”原來沒有巷名,是個坑坑窪窪、雜草叢生的大荒灘,外地拓荒人來銀川城無處居住,他們就從銀川二中院內文廟搬來磚、石頭和在城邊拉來的黃土在“山漢灣”搭建簡易棚子棲息居住,你家搭一個我家搭一個,漸成逃荒要飯、打工者的聚集地,久而久之,銀川人多少帶有歧視的意味,把此處稱為“山漢灣”,“山漢灣”由此形成。

賣糧農民大都趕著牲口、架著車住在“山漢灣”,這就形成了許多車馬大店,價格一般相對較低,所以進城農民多聚集於此,“山漢灣”也因此十分紅火。

人氣旺了,自然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興起。

“山漢灣”有個黑虎廟。院子較寬闊,就搭了個戲臺子,露天的劇場加板條椅子,“覺民學社”幾乎每天都唱戲,在此時期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秦腔演員,如鍾新民、苟鼐鍾、王庚銀、錢森等,都是那時候銀川城裡很紅的名角,唱的秦腔有《秦香蓮》《鍘美案》及反映寧夏地方風情的《玉鳳簪》《康熙訪寧夏》等傳統劇目。

20世紀60年代,寧夏戲劇界的文化人又將此故事改編成《康熙訪寧夏》,有京劇本、秦腔本、越劇本,併到外省巡迴演出過,深受各地觀眾歡迎。

“山漢灣”的名氣由《康熙訪寧夏》的故事在府城銀川越叫越大。

“山漢灣”居住的都是一些貧民,他們一年也換不了一雙新鞋,穿的土布鞋常常是鞋幫、鞋底分家,腳丫子赤露在外,經常要修補鞋。

由此“山漢灣”出現了十幾家鞋匠鋪,其中有一家黃家鞋匠鋪修鞋、做鞋做工精細、質地優良,就連馬鴻逵的軍政人員也常來這裡修補皮鞋,因此黃家鞋匠鋪在銀川城頗為有名。“山漢灣”也開始有賣各種小吃的飯館,更多的是肩挑手提賣食品的小販,價格也很便宜,羊雜碎一碗5分錢、茴香餅一個2分錢,生意好不興旺。

“山漢灣”還有許多暗娼,夜晚時分,常有光棍、懶漢尋花問柳,娼妓們手裡拿著手絹繞手攬客領進自己的屋子。故舊時銀川百姓傳有“山漢灣繞手,往黑路上繞”一說。

1949年9月,銀川解放後,政府有關部門為取消對“山漢灣”這一巷名的歧視,故將此地取諧音改名為“山河灣”,一直沿用至今。

"

文/唐志軍

解放前銀川城很小,人口僅有兩三萬人,是一座十分落後的邊陲小城。

馬鴻逵擔任民國寧夏省政府主席後,省城銀川民生凋敝。由於把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到軍費開支上,馬鴻逵對城市改建投入是微呼其微,以致寧夏省城銀川長期以來城市面貌沒有改觀。不大的銀川城破爛不堪,垃圾、糞便隨處可見,低矮土坯房髒亂破敗,城內除了馬鴻逵的“將軍第”和“中山公園”裡的幾處樓堂館所外,就沒有任何高層建築。

由於戰禍及天災不斷,銀川城漸漸衰敗,市政建設落後,沒有排水工程,街道塵土飛揚,無風三尺土、下雨滿街泥,晴天是“浮塵路”、雨天是“泥湯路”,大街小巷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當時,在銀川東西大街的兩旁店鋪,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一口大水缸,為使黃土壓成的路面減少塵土,定時向街道潑水。

馬鴻逵的警察巡邏時若發現馬路起了塵土,就會沿街喊叫“潑水啦,潑水啦”,商家店鋪的夥計就會拿著舀子往路面潑水。

遇蔣介石等國民黨的軍政人員來銀視察,馬鴻逵為使銀川城街道乾淨整潔,迎接貴客,便下令用黃膠泥鋪路,由關押在監獄的犯人拉著大石碾子壓平路面。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米糧市抹鬥

解放前銀川城的老百姓有句俗語:“米糧市抹斗的,山漢灣繞手的。”

現在的民生街就是過去的米糧市,那時候銀川幾乎無工業可言,市場多以賣糧為主,兼賣些蔬菜,稱為“米糧市”。

每天到“米糧市”做買賣的和逛市場的人有幾千人之多,是當時舊銀川城最大的集貿市場。農民在售糧時,買賣雙方自行談好價錢後,再由鬥行經紀人評價,雙方達成交易,由鬥行過鬥。當時的鬥口大底小,鬥行過鬥時,一般用平尺抹平或用手抹平,這就是為什麼說“米糧市是抹斗的”的原因了。

銀川城的米糧市,有專門經營糧食的十大斗行,有方家鬥、董家鬥、宋家鬥、傅家鬥、朱家鬥、李家鬥、賀家鬥、魏家鬥、殷家鬥。

每家鬥行均為家族式經營,前店後場,連片的鋪面和後院場房,便於接待進城農民住宿、吃飯,後院類似車馬大店,有槽頭、水井、鍋灶,冬天有熱炕,只鋪蘆葦蓆,自帶鋪蓋,每人日收一升糧(五斤),不另收現金。

米糧市也帶動了磨坊、碾坊、粉坊、糖坊、燒坊(釀酒)、油坊等與糧食相關的經營商戶,他們不僅僅買賣糧食,還進行糧食加工,做成熟食或半成品出售。

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很多飯館和經營小食品的攤子,當時比較有名的有馬海龍飯館、居士飯館等,而經營的小吃也是品種多樣,如烤餅子、蒸饃、蔥花餅、麻鞋底餅子、糖酥、羊雜碎、羊奶泡酥、肉夾饃等小吃在銀川城都非常有名。

米糧市的幾家燒坊和油坊生意也都不錯,有傅家燒行等,釀出的白酒除供應銀川城內外居民外,還銷售到阿拉善旗、鄂托克旗,頗受蒙民的歡迎。

開油坊的有寧夏本地人也有一些山西人,榨油用鐵榔頭、木楔子、大油樑等工具,收來油料在後場榨油、前店銷售,形成了幾家較有規模的油坊,還有幾家商號磨製出的芝麻油,市場上一般不銷售,只供同福居、黃鶴樓和官商大戶舉辦宴席使用。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山漢灣繞手

進城賣原糧的農民如當天賣不完糧,回不了家,就會夜宿在與米糧市毗鄰的“山漢灣”。

“山漢灣”原來沒有巷名,是個坑坑窪窪、雜草叢生的大荒灘,外地拓荒人來銀川城無處居住,他們就從銀川二中院內文廟搬來磚、石頭和在城邊拉來的黃土在“山漢灣”搭建簡易棚子棲息居住,你家搭一個我家搭一個,漸成逃荒要飯、打工者的聚集地,久而久之,銀川人多少帶有歧視的意味,把此處稱為“山漢灣”,“山漢灣”由此形成。

賣糧農民大都趕著牲口、架著車住在“山漢灣”,這就形成了許多車馬大店,價格一般相對較低,所以進城農民多聚集於此,“山漢灣”也因此十分紅火。

人氣旺了,自然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興起。

“山漢灣”有個黑虎廟。院子較寬闊,就搭了個戲臺子,露天的劇場加板條椅子,“覺民學社”幾乎每天都唱戲,在此時期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秦腔演員,如鍾新民、苟鼐鍾、王庚銀、錢森等,都是那時候銀川城裡很紅的名角,唱的秦腔有《秦香蓮》《鍘美案》及反映寧夏地方風情的《玉鳳簪》《康熙訪寧夏》等傳統劇目。

20世紀60年代,寧夏戲劇界的文化人又將此故事改編成《康熙訪寧夏》,有京劇本、秦腔本、越劇本,併到外省巡迴演出過,深受各地觀眾歡迎。

“山漢灣”的名氣由《康熙訪寧夏》的故事在府城銀川越叫越大。

“山漢灣”居住的都是一些貧民,他們一年也換不了一雙新鞋,穿的土布鞋常常是鞋幫、鞋底分家,腳丫子赤露在外,經常要修補鞋。

由此“山漢灣”出現了十幾家鞋匠鋪,其中有一家黃家鞋匠鋪修鞋、做鞋做工精細、質地優良,就連馬鴻逵的軍政人員也常來這裡修補皮鞋,因此黃家鞋匠鋪在銀川城頗為有名。“山漢灣”也開始有賣各種小吃的飯館,更多的是肩挑手提賣食品的小販,價格也很便宜,羊雜碎一碗5分錢、茴香餅一個2分錢,生意好不興旺。

“山漢灣”還有許多暗娼,夜晚時分,常有光棍、懶漢尋花問柳,娼妓們手裡拿著手絹繞手攬客領進自己的屋子。故舊時銀川百姓傳有“山漢灣繞手,往黑路上繞”一說。

1949年9月,銀川解放後,政府有關部門為取消對“山漢灣”這一巷名的歧視,故將此地取諧音改名為“山河灣”,一直沿用至今。

老銀川故事:米糧市抹鬥,山漢灣繞手


文章作者系寧夏資深媒體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