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樂亭的“大醬”

醃菜 辣椒 鹹菜 蘿蔔 樂亭故鄉人 樂亭故鄉人 2017-08-25

家鄉樂亭的“大醬”

作者:趙貴清

一次,和一位高中同學在異鄉一個叫“綠野山珍”的飯店吃飯,是南方人開的,飯店以涮各種蘑菇為特色。桌子上有一個小碟子,裡面有一小骨朵豆瓣醬炒尖椒。我和同學每人吃了一小口,味道很親切,也很特別,那種辣味中的醬香使我倆異口同聲地說:“和老家小時候吃的辣椒炒醬一個味兒。”沒想到在異鄉能找回童年的感覺,一小碟“辣椒炒醬”一會就被我倆吃完了。我們又要了一碟,邊吃邊聊,說那時沒有青椒,也沒有尖椒,全是那種傳統的帶“白筋兒”的辣椒,非常的辣,尤其那“白筋兒”最辣。怕辣的,必須把它們去掉。夏天,辣椒炒醬,就上秫米凌瀝粥,吃起來很香甜,胃口大開。現在想想至少15年沒吃那道老家的菜了。

這裡我只想說說老家的醬。

樂亭為農耕大縣,自古有做醬的習慣。莊稼人一年四季沒啥吃,做上一缸醬,可以吃上一年。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各種蔬菜一年四季都有,“醬”正悄悄地退出了人們的餐桌,就是偶爾吃幾口,也並非自己家做的,都是買的醬菜廠出的現成的,味道和傳統農家手工製作的醬相去甚遠。現在的年輕人很“懶”,不原意自己動手去做醬,真擔心,哪一天,樂亭農家傳統的做醬方法會失傳的。

“三月做醬窮得上不去炕。”這句老話道出了做醬的時間,應該在陰曆二月,到三月初一就要把醬倒進醬缸裡。

第一步:發醬頭面子。

因為二月做醬,發醬頭面子就要提前些日子,找來苞米麵,白麵,麩子,用大響邊水和麵,然後做成餑餑頭兒,放在火上蒸,蒸熟後晾一晾,把這些餑餑頭兒放到瓦盆裡或紙箱子裡,蓋上蓋兒,一定要蓋嚴緊。發酵時間近一個月(根據溫度定時間),待到醬頭面子長出紅毛,綠毛時就算髮好了,把這些長毛的醬頭掰開,放到日頭地兒暴晒,晒乾後放到碾上砸成粉末(現在碾沒有了)。

第二步:炒豆子,烀豆子。

選些上好的黃豆,放到鍋裡炒,炒熟後放到鍋裡,添上水開始烀豆子。那時,人們往往在做醬時搭炕,好借烀豆子這機會燒炕。待鍋開後用小火慢慢烀,人們要想吃“紅瓜子”,就要從鹹菜缸裡撈幾個蘿蔔疙瘩洗淨放入鍋裡和豆子一起烀。

第三步:和醬。

把烀好的黃豆和醬頭面子混合在一起,倒入院內的醬缸裡,然後添水放鹽,攪和均勻,一般是一斤黃豆半斤鹽。把烀好的蘿蔔疙瘩也放到醬缸裡一起發,名為發疙瘩或發瓜子。這樣發的疙瘩(鹹菜)比其他方法發的好吃。晾晒後,切成絲,色澤紅潤,又柔軟又有醬香,人們稱為“紅瓜子”。

最後,拿一塊白布蓋到醬缸上,用一條鬆緊帶一套,使勁勒住,防止塵土和蚊蠅進入。等發酵一個月後,就可以食用了。夏季雨水多,下雨時要注意蓋好醬缸,以防雨水進入,蠅子也多,要防止蠅子在缸裡下蛆,即使醬缸生了蛆,也不必害怕,俗話說得好:“米缸的蟲子,醬缸的蛆。”自古人們並不認為不乾淨,沒挑淨,不小心吃了,也無所謂的。

這一缸醬,一家一戶可吃一年,有的人家吃到秋後就吃完了。用這地道的醬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鹽精”(方言,就飯吃的菜),吃麵條時,可以用它打滷??炸醬滷或雞蛋醬滷。小蔥下來時可以吃小蔥蘸醬,人們不是常說小蔥蘸醬,越吃越胖嗎?黃瓜,西紅柿,小白菜,薺秣菜,忍斜菜都可以拌醬吃。最好吃的是茄子拌醬,把茄子切成片兒,在鍋裡餾軟,放點蒜末,香油,吃起來軟糊香軟糊香的。

豆角和辣椒可以炒醬或熬醬,也有獨特的味道。

最誘人的要算小魚煎醬和雞蛋醬了,它們發出的香味會瀰漫整個村莊,家家戶戶都能聞到,而且百吃不厭,開胃下飯。

但願家鄉傳統的農家黃豆醬能很好的傳承下來,併發揚光大。用它做成各種獨具樂亭風味的各種小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