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菜“從良”記


江湖菜“從良”記

“江湖菜”不是一個菜系,也不是一個類別,它包羅萬象,隨人的想象而改變。

本文2080字;需6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江湖菜的新繁榮

毛血旺、酸菜魚、柴火雞、香辣蟹......一道道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菜,最近幾年紛紛落地生根,開出屬於自己的繁花,生意火爆的程度遠遠超過那些年它們還聚在一起打天下的時候。

比如作為江湖菜開山鼻祖的酸菜魚,曾被稱為2016年最受歡迎的十大中國菜。

2017年,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發佈的《2017年輕食客餐飲潮流報告》顯示,在北上廣深和成都5個城市的菜品銷售中,酸菜魚與毛血旺並列成為最受歡迎的“國民菜”。


江湖菜“從良”記

而相關數據也顯示:2014-2016年,全國一二線城市購物中心酸菜魚專營品牌佔比年均增長率為0.1%;

至2017年,佔比達0.5%,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在過去的2018年,酸菜魚的發展更是進入了白熱化,越來越多的優質品牌開始顯現;

今年,互聯網上一句“你就像是道酸菜魚,又酸又菜又多餘”的流行語,又再次把酸菜魚這道菜推向了巔峰。


江湖菜“從良”記

而且在酸菜魚這個賽道上還衍生出了快餐化的品牌,酸菜魚便當、酸菜魚米線等品類也在外賣平臺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當然,江湖菜的繁榮不止體現在化繁為簡、細分壯大上,主推綜合類餐飲的江湖菜品牌也在崛起。

撒椒、順風123、馬房灣66號等江湖菜品牌,都是常常出現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的熱門品牌,動輒引來上萬人種草拔草。


江湖菜“從良”記

▲數據來源:小紅書

02

江湖往事

1.起於草莽

江湖菜的叫法始於二十一世紀初期。

重慶老一輩特級廚師朱國榮,在接受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採訪時曾表示,自己1997年被邀請到內蒙古一著名酒店擔任總廚,那時候重慶最火爆的餐飲品類還是火鍋;

等到他2004年回到重慶時,發現除了火鍋和傳統川菜,江湖菜已經大行其道。

在查找多方資料後,我們大膽推測,重慶江湖菜的出現,與當時國家快速發展的基礎工程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重慶江湖菜郵亭鯽魚為例,郵亭鎮原被稱為郵亭鋪,據《大足縣誌》、《大足縣地名志》等史料記載,“鋪”、“驛”為清代傳遞文書、郵政的交接或中轉點。

郵亭鋪在傳遞郵政文書的同時,也成為了成渝兩地商賈往來的歇腳、飲茶、食宿的重要聚集地,屬於交通樞紐。

江湖菜“從良”記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大量基礎工程的建設帶動了人口流動,這樣的樞紐也隨之增加,江湖菜因此迎來發展高峰。

事實上,“江湖菜”遍佈全國,並不侷限於某個區域。

它們各有特色,口味上有差異,叫法也不同。

在江浙上海等地被稱作家常菜,在武漢之名為迷宗菜,在廣東界定為大眾菜,在北方則被戲稱大嫂菜......

漸漸的,人們開始把一切脫離正規菜系、不受菜譜約束、大開大合的菜,歸類到江湖菜中。

“江湖菜”就像一個五味陳雜的合集,漸漸在江湖上叫出了名頭。

於是烤串烤魚是江湖菜、麻辣小龍蝦也是江湖菜,中國的“深夜食堂”中,遍佈江湖菜。

江湖菜“從良”記

2.衰於街巷

江湖菜能夠自成體系,有其賴以生長生存的地緣範圍、社會土壤和賴以發展的飲食文化氛圍。

換言之,每個地方的江湖菜,都是當地飲食習慣的最大化表現。

以重慶江湖菜為例,重慶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徵促成了重慶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俗。

但這樣的口味給消費者設置了門檻,實在不利於擴張發展。

再加上早期的江湖菜基本全依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套口碑宣傳方式,一個江湖菜品牌要在市場上混出名堂,往往需要漫長的成名期。

這直接導致大部分江湖菜生命週期短,從流行到衰退只有短短兩年時間。

03

重慶江湖菜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重慶江湖菜一度沒落到被打上“廉價菜”標籤,為什麼又突然起死回生?

讀sir認為,離不開兩個優勢:

1.天時、地利

2018年,短視頻社交顛覆了傳統社交方式,魔幻都市重慶應運而生。

去年五一假期,關於洪崖洞“斷流”的新聞頻上頭條——由於洪崖洞參觀人數眾多,附近的千廝門大橋封鎖斷流,為拍照的遊客們挪地。

後經測算,假日期間,重慶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489.69萬人次,同比增長13.8%;

實現旅遊總收入141.27億元,同比增長28.4%。

2018年春節期間,重慶更是一躍成為國內打卡量最多的城市。

江湖菜“從良”記

這種繁榮在2019年得到了進一步延續,5月20日,《2019中國大陸城市逛吃指數榜單》發佈,重慶超過廣東深圳、貴州畢節、四川成都,成為2019中國大陸城市逛吃指數第一名。

江湖菜“從良”記

旅遊者為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傾倒時,重慶本土餐飲也抓緊這次機會,蓬勃發展。

成都拿火鍋做文章久矣,重慶則有了更多選擇。

“江湖菜”這種契合城市“豪爽”設定的品類,自然是各大KOL(意見領袖)宣傳與推廣的重中之重。

2.傳承、創新

在很多餐飲從業者看來,江湖菜的再度繁榮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比如九鍋一堂的創始人周祖澤曾說起選擇酸菜魚作為品類的原因:

傳統產品並不能解決差異化,也無法解決餐飲競爭,如果一個菜品非常傳統,甚至傳統到每家每戶都會做,就無法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之所以選擇酸菜魚,首先是因為酸菜魚有比較廣泛的消費基礎;

其次,則是酸菜魚在“江湖”化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口味上的刺激感,不斷加油加辣,湯無法下口,直接導致這個菜品的沒落。

江湖菜“從良”記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當市場競爭低的酸菜魚,被做得到極致,自然競爭力就提高了。

當然單純繼承傳統菜品,也無法解決市場競爭,傳承的過程中還需要對菜品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創新。

創新並不是顛覆,無中生有。而是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做得更好,使這個產品更加適合市場需求。


你最喜歡的一道江湖菜是什麼?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