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烹飪技巧 帶魚 排骨 紅燒肉 胖哥試吃 2017-06-27

藉著上一期的話題,今天我們接著來說紅燒帶魚。

繼續發佈公告,本頭條號有意近期在老城區進行“路人品扎啤”的活動,即以“鮮”為標準,對人民路、商城文化路鐵道口附近燒烤片區的扎啤進行簡單的品鑑,本活動費用全部AA,需自帶缸子,分別對不同燒烤攤內售賣的扎啤進行業餘的娛樂性打分。

活動已經有兩位男生報名,希望可以吸納兩位女生,畢竟一般不喝啤酒的女生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瓶裝啤酒的苦,而上佳的扎啤則一般沒有苦味,這部分人的喜愛與否,也能夠算作一個很大的判定標準。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這一期的小文和上一期一樣,只介紹一種菜品,而推出這家菜品的餐館之前也曾介紹過,那就是市中區振華小區巷子裡的天天好運餐館。

紅燒,作為一種味道較豐富,色澤較濃郁且比較下飯的烹飪方法,一直深受華北東北等地區人民的喜愛,其中的“紅”,想必指的是此烹飪方法下的菜品色澤,而“燒”,則應當是指火候上的把握。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區別與燉菜和炒菜,燒菜的關鍵就是如何恰當的調節湯汁數量和味道,通過火候的掌控,將剛剛好的湯汁味道全部融入到食材之中。

像人們平遇到好吃的紅燒肉、紅燒茄子、紅燒排骨等,就是因為味道的充足和濃郁,反之,則會以“沒味”論斷。這個理論,在之前的小文中也曾數次提到過。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那麼用此推論再看香村辣味館的紅燒帶魚,顯然沒達到這個標準。

一個香村辣味館,肯定不可能代表所有飯店的燒菜水平。但在日常生活中,由於烹飪方式的特殊性,我們確實很難找到一家精心做燒菜的餐館。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烹製時間長,收汁過程中需改小火,僅憑這兩點,也許就讓極個別效率至上和使用高溫焦碳爐的飯店打心眼兒裡不太願意做燒菜。不僅如此,此烹製方法使用的配料和調料也較一般的炒菜多出許多。

所以,你在餐館吃飯點燒菜時,也許會有個別老闆以“這道菜太慢,等的時間太長。”為由,建議你換成其他的菜品,其實不是他怕你沒時間,而是他沒這功夫,站在生意的角度,這種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說了這麼多,正式介紹今天的主角——紅燒帶魚。

帶魚提前用鹽、花椒水和蔥姜醃製,然後將帶魚裹上澱粉,油6成熱下鍋炸制,待表皮金黃後撈出備用。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起鍋放油,灑白糖加蔥煸炒,待蔥軟後加生抽老抽,再放入帶魚均勻翻勻著色,加熱水與帶魚齊平,將水煮開後轉小火,蓋上鍋蓋悶制10多分鐘。

由於帶魚表皮的面會在悶的過程中散落進湯中,所以此做法在出鍋前不用勾芡。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一直悶制到湯汁粘稠,便可出鍋盛出,打開鍋蓋後,魚香誘人,蔥香四溢。經過炸制的帶魚,魚鰭上的魚刺帶和魚肉用牙齒輕輕一拽即可分離,裡面的小刺也基本都已軟爛,吃的時候無需過多的擔心危險。

用蔥姜提前醃製的帶魚基本已將腥味去除,咬一口魚肉,經過煸炒後蔥、糖的甜味和魚的香味完美融合,站在飯店的這個層面來講,眼前的這道紅燒帶魚,已經算是飯店中口味非常家常的了。

用“家常口味”四字來形容飯店菜,不知你們是否理解這其中的高度。但當天不知是不是鹽加重了,帶魚稍微有些鹹,不過就著飯吃,正好。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棗莊胖哥試吃——一盤家常紅燒帶魚

嗯,這就是今天小文的全部內容,介紹的只是來自天天好運餐館的紅燒帶魚,也許這盤看似有些粘乎乎,不清口的菜品跟這個夏天有那麼一點不搭,但如果你就是好這口,那就趕緊去試試?

胖哥試吃旨在探索身邊在做法和創意上有獨到之處的某種菜品或特色小吃。同時,我們也會盡我們所能的深入挖掘最具棗莊口味的傳統工藝,希望以我們的微薄之力,能把一些即將消失的手藝記錄下來。

希望各位小夥伴發現身邊的美食後,能夠及時跟本頭條號聯繫,更希望全市範圍內對口味和創意充滿自信的店主也能夠多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