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年糕是從蘇州傳來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幫助闔閭奪了吳國王位,並幫助他整軍經武、強盛國勢,後來闔閭志得意滿,命令伍子胥築“闔閭大城”以顯示他的功德。城垣建成後,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相國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裡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

這道南方小吃,為何在北京落地生根?

新疆切糕

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吳王闔閭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讒言,伍子胥力諫吳王拒絕越王勾踐的求和,遭到嫌棄並被賜死。伍子胥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於是在伍子胥家人的主持下,分給城內饑民,大家暫時度過了饑荒。蘇州人敬仰伍子胥的愛國憂民精神,此後,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一來表示對伍子胥的懷念,二來可供在送舊迎新的春節與親朋好友分享。

但是,追溯年糕的歷史,早在中國的周朝就有記載了

古語中“羞邊之食,糗餌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將糯米磨粉制糕的方法在北魏時期就形成了相當規模,這一點可從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像糯米那樣黏性強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黏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們慶祝豐收的美食。

年糕,在元代已為大都十月應時小吃。元熊夢祥《析津志》:“有以黃米作棗糕者,多至二三升米作一團,徐而切破,稱斤兩而賣之。”清俞樾《憶京都詞》中也有:“憶京都,小食更精工。盤內年糕甜又軟,油中灼果脆而鬆。不似此間吃胡餅,零落殘牙殊怕硬。”年糕有夏涼冬熱之說。《天橋雜詠》中介紹說:“燕市攤車賣年糕,白黃棗豆有低高。涼宜夏日冬宜熱,一塊一沽一奏刀。”年糕的做法是將江米麵加水,和均勻上籠蒸熟,然後將蒸熟的江米麵蘸水揉勻,扣於案上,用手按成厚薄相當的層片,抹上豆餡或棗泥餡,要達到四層面三層餡,層次分明,面餡分開。

關於年糕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這道南方小吃,為何在北京落地生根?

北京年糕

一個說法是說年糕出售時刀上要蘸點水(避免粘刀),用刀順邊從上往下切,放在盤內,撒上白糖,入口講究熱、香、甜、黏。

另一個說法是明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後,許多南方精細食品相繼傳來,同時也傳來稻米的栽培,北京開始有了糯米。明朝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由北方的“黏黏糕”諧音而來。

北京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種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的基礎上加入個人喜歡的其他材料。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

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年糕品種多,有年糕、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

一般賣年糕時還兼售豌豆黃、艾窩窩、驢打滾、江米藕、涼糕、蜂糕、卷果等各色小吃,令人隨意挑選,隨意品嚐。

這道南方小吃,為何在北京落地生根?

家常年糕

年糕的製作方法與出售形式始終沒有變化,除了在小吃店有售,人們在家裡也可用簡單易學的方法制作:糯米泡足20小時後,放在屜布上蒸30分鐘,將糯米飯放在盆裡,加入糖水使勁地攪拌,然後將糯米飯放在屜布上,放一層糯米飯,放一層去掉棗核的大棗,然後再蒸30分鐘後倒扣在案板上,蘸涼水拍打糯米飯緊實後,就可以吃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