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飲食健康 花生 玉米 癌症 健康問診 2017-05-26

近日,有社會機構向《南方日報》報料稱:土榨散裝花生油致癌物黃麴黴毒素B1超標普遍,最高的超標14.5倍!

其實,早在2015年的5月,《焦點訪談》就曝光了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兩地市場上出售部分散裝花生油存在黃麴黴毒素超標的情況。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新聞,比如「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是什麼?致什麼癌?」「為什麼會出現在散裝花生油裡?」「其他的食物中會不會存在?」……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黃麴黴毒素是什麼?

先來幾個數據讓大家感受一下:

1mg的黃麴黴毒素,就是致癌劑量;

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

早在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中毒會出現發燒、嘔吐、厭食、黃恆、腹水、尿黃等肝中毒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爆發性肝功能衰竭、死亡。而且,長期低劑量攝入將大大增加患肝癌的機率!

PS:Ⅰ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正確很明確,簡單來說就是真的致癌。比如香菸、檳榔、砷、鎘、苯等。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癌症的分級只看其致癌的證據是否可靠,而不是看它導致癌症的能力強不強。

這樣看來,黃麴黴毒素既佔據了癌症的最高級,又有很強的毒性、致癌能力又很強。就問你們怕!不!怕!?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黃麴黴毒素最易藏在哪裡?

1、發黴的花生、玉米等食物

小健提醒:一顆花生髮黴,最好一整包都扔掉!就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是一個道理。

黃麴黴毒素最喜歡藏在發黴的食物裡,尤其是花生、玉米。澱粉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最容易滋生這種致癌黴菌。而且黃麴黴毒素是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極易牽連黴變。

文章開頭提到的土榨花生油黃麴黴毒素超標正是因為一般小作坊的工藝簡單,原料發黴,榨出來的油就可能帶有黃麴黴毒素。

建議:發黴的花生和玉米可以很好的用肉眼分辨。但對於花生油,可以在花生油倒入鍋里加熱後放入少量食鹽並攪拌10~20秒,這樣可以消除95%的黃麴黴毒素。當然小健在這裡還是提倡大家到正規超市購買正規油製品。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2、發黴的筷子和砧板

筷子用到細縫發黑也捨不得扔,砧板上的刀印隱藏著黴菌卻全然不知,洗碗布用到沒了形狀仍在堅強服役……

細細回想,你家的廚房用具是不是很久沒換新過了?你現在是不是有一種想立馬衝到自家廚房一探究竟的衝動?

筷子、砧板、筲箕等等它們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毒素,但這些廚具用久了之後,各種細縫裡最容易藏食物殘渣,一來二去黴變了,黃麴黴毒素也就藏在裡面了。

建議: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如果用不慣,木質筷子要及時換新,最好半年換一次;平時清洗筷子和砧板要仔細,可以事先泡一泡,以便更容易清洗。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3、發苦的堅果

當吃到變苦的瓜子、杏仁等堅果時,除了及時吐掉還要漱口。因為這個苦味的來源,正是黃麴黴毒素。

建議:吃到發苦的堅果難道不是找老闆算賬,還自己傻傻的嚥下去嗎?

4、久泡的木耳

木耳本身沒有毒素,只是因為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當長時間浸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黃麴黴毒素、青黴毒素等。

建議:木耳吃多少泡多少,最好當天泡當天吃完,不要浸泡好幾天。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和紫外線都殺不死,你知道嗎?

如何避免黃麴黴毒素?怎樣防汙?

黃麴黴毒素有開水煮不死,紫外線也殺不死的頑強力,因為黃麴黴毒素裂解溫度為280℃,只有達到280℃的時候,才能滅活,一般的烹飪方法基本不能消毒。

當然,毒性永遠是和劑量相關聯的,若不是連續攝入,黃麴黴毒素一般不會在體內積蓄,偶然的一次攝入後大約在1周之後就會經大小便排出體外,因此大家也不必過於驚慌。

黃麴黴毒素危害大,科學預防是重點,小健有如下建議:

不要在農貿市場隨意購買花生、玉米及其無規格的散裝油製品。若對油不放心,可以在熱油後先加鹽以達到消除95%的黃麴黴毒素;

家中儲藏澱粉、堅果類食品時,要放在乾燥處,不要讓布袋直接接觸地面,避免受潮滋生黴菌;

廚房用具保持勤換、勤洗、晾乾等原則。

最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年初的一則「老鼠存了一年的花生被車主發現並沒收」的新聞,雖然網友當時都為老鼠鳴不平,老鼠內心肯定也是崩潰到想自殺,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結果是不是更好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