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竹泓制香

一個地方盛產什麼,形成什麼樣的特色產品,抑或是出什麼樣的特殊人才,無疑是跟這個地方特有的歷史、人文、自然環境有關。

這樣的例子並不難列舉,譬如,蘇州的刺繡,杭州的絲綢,宜興的紫砂壺,景德鎮的瓷器。再譬如,紹興出“師爺”,揚州出美女,泰州出高僧,江南多才子,西北多武將,如此等等。

這一點,在興化的竹泓同樣得到了驗證。地處裡下河腹部的竹泓鎮,水網密佈,河道縱橫,在宋代以前,可以說是水災頻發,十年九澇。這樣的地理環境,讓這裡的造船業變得特別發達,因有專文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不僅如此,面對頻發的災害,竹泓人自然而然地要尋求神靈的保護。舊時人們的想法,不似今天的人們,相對要質樸一些,再加之科學知識缺乏,對自然沒有足夠的認識,因而修建廟宇,供奉神靈,焚香拜佛,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如此一來,就讓竹泓的制香業越發地興盛起來,形成了一個地方性特色工藝。

香品,是制香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核心問題。傳統的制香工藝要求,香品不僅要芳香養鼻,而且要養神養心,以求開竅開慧,世事通明,人情練達。竹泓當地所出之香,之所以深受當時百姓的喜愛,正是由於它通過一整套完備的制香技術和特有的配料要求,始終保持著純正的香品。

竹泓制香,其工藝流程大致如下:

興化竹泓制香

排線香

選料、配料。竹泓制香以榆面、木粉和柏香為主要原料,選料時尤其要對榆面作仔細識別,因為榆面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香的質量。

配料,是根據不同香型的要求,在主原料的基礎上,配以40多味不同的輔助香料,如橙皮、幹鬆、桂皮、花椒、八角、芸香、甘草等等,其配製比例可算是核心機密,不可外洩。掌握了相關配方,在操作過程中,還得注意季節的變化,一般來說,夏天和料要硬一點,冬天和料要軟一點,春秋和料要根據天氣變化隨時調整。

興化竹泓制香

切線香

插香、切塊。在主料里根據特定要求,加入特定的香料,這一過程就叫插香。插香時,主料要拌勻、燙熟,需加入的香料也要充分冷卻。搓揉、攪拌時,每100斤主料,要加入二三斤燒酒。

插香之後,對揉拌好的香料進行切塊,觀察其黏度,如果達不到標準要求,再進行適度微調。這裡頭要關注一下榆面配量的多少,一般而言,榆面配量過多,其香的黏度也大,就會造成香不易點燃,或香火小。反之,則香易折斷,不易成型。

興化竹泓制香

晾晒線香

冷藏、壓榨。揉拌好的香料,經過檢測確認各項指標合格之後,方能下缸、壓實、冷藏。為確保生產出來的香內斂、厚重,一般至少得冷藏一夜之後,方能生產。經過冷藏處理的香料,稱之為熟料,便可置入香桶進行壓榨。

壓榨時,可根據不同香型換用不同香嘴,生產出粗細不一的香品。最初的壓榨工序,靠木槓運用槓桿原理來進行。

時代不斷進步,現在完成壓榨這一工序,多半用千斤頂,比木槓要省力得多。如若生產量過大,也有用電動設備進行壓榨。這當中,香嘴的孔數,決定著一次壓出香條的數量。通常一次壓出上百條香,屬比較正常的。

興化竹泓制香

稱重線香

撂香、晒香。將壓好的條香人工撂到香羅上,叫撂香。經驗豐富的師傅,一張香羅正常能撂360根香條。

撂好的香條連同香羅一起放在太陽下晒乾。這晒香看似簡單,其實也有講究。主要是讓陽光順著香排列的方向照射,以保證晒乾後的香條筆直,舒展,不變形。為達到這樣的效果,晒香的師傅,每天必須將香羅調轉方向3次以上。

興化竹泓制香

包線香

上架、包裝。晒至七成乾的香品,就要置於香架之上,再自然晾乾。如若有晒過了的,則需要噴適量水,利用香架進行整形。製成之後的香品,根據不同要求,分類,包裝,貼牌,這樣便能進入市場銷售了,制香流程至此全部完成。

興化竹泓制香

待售的線香

說竹泓制香,有一個人是不能不提及的。他便是竹泓制香世家,周氏第四代傳人周世餘。1970年出生的周世餘,16歲隨其父周永文學習制香工藝,現在已經成為竹泓制香工匠中年輕有為的佼佼者。他在汲取祖傳制香工藝精華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展,不僅能製作祖輩們擅長的“壽”字香、檀條香,而且能製作現在流行的斗香、藥草料香,因其香品美觀大方,清香宜人,產品暢銷全國十多個省市,頗具市場影響力。

制香在竹泓具有廣泛的民間基礎,在竹泓的“一鎮六村”都有香品生產的作坊。“一鎮”,便是指竹泓鎮所在地;“六村”分別為:

竹一,竹二,竹三,竹四,以及志芳、趙徐等村。

上世紀80年代,竹泓就有280多戶家庭作坊,從事制香生產,年產量達3萬多噸。

由敬畏神靈,祈求平安,而產生的焚香制香,現如今在竹泓已經成為一個頗具影響力的產業,為造福一方百姓做新的貢獻,這是當初那些制香工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