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小吃 烹飪技巧 慈禧 糕點 邢臺微旅遊 2017-06-08

樂享河北

在中國

邢臺

探索守敬故里!

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當初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饞倒了多少中外吃貨,中國美食源遠流長,每個的地方都有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小吃,蘊含著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在中國邢臺的內丘縣,也有許許多多特色美食,比如燒肉湯、薰兔腿、菜卷子、炸雞頭等等,但最有代表性的還是內丘掛汁肉。當地有句話叫“沒吃過掛汁肉不算來過內丘”可見其龍頭老大的位置,頗有烤鴨之於北京,狗不理之於天津,肉夾饃之於西安的氣勢,真真是地標級的美食。

流傳百世的手藝

內丘掛汁肉,又名“炒肉掛汁”,是一道具有百年曆史的“河北名菜”。起源於河北省內丘縣永盛魁飯莊在清朝時期為宮廷創制的。據說在清末,庚子賠款後,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自西安回京,於1901年12月27日駐蹕內丘。是時,直隸總督袁世凱自邯鄲接駕後,為討取太后歡心,極力打理御膳,將葷、素、飯、菜、粥、茶、點心都專門設局來調理,並責令各縣上供奉。內丘官員特命永升魁(永盛魁)飯莊為太后供奉地方風味菜餚,廚子慮及太后年高牙口未必好,故著意多加湯汁烹出軟滑炒肉來進奉。慈禧太后早已吃膩了大魚大肉,一旦食此地方小吃,感覺醬香滑嫩,微酸爽口,稱讚不絕。當問及菜名時,官員因以菜中多湯汁,答曰“炒肉掛汁”,後此佳餚遂成內丘特色名菜。該菜經過歷代廚師的精心研製和不斷創新,形成了“醬香醇厚、鹹鮮微酸、精於制湯”的烹飪特點。

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入選非遺的美食

2007年1月,在河北省商務廳、河北省烹飪協會舉辦的“河北省首屆冀菜飲食文化展演大賽”上,內丘掛汁肉被授予“河北名菜”稱號;2010年12月,在邢臺烹飪協會舉辦的邢臺市第二屆烹飪技術大賽中,永盛魁飯莊烹飪大師張永剛烹製的掛汁肉,被評選為“邢臺十大名菜”之一;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其製作的內丘掛汁肉分別獲得“河北特色旅遊名菜”“30個河北省金牌旅遊小吃”等榮譽稱號,2017年5月,內丘掛汁肉製作技藝被列入內丘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味蕾深處的享受

內丘掛汁肉的特點是“鮮、嫩、香、滑”,略有鹹味,淡淡的酸味,吃起來爽滑可口,香而不膩。內丘掛汁肉在舌上的觸覺,柔柔的、軟軟的、美美的、滑滑的,口齒留香,入胃入心,越咂磨嘴越有味道。一勺入喉,滑嫩的口感,略帶酸頭的醬香讓人瞬間失神,肉丁肥瘦相間,即有瘦肉絲的質感又有肥肉膘的滑潤;芡湯以醬香為主醋酸為輔,間雜蒜姜的香味調合,豐富而有層次,滿足了味蕾由淺入深的層層需求。怪不得,它曾被接連授予“河北名菜”“邢臺十大名菜”的稱號。

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精神文化的傳承

掛汁肉不僅僅是一道菜,它更是我們內丘文化的象徵。它香醇可口,憨厚朴實,代表著廣大內丘人民勤勞質樸,寬厚忠義的道德品質;它那濃郁的湯汁,更代表了內丘人民間那濃濃的鄉情。自古至今,不管是從小離開內丘在外地定居的人,還是在內丘長大後走出內丘的人,不管是打出生就印有內丘烙印的地道內丘人,還是半路遷移到內丘的移民,都對內丘產生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他們離開後日夜思念內丘,住在內丘的每時每刻都在為內丘今後的發展而浴血奮戰。所以,掛汁肉又是內丘人思鄉的一種獨特的代表。

內丘掛汁肉 香飄一百年,邢臺美食挑逗你的味蕾,吃一口難以自拔

由此可知,只有在內丘生活幾十年後,人們才能真正瞭解內丘,才能理解內丘人的文化,才能體味到內丘那區別於各地的個性所在.這樣,他們才能做出地道的內丘特產----------炒肉掛汁。


邢臺旅遊 | 邢臺旅發大會 | 邢臺美食 | 景點 | 文化 | 歷史名人 | 神話傳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