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馬副官風風火火吃九州

文圖原創 / 馬副官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當我聽到“火餃”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承認,我楞了一下。

江蘇的各種小吃,在我這裡,肯定是如數家珍了。比如說:我知道在蘇州的皮市街花鳥市場的頭上,有個潘玉麟老夫妻的糖粥攤,他們家三代人做糖粥,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

我也知道徐州有一種美味的湯羹,叫“歃湯”,是徐州一帶人早餐的最愛。

甚至我還能清晰地記得,我很小的時候,鎮江大市口荷花樓巷巷口那,有個賣火燒的飲食店,火燒是7分錢一塊,上煎、下烤,美味無比(主要當時吃不起)。

貌似離我最近的火燒,應該是在揚州皮市街的那家了,過天我得專門寫篇火燒的文章,以紀念我遠去的對美食的童年記憶。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1這是火燒。

我私下認為,江蘇的小吃,幾乎沒有我不知道的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對此很得意。以至於和盡色在一起聊吃的時候,我有一種莫名的嘚瑟,他總是很應景地說:“還有這個啊?”

跟周愛東在一起聊的時候,就不好玩了,我說了個什麼,往往他是說“對對對”,然後找引經據典來論述一下我說的是對的。

所以聽到“火餃”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真的是楞了一下。我急速地在腦子裡過,最後確認,我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我想象這應該是一個餃子的樣子,但是具體是怎麼的,真不知道。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是圖2這樣嗎?

作為一個美食研究者,對各地的第一關注點,肯定是好吃的。

從接到去南通出差的通知,就開始做攻略,但是我其實是知道的,南通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美食,我說的是小吃類的,所以在百度和頭條上搜索了一下,果然也是如此。

嵌桃麻糕、西亭脆餅……額!如皋的董糖算南通的嗎?說真心話,也沒仔細去看攻略,想起了以前老單位時候南通的同事,不如就問問呢。

信息發過去回覆得很快。果然如此,嵌桃麻糕、西亭脆餅……額!最後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對了,還有火餃,那個有點太油了,你們不一定喜歡!

什麼?我就楞了一下,沒聽說過這個啊?怎麼寫?鍋貼?“不是!火餃就是火餃!”

等我問明白了,趕緊地打開百度搜索,百度上是這樣描述的:“火餃是江蘇南通傳統的特色小吃,其製作比較簡單。因製作時要求用沸水燙麵,炸時用旺火熱油,成品同餃子相似,故稱‘火餃’”。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3,這就是火餃。

到達南通的當天下午,任務結束後,看看時間正好已經是四點多。我知道,作為小吃,這個時間是最恰當的。

老同事推薦的有兩家,一個是“紫琅春早茶店”,在崇川區,是家“環境不錯”的早茶館。另外一家,“是個鐵皮棚那樣的小店,你肯定找不到”,話雖這樣說,但是還是給我發了個定位。

就這裡了!我才不會去一個“環境不錯”的早茶館吃火餃呢,我要去攤子!我要去鐵皮棚!

順著地圖的導引,找到了姚港路虹橋路口,四下張望,看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龍蝦館,原來這裡是南通的龍蝦店聚集地。

但是,怎麼也看不到有個賣火餃的地方啊,路邊有個指南中提到了16路公交站臺,但是,旁邊顯然沒有什麼小吃店。

再往前面,轉到了虹橋路,旁邊是建設中的樓盤和一些綠化,顯然不會是這裡了。迷茫中打電話給以前的同事,明確地說就在16路站臺的旁邊。

我這才反應過來,站臺不是在馬路的兩邊都有嗎?我只關注了一邊。

轉回頭到姚港路,找到另一邊的16路公交站臺,果然,那個小小的鐵皮棚就在那裡。一張鐵皮棚支起來,就成了遮雨棚,操作案板就在窗口,妥妥的明檔,夫妻兩個帶個幫工。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4,終於找到了!

店雖小,也是前後兩進,前面是作坊,後面是店堂,三四個漢子圍坐桌邊吃東西。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5,店內就是這樣的。

馬路邊也站著吃客,端著盤子,就站在路邊,用手捏著火餃吃,一邊吃一邊吹氣。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6,站著吃。

夥計揉麵,老闆娘和餡包餃,老闆收錢發貨,井井有條。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7,老闆、老闆娘和夥計。

主角登場了,在油鍋裡翻騰的火餃,油炸得金黃,看火候就知道什麼時候起鍋,炸好的火餃放到篦子上瀝油,和炸油條炸春捲一樣。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8,鍋裡;圖9,起鍋;圖10,旁邊的是蛋餅,據說也很好吃,5塊錢一個,沒肚子吃了。

考慮到晚上還有飯局,只要了兩個火餃,兩塊錢一個。給過錢,就好說話了,不給錢只是打探拍照,被老闆當做商業間諜轟出去也是該的。

其實問題很簡單,餡子是什麼的,面是不是發麵?

我也是多想了,老闆和老闆娘都很爽氣,餡子是肉的,應該是手工剁出來的,“純肉,除了有點蔥和調味,別的什麼也不放”。皮不是發麵,但是是燙麵,是的,和我看到的百度上所說的,是一樣一樣的。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11,兩個火餃讓我跑了多少路啊!

我的也是放在白瓷盤裡,用手捏著拿起來咬,一邊咬,一邊吹氣,剛剛出鍋,燙。

燙麵的皮子酥脆不粘牙,餡子湯汁飽滿,味道鹹鮮,肉香和著蔥香,真正是鮮美。好評!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12,咬開後是這樣的,裡面是肉餡和蔥。

關於餃皮,我查了下,說是一定要用正燒著的沸水,正確掌握好吃水量,攪拌要迅速,特別是在冬季,面要燙熟。否則,糯性大,吃口粘牙,達不到要求。這是其他中式麵點裡少見的。

小提示:

不能只看到攻略上說的“16路公交站臺旁”,一來,那個站臺上有好幾路公交的;二來,這個店和站臺都太小,真容易忽略過去。記住了,在馬路的正對面,有一座中石化的加油站,切記,切記!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圖13,小店裡的東西都不貴,實惠。

這些天和盡色商議,出一本有關“吃”的書,帶有“美食指南”的意思。周愛東老師已經答應入夥,各位敬請期待。

南通:為了吃到兩隻火餃,馬副官把腿跑細了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字原創,感謝轉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