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春捲是一種很傳統的中式小吃,全國各地都有,裡面的餡也不一樣。這個臭豆腐春捲,炸好的春捲外皮焦黃,香酥鬆脆,裡面包裹的是臭豆腐,蘸了料之後,特別的香甜可口。

徽州滷五樣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春捲是一種很傳統的中式小吃,全國各地都有,裡面的餡也不一樣。這個臭豆腐春捲,炸好的春捲外皮焦黃,香酥鬆脆,裡面包裹的是臭豆腐,蘸了料之後,特別的香甜可口。

徽州滷五樣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跟豫菜的滷味完全不一樣,特別的是裡面有炸鵪鶉蛋,杏鮑菇,還有豆製品和筍子,豆乾加了不少辣椒,鵪鶉蛋是裹面炸了的,筍子的韌脆口感跟調味都不錯,整體口感和味道搭配的都非常豐富。

餈粑臘肉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春捲是一種很傳統的中式小吃,全國各地都有,裡面的餡也不一樣。這個臭豆腐春捲,炸好的春捲外皮焦黃,香酥鬆脆,裡面包裹的是臭豆腐,蘸了料之後,特別的香甜可口。

徽州滷五樣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跟豫菜的滷味完全不一樣,特別的是裡面有炸鵪鶉蛋,杏鮑菇,還有豆製品和筍子,豆乾加了不少辣椒,鵪鶉蛋是裹面炸了的,筍子的韌脆口感跟調味都不錯,整體口感和味道搭配的都非常豐富。

餈粑臘肉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餈粑烤得酥脆,臘肉的味道浸到餈粑裡,焦香軟糯,鹹鹹的臘肉,搭配軟糯的餈粑,兩者中和下,味道非常贊,可以當主食吃。

銀魚蒸水蛋

"

提起徽州,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白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的詩意。可若要問你徽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除了臭鱖魚和毛豆腐,似乎一時半會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其實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菜一度高居八大菜系之首,後來蘇菜和滬菜都或多或少吸取了徽菜的精華。曾經在黃山腳下和新安江畔,初次領略徽菜的美味。而在鄭州,徽菜館子卻屬於珍稀物種,不過在這繁華的街道邊仍然藏著一家顏值味道都在線的徽菜館,帶你夢迴徽州……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站在徽小館的門前,看到庭院內青竹玉立,花團錦簇,黑瓦白牆,飛簷翹角,恍惚穿越到了皖南,靜謐雅緻,如詩如畫。黑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很有特色,給人感覺素雅、清淨,這真是一個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進店環境也不錯,比起外面的風格傳統上增加了一點簡約大方的現代元素,但仍然使用了徽派建築的主色調,房頂用了深灰色的塗層沒有吊頂,使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傘來活躍空間和色彩,燈泡隱藏在傘裡暖暖的特別好看,還有各種字畫、木刻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徽風皖韻。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雖然大廳每張桌子都被屏風相隔開來,比較有私密性,但整個店還是以包間為主。包間也很有特色,用二十四節氣命名,環境典雅,佈置簡單復古,包間牆上的古式雕窗看著也非常有傳統味道,各個細節都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有著清淡樸素之風。在這濃郁的代入感中,能更好地去來一場舌尖上的徽州之旅……

傳統臭鱖魚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曆史,將新鮮的鱖魚加上祕製的臭滷醃漬,臭味適中不濃烈,微微臭才健康,發酵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產生香味。用筷子撥開魚,肉骨分離,潔白髮亮,飽滿的“蒜瓣狀”,吃起來非常緊實細膩。

鐵板毛豆腐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徽菜素有“鹽重好色,輕度腐敗一”說,和臭鱖魚一樣,毛豆腐也是徽菜發酵的最佳詮釋。《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讓豆腐上面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黴菌,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吃著也比較開胃。趁熱夾一塊入口,口感軟糯,味道是淡淡的臭味跟鹹香,上面掛的燒汁跟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讓人不忍停箸。

水陽三寶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不吃徽菜還真吃不到。來自宣城水陽鎮的豆乾、鴨腳包、鴨翅水陽乾子,用十餘種配料燉煮而成。棕紅色水陽幹滿滿的撲在底部,鹹中帶甜極具風味。鴨腳包採用特殊工藝醃製,每個鴨腳的中間裹以用鴨腸纏繞的鴨心,三者皆是嚼勁十足。鴨腳和鴨翅透出光澤鮮明的琥珀色,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胡適一品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胡適一品鍋,看起來就是安徽版大燴菜,不過裡面基本沒有菜,都是硬貨,幹豆角排骨做底,上面鋪陳了煎蛋餃、釀麵筋、釀豆泡、紅燒肉跟鵪鶉蛋。紅燒肉軟糯鮮美入口即化,釀麵筋、釀豆泡還有煎蛋餃的內餡也各不相同,風格迥異,整體味道也沒有脫離徽菜的鹹鮮口。這個菜是大文豪安徽人胡適發揚光大的,據說他當年凡請客必推此菜。

牛肉土鍋巴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牛肉粒帶著湯汁澆淋在鍋巴上,入口非常清爽,配上焦脆的鍋巴和鹹香的牛肉粒,口感豐富,味道絕對鮮香,可以說是開胃菜中的上上之選了。

新四軍燜面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燜面是宣城傳統麵食小吃,因新四軍曾駐紮宣城而出名。新四軍燜面和我們的滷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滷麵吃著感覺更入味,麵條要比滷麵更寬一點,用燜煮的方式將醬汁深深的融入面裡,酥軟不爛,口感很好。

臭豆腐春捲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春捲是一種很傳統的中式小吃,全國各地都有,裡面的餡也不一樣。這個臭豆腐春捲,炸好的春捲外皮焦黃,香酥鬆脆,裡面包裹的是臭豆腐,蘸了料之後,特別的香甜可口。

徽州滷五樣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跟豫菜的滷味完全不一樣,特別的是裡面有炸鵪鶉蛋,杏鮑菇,還有豆製品和筍子,豆乾加了不少辣椒,鵪鶉蛋是裹面炸了的,筍子的韌脆口感跟調味都不錯,整體口感和味道搭配的都非常豐富。

餈粑臘肉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餈粑烤得酥脆,臘肉的味道浸到餈粑裡,焦香軟糯,鹹鹹的臘肉,搭配軟糯的餈粑,兩者中和下,味道非常贊,可以當主食吃。

銀魚蒸水蛋

鄭州深藏不露的地道徽菜小館,別再為吃臭鱖魚跑去黃山了

安徽潛江的銀魚品質非常好,營養豐富。這道銀魚燉水蛋出品很嫩,銀魚也很新鮮,口感滑嫩,富含優質蛋白和鈣,容易消化,清新爽口、老少皆宜的一道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