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盛夏時節,北京人最鍾愛的各種麵食輪番登場,除了麵條就是各種“餡兒活”,蒸的、煮的、煎的、炸的……花樣繁多,滋味各異。大夏天的,“餡兒活”再配上一碗清涼的綠豆粥,想著就過癮,這是永遠吃不膩的北京味道。

鍋貼——山東煎餃子演變的美食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一半勁道一半焦香的表皮,包裹著鮮美多汁的餡料,咬一下酥軟適口,給人舌尖上的享受。北京的鍋貼,絕對是吃貨們不容錯過的一道美味。說起來,它並非北京人的原創,而是山東人發明的。

明朝以前,京城的飲食業主要是山東人在經營,基本上壟斷了市場。過去北京的八大樓、八大莊、全聚德烤鴨店,都是山東人開設的,所用的廚師也以山東的福山人為主,跑堂的夥計則來自山東牟平一帶。這鍋貼,就是由山東煎餃子演變而來的。

相傳當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餃子,但是一旦涼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房的廚師就需要不停地煮出熱騰騰的餃子,慈禧太后吃三兩個,太監就要把剩下的撤掉,再換上一盤新的,這冷了的餃子就被丟棄了。

有一天慈禧太后到北海公園的靜心齋,在後花園裡賞花時聞到宮牆外荷花市場傳來一陣陣香味,於是好奇地走上花園裡的觀景樓,看到小販們煎炸出形如餃子的食物,便命人買了些嚐了嚐,覺得皮酥脆餡多汁,相當美味。

後來管事的才知道,這是御膳房丟棄的餃子,被太監們偷偷賣出了宮,因為餃子涼了皮粘在一起,不好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熱了吃。誰成想,被宮裡丟棄的餃子又回到了太后的嘴裡!

雖說老佛爺不知道,可這一說法傳到民間,人們生怕吃了老佛爺吐出來的餃子,便特地將鍋貼兩頭留個口子,讓餡露在外面。而把那些全部捏牢的叫做“鍋貼餃子”。

褡褳火燒——趁熱吃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和鍋貼製作方法類似的褡褳火燒,也是北京一道傳統美食。

相傳,褡褳火燒由順義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創制。他們將裝有肉餡的麵餅折成長條形,放在餅鐺裡用油煎。因為呈長方形,又有對摺,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便給這食物取名為褡褳火燒。

因其吃起來外焦裡嫩,味道鮮美可口,一來二去,小攤的生意越做越火。姚氏夫婦索性開起一家名叫瑞明樓的小店,專門經營褡褳火燒,一時名噪京都,成為北京家喻戶曉的名小吃。只可惜傳至第二代就因經營不善倒閉了。

不過當時店內的羅虎祥和郝家瑞精於此道,於1934年取每人名字中的一字相聯,合資在門框衚衕內開設了祥瑞飯館,現改名為“瑞賓樓”,專供褡褳火燒。製作也愈加精細,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剛出鍋的褡褳火燒皮薄柔軟,金黃油亮,趁熱吃下,再配一碗酸辣湯,真是叫人回味無窮!

本人最喜歡豬肉韭菜的褡褳火燒,皮兒薄餡兒大,必須要現吃現包才過癮。趁著起鍋的熱氣,一剷下去,成排入碟,淋上香醋,咬一口,外焦裡嫩,滿嘴流油。再蘸著臘八醋,喝上一口小米粥,那叫一個香!

門釘肉餅——留神滋一身油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走在北京的衚衕裡,經常能看到“門釘肉餅”的店鋪,這種特色小吃的產生,也和慈禧太后有關。

話說有一天,御膳廚房的師傅給慈禧做了一道帶餡的小吃,慈禧吃後,覺得味道適口,非常喜歡,就問這是什麼。當時還沒有給這食物取名字,可是太后問,總不能說不知道。廚師靈機一動,看它像宮廷大門上的釘帽,趕緊回答說“門釘肉餅”。於是這種小吃就這樣叫開了。

製作門釘肉餅時,一般選用鮮嫩肥瘦相間的牛肉剁成餡,調以香油、鮮姜、花椒等輔料拌制,再用鬆軟的麵皮,包成門釘形狀,放在餅鐺或者煎鍋中煎烙成熟。

門釘肉餅趁熱吃最好,放涼了,流出來的牛油遇冷凝固,吃著糊嘴。但也不能太急,要是迫不及待一大口咬下去,燙嘴不說,容易滋一身油,這點倒是跟灌湯包有點相似。

京東肉餅—— 既是菜也是主食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說到肉餅,北京的京東肉餅也是一絕。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會陌生,但一提香河肉餅,絕對無人不知。其實這香河肉餅就是京東肉餅。

清朝康熙年間,皇帝下江南時路過京東大廠回族自治區(香河附近),此地盛產牛羊肉。康熙皇帝到這兒時正好餓了,聽聞這一帶的餅非常出名,就差人去買。買來一嘗,竟發現這餅皮薄如紙,肉香四溢。於是就根據其行宮的駐紮地為其命名為“京東肉餅”。

此後這邊的飯店無論大小皆以肉餅為特長,選用肥三瘦七的上等豬牛羊肉為原料,加以多種調料製成餡,製成之後下鍋煎熟。吃起來皮薄肉厚,鹹鮮適口。既可當菜,又可以做主食。

如今走在北京街頭,經常能看到香河肉餅的招牌,這個源自河北的美食早已融入本地,成為北京人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

包子——得配炒肝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包子是再熟悉不過的一種餡兒食了,三鮮、白菜雞蛋、韭菜肉,各有各的美味。

老北京人最常吃的包子是豬肉大蔥餡兒的,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將剁碎的蔥摻入其中,充分攪拌,使蔥汁和肉餡的味道融為一體。蒸熟後,肉餡的油浸到蔥內,和著外面軟嫩的麵皮,一口下去絕對的享受!

北京城的包子鋪,最有名的莫過於“慶豐”了。這家始建於1948年的老店,開始僅是一家普通的小飯館,只因所營包子口味地道,1956年公私合營後,專一經營包子,1976年正式更名為“慶豐包子鋪”,不過現如今“慶豐”的味道一言難盡。我倒是最喜歡吃“西四包子鋪”那種半發麵的肉包子,賣相不好卻香的很,就是排隊人太多了。

老北京的包子個兒不大,一口咬下去半個就沒了,通常都能來一屜,再配上碗炒肝,那叫一個香啊!

燒麥——名字多得數不清

“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

蒸制的餡兒食裡,除了包子,北京人還愛吃燒麥。雖然它起源晚於包子、餃子、餛飩,但卻有“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梢美、紗帽、壽邁、曉賣、開口笑”等別稱。

地方誌《綏遠通志稿》中記載:惟室內所售捎賣一中,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呼和浩特)燒麥,自昔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製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

所以有觀點認為,燒麥應該源自呼和浩特,清代北京燒麥館都懸掛著“正宗歸化燒麥”的招牌。

但也有學者認為,燒麥製作方法近似突厥的“饅頭”,兩者都用未發酵的麵粉做皮,餡料以肉為主,只是前者蒸食,後者烤食,因此懷疑燒麥來自西域,但這一觀點也沒有更多證據,而且突厥語中並無與燒麥音相近的食品。

北京的燒麥館當屬“都一處”名氣最大,甚至有人說,沒有都一處,北京人不一定知道燒麥。

這家店開業於清乾隆三年(1738),創業人姓王,原籍山西。最初只是家小酒店,在前門外大街路東,鮮魚口南。賺錢後,於乾隆七年(1742)蓋了一間小樓。經營品種有煮小花生、玫瑰棗、晾肉等小菜。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賜名而出名。

同治年間才增添了燒麥,其不僅皮薄餡滿,而且味道極好。抗戰時期,都一處雖倖免沒倒閉,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獲新生。

都一處燒麥頂部的料特別多,吃到一半容易口渴,這時候配一碗香甜的粟米粥或清爽的銀耳羹,再好不過了。

有人說,吃餡兒是北京人的一種情懷,五味人生都包在裡面了。想來也確實如此,簡簡單單卻又實實在在,這不正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寫照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