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養生 美食 春風十里桃花開 2017-08-02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酸梅湯自古就是上好的消暑飲料,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滷梅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一種清涼飲料。現在我們喝到的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

一杯酸梅湯下肚,生津止渴,暑氣全消,還可以減肥噢!可以說是夏天最受歡迎的飲品前三!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酸梅湯的五大功效

#降肝火#

酸味入肝,夏日喝一杯酸梅湯,可以滋養肝臟,促進脾胃消化。

#抗疲勞 #

乳酸過多會產生疲乏感,酸梅湯富含有機酸,可以抑制乳酸,從而有效抗疲勞。

#提神醒酒 #

一碗酸梅湯下肚,肌肉和血管組織活力滿滿,人也精神了,醉酒的時候喝酸梅湯,酒勁更容易消失。

#潤咽喉#

酸梅還是天然的潤喉藥,可以溫和滋潤咽喉發炎的部位,緩解疼痛。

#減脂肪#

烏梅,不僅斂陰生津,效果更在去油解膩,能幫你減脂。

不過市面上的酸梅飲料種類那麼多,批量生產總是透著“整齊劃一”的機器的冰冷,若想尋得真味,不如親手做一碗。今天農夫就教大家自制酸梅湯!

所需材料: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烏梅30g:收澀藥,性平,味酸澀,斂肺澀腸,生津,安蛔。治久咳少痰或無痰,久瀉虛熱消渴。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者不宜。

山楂13g:消食活血藥,性微溫,消食健脾,行氣散瘀,化濁降脂。胃酸過多者不宜。

陳皮7g:理氣藥,性溫,味辛苦,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甘草1g:補氣藥,性平,味甘,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洛神花2g:清熱利尿、生津止渴、理氣消食,對皮膚粗糙、肥胖者都有幫助。

桂花少許:味辛,性溫,香味清新迷人,具有止咳化痰、養生潤肺之功效。

冰糖80g

小貼士:

1、如果沒有那麼多材料,只用烏梅、山楂、陳皮、甘草也可以。

2、烏梅太多會酸,甘草太多藥味重,山楂太多味道苦澀,量一定要把握好。

3、冰糖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酸梅湯的做法

一、清洗

烏梅漂洗三次去灰,其餘材料倒入水中,用筷子高速畫圈洗去浮塵,這樣才不會有土腥味。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二、浸泡

1、將除去烏梅的材料在涼水中浸泡1-2個小時。

2、將烏梅用開水浸泡30分鐘,除去中藥味後把水倒掉,再用200ml的開水浸泡1個半小時,這樣不僅容易煮出味道,顏色也會是暗紅色。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三、熬煮

1、將材料(除桂花)和浸泡的水一同倒入砂鍋,慢燉約2小時。

2、完成前半小時,加入冰糖。

3、燉完後,加入桂花,然後蓋上蓋子悶15分鐘。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四、過濾

為了得到清澈的湯汁,過濾這一步最好不要省略。把過濾好的湯汁放涼裝瓶,放冰箱冷藏。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小貼士:

1、酸梅湯不宜用鐵鍋,酸容易腐蝕金屬,最好用砂鍋。

2、桂花是為了增加香氣,如果放的過早,等燉完後,香氣也揮發得差不多了。

3、酸梅湯中的酸性物質豐富,每天一杯就好,一般人適當飲用不會傷及腸胃,但腸胃不適者及幼兒最好不喝。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保存方法

在常溫下,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裡存放。

教你自制古法酸梅湯,這才是夏天的味道!

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用煮剩下的酸梅湯製作冰棍哦

大汗淋漓的時候

就來一杯沁涼的酸梅湯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